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进程:5大赛道总计91个项目 中国占据39个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腾讯创业” 选择关注公众号
创投圈大小事,你都能尽在掌握
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本文为环球时报和腾讯新闻联合出品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 / Catchbio
题图为中国首批新冠疫苗接种4位志愿者中唯一的女性,004号受试者。
新冠病毒疫情,吸引了2020年元旦至今全球的注意力,各国科学家们选用不同技术路线,多路并进,投入到了疫苗研发的竞速之中。
截至2020年4月5日,通过检索和统计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新加坡、丹麦、印度等国家的信息发现,91个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项目已经启动;中、美两国的疫苗研发速度再次走到了前列,在3月16日两国各有一个疫苗进入了临床实验。
图为中美两种不同类型疫苗的研发进度表
从图中可以看到,由不同的原理研发的疫苗,其临床研究方案也是不同的,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灵活调整也是很可能的。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开发原理与路线来梳理这91个在研疫苗项目,其中主要分为五大类: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蛋白重组疫苗、减活/灭活疫苗和DNA疫苗。
1
病毒载体疫苗
埃博拉病毒疫苗就属于这一品类;其原理是利用科学家可以掌控的活病毒(比如腺病毒)为载体,将目标病原体(比如新冠病毒)的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载体病毒的基因组中,并使之高效表达抗原蛋白,高纯度的无害载体病毒被注射到体内,会诱导抗体生成,从而人体接触新冠病毒就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了。
该技术路径耗时较长,对载体的选择、操作和生产的技术要求很高;虽然30多年前就提出了概念,却是很新且颇受追捧的热门技术,有成功案例上市也证实了它的可靠性。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至少16个在研新冠疫苗采用这一技术路径。
在此必须着重关注的是我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正是她领衔的团队以“油门踩到底”的极速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我国才拥有了全球最快进入临床实验的疫苗之一。
陈薇院士团队在2014年支援西非埃博拉疫区的时候,就以腺病毒为载体研发疫苗,创造了仅用3个月就启动临床试验、仅5个月就达到临床终点、2年内疫苗就上市这堪称奇迹的战绩。
陈薇院士团队的实力,代表我国进入疫苗研发领先者的行列,而实力来自于栋梁之才自身的不懈努力与长期积累、锤炼,以及团队的凝聚与合作。
同时,军科院凭借埃博拉病毒疫苗的成功经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设计、重组毒种构建和GMP条件下生产制备,以及第三方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和质量复核;不难看出我国相关的硬件配套设施、人才储备也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另外,国内还有浙江普康生物、第三军医大学、厦门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也宣布将于近期推进临床。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医药巨头强生公司的病毒载体疫苗项目,也计划在年内启动临床试验。
2
mRNA疫苗
mRNA疫苗是一种先进又时髦的疫苗研发技术,但目前尚无mRNA疫苗产品上市,产业成熟度有待提高。
其原理是将携带病毒特征蛋白遗传信息的mRNA递送入细胞,在体内表达从而激活免疫反应,产生有效抗体。
资料显示,目前有16个新冠疫苗研发项目采用这一技术路线。
其中,美国的Moderna公司3月16日已开启临床试验,我国的深圳先进院团队和上海斯微/同济团队,德国的CureVac公司均计划近期开启临床研究。我国还有包括军科院在内的多家机构、科技公司也在奋力研发。
mRNA稳定性较差,在体内容易被核酸酶破坏,因此对制剂、和靶向递送技术要求非常高;大规模生产也是该技术的一大挑战。
不过,mRNA疫苗有免疫活性强、研发周期短、适用于突发性传染病预防等多重优势,被业界认为具有突破潜力,此次疫情紧急程度也是该技术“一显身手、扬名立万”的绝好机会。
3
蛋白重组疫苗
我们熟悉的乙肝、流感和HPV疫苗等,就是采用重组蛋白技术开发并成功上市的。
重组蛋白疫苗运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通过细菌或酵母表达病毒外壳中免疫原性较强的蛋白,诱导机体的免疫反应。该路线以其适于规模化生产吸引了最多团队的选择。
资料显示,全球共有27支科研队伍处于不同的研究阶段。
国内智飞生物、四川大学、普康生物等团队目前进展较为迅速,与美国的Novavax均计划于几个月内推进到临床阶段。
提到重组蛋白技术,让人不禁想起在美国默克公司以几乎免费赠送的形式将当时最先进的重组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给了中国(收费700万美元尚未能覆盖默克培训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等“售后工作”的成本)。
该公司创始人默克先生曾说过:“我们要永远铭记:医药永远是为人而不是为了利润。”正是因为科学家们不分国界、无私分享的精神,才能让全人类获益。
4
减活/灭活疫苗
减活/灭活疫苗,是最传统的疫苗研发路线,应用历史悠久,有大量成熟产品,我们熟知的麻疹、腮腺炎、脊灰、甲肝、狂犬疫苗等都属于此类。该技术路径的新冠病毒疫苗项目有9个正在进行中。
该技术通过不断在传代中找到遗传信息稳定又能保证其抗原性的毒株,因此研发周期长,节奏较为缓慢。
而中国的策略是不仅求快,而且求稳求全,国务院在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疫苗研发不算经济收益账,只算人民健康账”。
5
DNA疫苗
DNA疫苗也属于核酸疫苗,技术亦不成熟,尚未有成熟产品上市。但同样具有整体开发速度快的特点,目前搜集到6个中外团队以该技术路线开发新冠病毒疫苗。
1月30日,Inovio公司宣布与国内企业艾棣维欣达成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其设计出的INO-4800基因疫苗。
2月10日,艾棣维欣团队开始着手动物实验,至今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动物模型实验,正准备实验报告以及临床设计用于申请中国临床试验。
4月6日,inovio宣布在美国开始人体临床试验,之后不久将在中国和韩国开始试验。
除了上述技术路线,贝达药业、北京鼎成、杭州瑞普基因的联合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分别选用了不同的细胞开发通用性人源细胞疫苗。
另外还有15家中外机构也宣布已开启了新冠疫苗研发,但因公开资料不足,无法了解其研发路线和具体进展。
6
91个新冠疫苗项目,中美分别占39个、17个
被统计到的91个新冠疫苗项目中,中国和美国分别有39和17个,两国另有6个合作项目,处于国际第一梯队。
当然,数量不等于质量,项目启动并不意味必定成功。科学家们的研发工作,有赖于对病原体的全面和深入理解以及在技术、经验上的不断积累与分享,对于新冠病毒的解析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应对于科学家们寄予厚望的同时不施加压力。
图为非典和新冠肺炎技术进展对比
21世纪以来,这已是人类第三次面对严重的冠状病毒疫情;但如今的科技水平相较于出现SARS疫情的2003年和美国H1N1流感疫情的2009年,已有了大幅提高和发展。
同时中国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生物科技公司在春节假期快速响应,及早给出核酸检测方案,第一时间实现检测试剂盒量产,推动了疫情的早发现早控制。
现阶段,中国能够迅速从多个技术路径全面出击,研制疫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离不开以往数十年连续不断技术积累、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而实现的综合科技实力的大幅增强。
目前这5大技术方向总体进展顺利,大部分团队均计划争取在6月逐步启动临床试验,可见疫苗研发的效率很快,已突破以往的常识。
(作者 Catchbio;职业:药物研发)
END
你期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与大家分享。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7956160
- 2 钟睒睒哽咽发声:我们的钱是干净的 7935561
- 3 夫妻76万买260平复式花60万装修 7818782
- 4 2025春运细微处见暖意 7788123
- 5 李一桐唐装美人太惊艳了 7698987
- 6 隐瞒抢劫罪 他当上一把手后疯狂捞钱 7517734
- 7 综艺“恶人谷”正在榨干演员 7478381
- 8 特朗普:拜登忘了赦免自己 7307906
- 9 公安网安|净网2024取得显著成效 7209772
- 10 85岁失智父亲走失 女星憔悴寻人 718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