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摊上特朗普这样的领导!
提到“领导”或“管理”,人们往往先想到的是权力。
也正因为此,职场上从来不少见特朗普这样的领导:傲慢、自恋、不敢担当、不考虑人的发展……
其实,管理首先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把整个团队扛在肩上,带所有人一起实现卓越的结果。以下,Enjoy:
常识君|有话说
作者:书单君
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
新冠肺炎全球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170万例。
一个月前,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现在疫情最严重的那个国家,是美国。
医疗体系最强大,经济和科技最发达,最早开始关注中国疫情,2月初就采取了入境限制,然而截至4月13日,美国的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了55万。
疫情是对每个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同时,领导者们应对突发危机和紧急状况的能力,也将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实际上,美国疫情发展到如此地步,总统特朗普难辞其咎。他的言行,经常让人满脸问号。
比如,3月29日,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描述了纽约市一家医院的“惨状”:“尸体太多了,他们无法处理尸体……我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情。”
他还说自己一个朋友感染新冠病毒后去医院就诊,入院一天之后就陷入昏迷,失去意识,“这样的速度和严重程度,真的非常可怕”。
大疫当前,在普通老百姓被慌张、悲伤、焦虑、无奈等情绪交杂包裹的时候,作为总统,更该做的难道不是保持冷静镇定,拿出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向民众传递信心力量吗?公开渲染疫情惨状和恐慌情绪,这是一个领导者此时该做的?
其实,回顾一下特朗普在这次疫情中的种种操作,你会发现,他的领导水平的确堪忧,甚至在他的身上,能找出你在职场上遇到过的每一种不靠谱领导的影子。
今天,就以特朗普为反例,科普一点有关管理与领导力的常识。
如果你是管理者,希望你不要成为特朗普这样的领导。
如果你是普通员工,希望你别摊上特朗普这样的领导。
01
傲慢迟钝,对危机视而不见
有网友根据特朗普在疫情期间的公开表态做过一份“日历”:
从最初“一切尽在控制中”“病毒会奇迹般消失”,到“很快就会研制出疫苗”“我们会搞定,会有很多好事即将发生”,再到“这事发生的有点突然”“我早就觉得这是一场流行病了”……
特朗普说话颠三倒四、随心所欲,从根本不当回事儿到事后诸葛亮。甚至他在参加疫情简报会议时,也表现得极不耐烦,其间还不断打瞌睡。
这就是特朗普作为一国元首对待全球大流行病的态度。
中国两个多月的抗疫之战已是前车之鉴,欧洲的疫情爆发也让人焦头烂额,但这些似乎都没有让特朗普有任何危机感。
可能你身边也有这样的领导,他们危机意识淡薄,永远都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中”,对于外界的变化不敏感、不关心,更不要说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市场前景有任何预见性的决策。
阿里的一位HR副总裁王民明曾说,领导力,就是认知现实的能力。
怎么理解认知现实?
就是善观察,会推理,见微知著。在事情刚发端时,就准确预见到未来的影响,并开始着手准备。这样,才不至于在危机来到眼前时手忙脚乱,甚至像特朗普这样,还根本不觉得是危机。
在《领导力21法则》一书中,作者马克斯维尔提出过一个“导航法则”——
作为领导,就是看得比别人多、看得比别人远、在别人看到之前先看到的人。
他们能看到目的地,知道想要到达目的地需要做些什么,他们也清楚要获得成功,需要什么样的人加入团队,而且他们在困难浮出水面之前就能预见困难的存在。
企业就像是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除了知道要带领大家驶向目的地之外,还要能发觉天气变化,预测海上可能会出现的风浪。不仅能站得高、看得远,还要能未雨绸缪,永远都有Plan B。
02
自恋自大,不懂装懂
很多人知道,特朗普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头禅:“没有人比我更懂......”
对于这次新冠病毒,这位超级自恋的领导依然如此。
在3月16日的白宫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他:“在应对疫情危机上,从1到10,你会给自己打几分?”
特朗普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打10分,我认为我们做得很好。”并且,他还表示“通过几周的集中行动,我们可以扭转局面,而且很快就能迅速扭转局面。”
但美国卫生局局长杰罗姆·亚当斯却并不赞同他的观点,并警告称“从预测数据来看,美国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意大利。”
在此之前,特朗普曾多次对外宣称“疫苗会很快研制出来”,却屡次遭到卫生部门负责人的反驳称疫苗研发至少需要一年。两人甚至为此发生了争吵。
自信,对领导者来说是很好的品质,它能为团队和企业注入积极活力。
但有的领导者,已经自信过头变成了极端自大,甚至骄傲和狂妄,不尊重专业和科学,只会一味地强调自己吹嘘出来的成就和才干。
这不管是对领导者本人还是公司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约翰·汉尼斯曾经担任了16年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带领斯坦福从地区性教育机构蜕变为世界知名大学。
在他的《要领:斯坦福校长领导十得》中,汉尼斯指出,领导力的第一条原则就是“谦逊”——真正的自信,是一种对自己能力和性格的真实认知,这种认知源于谦逊。
汉尼斯说,自己近一半的工作时间,是花在为斯坦福大学筹款上,在他的辛勤努力下,斯坦福每年能接收到几千笔捐款,维持了这所知名大学的运转。
但汉尼斯说,是志愿者和斯坦福大学发展办公室承担了大部分繁重的工作,自己只是完成这些任务的一个工具,而非引擎。
他也明白,捐赠者们也并非在和他汉尼斯进行磋商,而是在面对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这个职位有一天也会属于别人。
他建议领导者:寻求帮助能让你学会谦逊。
无论团队规模有多少人,领导者始终要清楚,自己并非全能,也并非事事都强过下属,只有明白自己需要依靠团队里更强者的帮助,才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潜能,推动团队发展,创造卓越成果。
03
不敢担责,“擅长”甩锅
眼见各项疫情防治措施并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舆论开始指责特朗普及其政府的无能。
此时特朗普政府做了什么呢?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控制疫情,而是开始推卸责任,企图转移民众的愤怒。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甚至在记者会时将讲稿中原来的“新冠病毒”手写改为“中国病毒”。
而他的手下,国务卿蓬佩奥等人也在不断指责中国“掩盖问题导致疫情失控”。
同时,特朗普还不断指责媒体,认为媒体夸大了疫情,制造了公众的恐慌,是媒体刻意和他过不去。
在职场中,这样的“甩锅”领导,想必你也遇到过吧。
项目做成了,他立马就跳出来邀功;项目遇到麻烦,他立即推诿,顺手把下属推出去担责。
这样的领导,怎么能得到下属的信任呢?
领导者必须铭记一个原则:团队出现任何问题,都是你的问题,团队中任何人的过错,都是你的过错,你必须为最终结果负责。
总有人觉得,自己作为领导是不可以犯错的,否则会“压不住”下属。实际上恰恰相反,领导者的威望来自“担当”。只有那些有担当精神,敢承担责任的领导,才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尊重,才能真正得到下属的忠诚。
那么,领导者真犯了错误,该怎么做呢?
在《可持续领导力:卓越领导者知行合一的7项法则》中,作者戴维·尤里奇认为,当领导犯错误时可以采取下面这4个步骤得到谅解:
a.承认错误;
b.承担个人责任;
c.分享得到的教训;
d.寻求帮助。
领导者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误。坦率地直面错误,才是领导者明智的做法。
04
缺乏同理心,目中无“人”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初期,很多美国人无法得到检测,只能在苦苦等待中煎熬。但一些名人和富翁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能接受检测。
当记者问有钱有势的人是否优先获得检测时,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当众回应:“也许,这就是人生吧,有时候是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句话翻译得更直白些,就是“活该”。真不知道美国民众,特别是中下层老百姓听到总统这句高论会有何感想。
有一种领导,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很多话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不顾及下属的感受和需求,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无需顾及。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在情感上真正与下属建立联系。就像特朗普,觉得普通民众的死活都是“命”,好像民间疾苦与己无关。
而好的领导者,则始终把“人”摆在第一位,他们真正关注下属的成长与发展。
很多人不知道,硅谷的最高机密,并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与一个人的故事有关。
这个人叫比尔·坎贝尔,他曾经是一名橄榄球教练,后来转行商界。包括苹果乔布斯、谷歌埃里克·施密特在内的一众硅谷大佬都深受他的影响。
前谷歌CEO,追随比尔的指导长达15年的埃里克·施密特,写了一本《成就》,总结了比尔这位传奇高管教练的人生智慧。
比尔曾不止一次地向硅谷高管们分享“人最重要”的理论。他曾是财捷公司的CEO,离任时,比尔告诉继任者,每晚睡觉前,自己都会想着与他共事的8000名员工: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我怎样才能让大家成为最好的自己?
比尔经常问高管们一个问题:什么会让你晚上睡不着觉?
他总是会说同一个答案:员工的幸福和成功。
只有真正关心他人处境、关注下属成长的管理者,才会从言行上让员工知道“我明白你的感受,我跟你是站在一起的”,从而突破沟通屏障、建立信任,打造出高凝聚力团队。
05
能力不够,抢功最行
3月24日,在福克斯新闻主持的虚拟大会演讲中,记者问:“有报道称新加坡可能迎来第二波疫情,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白宫冠状病毒反应协调员黛博拉·伯克斯称:新加坡看到隔壁中国疫情严重,就采纳了特朗普总统对疫情的指导原则,并且很早就开始执行,所以在新加坡只有很少人受感染。
伯克斯所说的“指导原则”,是指特朗普发布的《美国冠状病毒指导原则》。很遗憾,这个原则是3月16日才发布的,而人家新加坡早在1月初就已经采取了防控措施。
可见这样的回答,真的算是不怎么要脸的典范了。
有一种领导,业务能力普通,管理能力一般,但很擅长把下属的功劳据为己有,甚至其他部门做出了业绩,自己也要去蹭上一蹭。这种领导者身边的“红人”,往往也是溜须拍马、帮领导抢功之辈。
而那些默默无闻、能力突出的员工,则往往成了“被宰割的羔羊”。
长此以往,这些真正有价值的员工会心灰意冷逐渐离开,团队战斗力和公司利益都因此受损。
一个领导者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中将乔治·佛林,在给《团队领导最后吃饭》的序言中提到:
“领导的真正价值在于,领导者愿意把其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伟大的领导者真心关怀部属,同时明白领导的真正价值就是牺牲自我的利益。”
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功劳归于团队,这才是好的领导者,并且一定能得到人们的追随。
06
结 语
在中国,提到“领导”或“管理”,人们往往先想到的是权力。
也正因为此,职场上从来不少见特朗普这样的领导:傲慢、自恋、不敢担当、不考虑人的发展……
其实,管理首先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把整个团队扛在肩上,带所有人一起实现卓越的结果。
在《要领》一书中,作者汉尼斯说:领导者的意愿与意志,是要去担当、去服务、去冒险、去滚石上山,去以“异见”“歧见”让人“看见”并一起“实现”。
领导力,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并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和提升。
遇到一个好的领导者,会获得极大的个人成长。而一个好的领导者,在成就自己之前,都先成就了他人。
希望你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更希望你成为这样的“好领导”。
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
▼▼▼▼▼▼▼▼▼
会怎么样?
4月14日 19:00—21:00
出版界“李佳琦”带你剁手买经管好书
全部商品均参与当当网
每满100减50大促
且全场包邮
保证享有全网最低价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直播间

【延伸阅读】
推荐语: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样,领导者也要保证领导力的可持续性,形成可持续领导力。运用以下七个法则,可以让你的行动井然有序,并使你拥有可持续领导力。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

在公众号对话框发送以下关键词
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德鲁克 | 稻盛和夫 | 陈春花 | 华为
战略管理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团队管理
职场沟通 | 领导力 | 自我修炼 | 女性领导力
市场营销 | 书单 | 学习方法 | 定位培训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7904049
- 2 特朗普24小时内连砍三刀 7807970
- 3 10多个省份鼓励实行2.5天休假模式 7713029
- 4 民企“出海”成功的背后密码 7617675
- 5 孙颖莎4-0横扫伊藤美诚 7519697
- 6 冯巩有新身份 7428084
- 7 造谣“留学生强闯火车站”者被拘 7331107
- 8 女子公开丈夫偷情视频被第三者起诉 7233661
- 9 董明珠孟羽童合体带货500万元 7137108
- 10 王楚钦4-1莫雷加德晋级决赛 704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