全国陆续复课,张文宏致开学:孩子好不好,就看父母乱跑不乱跑

百家 作者:商界智慧 2020-04-23 12:52:10


致读者:点击上方 “商界智慧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父母,
是孩子和病毒之间的一道墙。

●●

在高三、初三孩子相继开学后,“五一”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复学潮。
 
尽管,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最糟糕的时刻即将到来,我国黑龙江省也出现疫情反扑的凶险,但对于中国的大部分省份来说,分批次复学已提上日程。
 
这两天,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的考研复试国家线,17个省公布了高校复学时间,30个省份公布中小学开学时间。
 
度过了史上最长寒假的大孩子和小孩子,也将陆续结束散漫,返回校园,回到正轨。
 
这是个好消息。
 
但这也意味着另一场战斗的开始:
 
网课方便,但效果不好,还伤眼睛。孩子的学习,还是要回到校园中,在仪式感和紧张感中,不断强化,持续精进。
 
但硬币的另一面,一旦校园防控出现问题,复学的孩子出现感染,那很快就会引发疫情反弹和舆论地震。
 
面对复学,老父老母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1.
当好防护墙,
备好口罩和洗手液
 
今天,中国的疫情还没结束,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出现,和小范围疫情共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都必须直面的现实。
 
就像大火过后,仍有零星小火燃烧,实属正常,不必过分恐慌,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这几天,不管是钟南山、李兰娟还是张文宏,在寄语即将开学的全国中小学生时,都提到这两点:
 
戴口罩,勤洗手。

张文宏还提醒家长,可以给孩子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



这几天,我们家娃爸听从专家建议,买了很多儿童口罩和洗手液。
 
建议家中有娃的父母,多囤点这类物品,给即将复学的孩子,做好后勤保障:
 
疫情之下的父母,要像一道墙那样,在孩子和病毒之间拉起防护。

2.
管好腿和嘴,
别让孩子因你被感染
 
国内疫情稳定后,我们迟迟没有复学的原因,主要是凡事一旦牵涉到孩子安危,就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何况是面对狡猾多变的新冠病毒。
 
但如果新冠病毒一两年也赖着不走,我们的孩子不可能一两年都不上学,家长也不可能天天陪着孩子上网课,自己不出门挣钱。
 
和疫情共生的复学复工,是学习必须,也是生活必然。
 
“孩子不会成为零号病人。”张文宏说,因为孩子不会跟外界主动接触,他们的接触都是大人带来的。
 
所以,家里如果有孩子上学,家长就应该进入“战斗状态”,管好自己的腿,社交场合和人保持距离;管好自己的嘴,外出吃饭避免扎堆。
 

总之一条:
 
家里有娃的老父老母们,最基本的底线思维,就是要保证你的娃,不会因你感染。
 
3.
相比疫情,
更要警惕负面信念
 
前几天看新闻,还看到辽宁葫芦岛海边,一个妈妈硬拽着10岁的女孩跳海,理由是,孩子不好好上网课,不好好写作业,妈妈内心崩溃,万念俱灰。
 
相比灾难,更值得警惕的,是灾难过后的负面信念。
 
过去的3个月里,家里的电视、电脑和手机,铺天盖地来的信息,都是关于新冠肺炎。
 
信息轰炸下的集体恐慌,让大人和孩子的情绪都会受损,陷入无所适从的灾后恐慌。

 
后疫情时代,面对复学的孩子,我们都要从对疫情的过分关注中走出来,和孩子一起回到学习上来。
 
我们身体力行地重回生活的细节,不管是居家生活,还是外出活动,宽严相济,松弛有度,坦诚专注,少说多做,达成一个个小目标,孩子会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得到正面信念:
 
行动起来,认真做事,一点点进步,慢慢就会好起来。
 



4.
做出自律,
带孩子走出超长假期
 
“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去做。”
 
自律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亲子关系里,它更像是镜子和成像的关系。
 
当了10年妈妈,我发现一个道理:
 
我偷懒懈怠时,孩子也会跟着马虎大意。我忙乱无序时,孩子也会敷衍了事。相反,如果我自律平和,孩子也会懂事努力。
 
父母是孩子的参照物,父母的磁场就是家庭的能量。


解封后这一个多月,健身房没开门,我每天依然早起,在家附近的广场跑步,孩子也早起去打篮球。
 
我遇见了不少带着孩子运动的家长,他们一边打球跑步,一边微笑闲聊,那一大一小的背影,和极其相似的脸庞,看着就让人觉得心安。
 
超长假期后,我们要在灾后心理修复中,直面节后综合征,陪孩子去调整生物钟,让孩子从身体到认知,都尽快回到复课常态:
 
让孩子成为我们的老师,让我们不断擦拭自己这面镜子。
 
5.
敬畏规矩,
让孩子拥抱学习的实苦
 
虽然,鼓励和宽容教育,这些年非常盛行,但是,作为靠苦读走出农村,又靠苦写走到今天的人,我觉得,有些时候,父母是需要“逼”孩子一把的。
 
偷懒是人性的弱点,放弃是更容易的选择。小孩子缺乏自制力,对需要持续吃苦的学习,他们更喜欢逃避。
 
董卿说,年少时,从农村考上复旦的父亲,对她要求极其严格。她被“逼”背诗,被“逼”锻炼,被“逼”成长,有过内伤,但更多的是养成自律刻苦的习惯。
 
后来,她成了央视当家花旦,少年积累的诗词功力,一次次在节目中成就她。她也当上了妈妈,才渐渐觉得,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严格点好。
 

我觉得,父母需要“逼”孩子一把,这个“逼”,不是强迫,不是控制,而是父母用负责的教育理念,在孩子心头培植的执著信念。
 
这信念,会成为孩子受益一生的习惯。
 
6.
多点耐心,
等孩子去重建信心
 
不难想象的是,一旦开学,因为疫情在家里懒散了3个月的孩子,势必在课堂和学业上,露出马脚,问题多多。
 
也不难想象的是,盼着孩子开学的不少父母,在孩子好不容易开学后,不得不面临孩子学习有点跟不上趟儿的残酷现实。
 
打骂和诋毁,指责和愤怒,只会让情绪崩溃,而耐心和方法,接受和帮助,才能解决问题。
 
复课后,请给孩子时间,去追赶老师的脚步。也多给孩子支撑,去重建自我的信心。
 
灾难之下,停课的孩子也是受害者。
 
少年的船,本来就小,抗灾能力也弱,需要我们的守望,才能变得强壮,才能扬帆远航。
 
谨以此文,和家中有娃的父母共勉。

也愿你们点个“在看”,把文章分享给更多人看。
 
作者: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喜欢商界智慧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

版权声明:我们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致歉/删除。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