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抓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20-04-16 20:37:14

◎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4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情况举行发布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介绍,截至4月14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人员复岗率达到94%,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当前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制造业复工复产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国际人流物流不畅造成已复工复产的企业面临再次减产停产的风险,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受到一定冲击。


顶层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许科敏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指出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维护统一大市场,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切合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工信部把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作为工作重点,加强与有关部门、地区及企业的沟通协调,通过抓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实现良性互动。


一是加强上下联动,指导地方摸清情况、精准施策,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调度,推动企业精准对接,协调解决资金、原料运输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对92家大型龙头企业坚持日调度,推动760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带动上下游40多万家中小企业。


三是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在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下,我部牵头组建了多部门参加的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联动,解决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链,建立龙头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落实援企惠企政策,发挥“互联网+”作用,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稳固供应链,提升产业链的水平。


工信部按照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思路,针对制造业复工复产中的问题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通过激发内需市场活力,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拉动轻纺、家电、汽车等传统消费,积极支持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科普、在线办公等新模式新业态,带动智能终端消费以及服务的消费。加快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通信业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跟踪抓好重点外资项目的落地。畅通产业链循环,持续梳理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名单,动态调整、压茬推进,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打通难点、堵点,让产业链有效“转”起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企业自救:疫情倒逼自主研发替代进口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林泽炎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林泽炎介绍,民营企业中大企业全部复工、中企业基本复工、小微企业大部分复工,特别是大型企业发挥了“头雁”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当然不同规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复工复产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差异。根据全国工商联4月上旬提交的调研报告:91.39%的民营企业已复工、49.99%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50%,24.86%的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行业、全产业链同步恢复迹象十分明显。其中第三产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9.97%,较3月下旬上升了8.21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复工复产达到了基本恢复正常,57.84%已复工大型企业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


林泽炎说,头部企业对上下游带动效应强,有力促进了整体产业链的复工。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提速,复工率达到了86%,较3月下旬有大幅的提升。有企业反映,疫情倒逼他们通过自主研发做了很多国外进口零部件的替代。


金融扶助:“助微计划”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林泽炎介绍,全国工商联会同蚂蚁金服网商银行等一百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无接触、纯信用、快捷办的“助微计划”,就目前收到的最新情况看,今天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推出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已经服务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806.3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3258.31亿元。全国工商联还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合作推出了疫情期间的特别贷款服务“助微计划”,目前交通银行和27个省份的134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提供了61.5亿元。


政府作为:“厅长卖纱”等新模式拓展纺织企业市场


许科敏介绍,纺织行业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存在一些困难:一是需求不足。从国内看,1-2月国内市场限额以上的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1%。从国际上看,3月以来大量出口订单出现延迟或者取消,新增订单也大幅减少。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100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结果,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占比达到63.6%。二是行业稳就业压力在加大。订单减少的压力正在沿着产业链向上游传导,将会对纺织行业的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行业的就业形势趋于严峻。三是企业反映资金紧张。受订单下滑及退单等影响,纺织企业的原料及成品的库存积压增加,特别是化纤行业,由于连续化的生产不能停工,面临着极大的库存压力,占用资金量也在加大。


针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地行动。一是推动已出台的惠企援企政策的落地。一些地方也在出台一些帮助纺织行业解困的措施。二是帮扶企业转型转产,稳定经营。比如一些纺织企业在通过转产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维持了正常的运营和职工队伍的稳定。三是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需求的空间,比如山东省开展了“厅长卖纱”的活动,向全国买家推介山东的纱线。江苏红豆加快布局智慧生产、智慧仓储、智慧门店,积极拓展网上销售,今年以来线上销售占比提高了10%。四是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推动产业升级。围绕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全球营销等产业链的各环节,推动企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拓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消费市场。




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中国网 


编辑:陈小柒

审核:朱丽

终审:冷文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