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背后的轮回

百家 作者:半佛仙人 2020-04-08 16:10:04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26篇原创


1


我不喜欢选秀节目,因为觉得太刻意了,剪辑可以把一个个原本真实的人剪得面目全非,同样是被耍,我还是喜欢更痛快一些的东西。


但我最近还是一期不落的在看《青春有你2》,主要是蔡徐坤。

对,我是怀着看他唱跳Rap篮球的心态去看的,其实就是去看笑话的。


很可惜,他没有拿着篮球经典重现。


但这不重要,因为我发现选手们笑话更多,在各种迷幻的剪辑之下,一个个原本正常的选手给剪成了妖魔鬼怪,再配合各种买来的热搜,效果十分鬼畜。


我跟牛顿老师说,现在偶像的门槛真低,什么牛鬼蛇神都可以上去讲一通梦想。


牛老师说你这个说法有问题,说到牛鬼蛇神,咱们山东电视台的选秀才是真正的朋克,要么我给你换个台看看大爷在线女装唱歌?


我说那还是算了,谁都别想打扰我看蔡徐坤老师。


2


整个《青春有你2》看下来,我最大的印象只有坤坤。


因为我惊恐的发现,和那帮牛鬼蛇神比起来,坤坤居然已经可以算是优质偶像了。


以前说自己是偶像,起码还要会唱跳rap,现在什么都不需要了,所有专业艺能全都现学,部分学员我都怀疑是被雇来的群演。


可能这才是真正的养成,完全从零开始,观众非常有参与感,除了不好看之外没有什么问题。


而那位鸡你太美的年轻人,成为了站在新生代偶像中最好看的那个人,不管是颜值还是才艺,都一骑绝尘。


甚至就连性格,也看到了一个温文尔雅的男孩,至此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蔡徐坤,看到的都是被铺天盖地嘲讽和包装过的鸡你太美。


现在看来,蔡徐坤岂止是不错,简直是实力聚星。


和那几个面瘫抠图小鲜肉一比,岂止是能打,简直是街头霸王。


以后我再也不说蔡老师菜了,菜的是这个比烂的时代。


建议节目改名为《蔡徐坤洗白大会》。


3


吐槽的同时,我发现一个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因为我原本打算嘲讽蔡徐坤,但是查了大量资料后,我发现,与知名度不同的是,坤坤本身的信息非常少,甚至网上都没有一篇真正深度的文章去剖析蔡徐坤这个人。


大家都在剖析所谓的八卦,所谓的选秀模式,所谓的鬼畜创作,蔡徐坤作为这一切的承载者,本身却是缺失的。


大家不是在嘲讽,就是在吹捧,要么就是拿钱发通稿,我没有看到有谁在真正客观地剖析他。


关键是,即使是蔡徐坤的粉丝,吹捧起来也流于表面,各种赞美词汇用在其他偶像上也没有任何违和感。


甚至讨厌他的人,也并不愿意深入地去批判他,要什么文化,全靠一手鸡你太美打天下。


这种情况其实非常近似于商品,对于一件商品,是不会有深入分析的价值的,大家只想写“使用体验”,也只想看到和自己的观点一致的文章,毕竟谁在乎一个商品的感受呢?


既然没有人买单,那么自然也就没有愿意去深入分析蔡徐坤的写作者了,因为写作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生产商品的过程,是市场行为。


之前有过一个媒体,给朱一旦写了一篇很好的深度报道,但是同样一个媒体,在写蔡徐坤的时候,却把视角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蔡徐坤的外表和衣着上。


一个看似被所有人注意着的人,实际上却没有人真正理解他,这其实也是这个大注意力时代非常讽刺的一种现象。


仔细想想,除了唱,跳,rap,篮球,以及饭圈,我们或许对蔡徐坤一无所知。


4


2018年初,爱奇艺上线了一档偶像真人秀。


和当年模式更近于欧美的国内电视选秀不同,《偶像练习生》中“练习生”的概念取自日韩演艺圈,指代的是那些致力于成为偶像,而与演艺公司签订合约,进行训练的年轻人。


《偶像练习生》播出的时候,距离安迪·沃霍尔做出“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预言已经过去了五十年。


在这半个世纪里,人类经历了纸媒与电视传媒对注意力的争夺,又目睹了互联网将一切其余传媒形式挤压到角落,而这条“15分钟定律”也被愈发验证着。


究竟是叫“选秀明星”也好,还是叫“练习生”或是“爱豆”也好,这些都并不重要,因为最终这些节目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攫取人们的注意力,也就是获得流量。


而《偶像练习生》出现的时代,互联网上已经沉淀了太多信息,同时期也已经有了太多同质化的抢夺受众注意力的产品。


在娱乐蛮荒的千禧年之初,几乎所有呱呱坠地的选秀节目都能从毫不设防的观众那里分到足够多的注意力,而在如今,绝大部分网综的结局都是“不出圈”。


同类型的选秀节目已经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受众圈子,每当有新的节目和新人出现,这些受众们便会自发去观看和讨论,所以这些节目也不会完全没有人看。


如果是在追星的空档期,他们还会在其中寻找新的“墙头”,也就是下一个要粉的偶像。


某种意义上,这真的是一个很荒诞也很有趣的画面。越是对资深的粉丝来说,“偶像”这个词越欠缺神秘光环,而近于一种可被替换的商品。


偶像,只是被粉丝消费的精神商品,本质上和充气娃娃没有什么不同。


当你换过了十几个相似却又不同的偶像的时候,也很难认为某个偶像还能有什么特殊之处。


很多粉丝的真实需求是要爱一个偶像,需求是爱,至于爱哪个偶像,其实并不重要。


5


《偶像练习生》中,有一个叫蔡徐坤的选手,得票数始终一骑绝尘,除了第一期的队内排名是第二名以外,往后的七期节目都是票选第一。


如果仅仅是这样,蔡徐坤也不过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拥有了知名度罢了。


即使在节目之后成功出道,签约演艺公司,也不过是完成了踏入娱乐圈的身份转变,初步拥有给资本卖命的资格而已。


对,给资本卖命,也是要看资格的。


不过,这个世界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你永远不会知道命运会馈赠给你什么礼物,又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在你面前。


在《偶像练习生》结束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蔡徐坤的名字都与微博打榜和流量数据联系在一起。


对粉丝来说,他们或许并不真正清楚资本会用什么方式来评估一个偶像的商业价值,但是在他们能接触到并且能产生影响的所有评价体系中,微博的评论和转发,以及各种相关的微博榜单,是他们能想象到最有可能为偶像带来利益的东西。


也正是因此,刷微博数据,给偶像打榜,成为了追星的主流方式。


即使这种虚假繁荣最终只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过百万转发里的活人百不足一。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现状,选秀明星们,不管他们换成了什么称谓,都已经不再有统治人们注意力的魔力了,更遑论单凭一场选秀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


和某个选手争夺观众的,已经不再是另一个实力强劲,人气高涨的选手,而是无处不在的推送算法和信息茧房。


从这个角度讲,偶像才是真正的大数据。


直到2019年,蔡徐坤应邀为NBA拍摄春节贺岁短片,惹恼了虎扑球迷,有人把他在《偶像练习生》期间自我介绍时的视频发了出来。


那段“唱,跳,rap,篮球”的台词,以及魔性的BGM,成功干掉了任何算法推荐的信息,成为了当时最火的一个梗。


没有什么算法能算出这样的神展开,就好像没有人会用那样的姿势打篮球。


6


曾经只在小圈子里“红”的蔡徐坤,开始被全网“黑”。


网友们模仿他打篮球的姿势拍视频,甚至出看同款cosplay,“你打篮球像蔡徐坤”成为当年度最流行的表情包。


而他偏中性的画风,渔网装,口红唇膏,乃至长相,都成为了段子手们创作的绝佳素材。


尤其是后来在B站鬼畜区出道,成为B站之魂,乃至后来发律师函发错了公司,都让他进一步被嘲笑。


一个流量明星居然起诉他最真的流量,而且还起诉错了公司,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滑稽。


祸兮福所倚。


在被骂了一年后,蔡徐坤出圈了。


蔡徐坤能火到现在这个程度,不可否认的是,的确存在很多个人实力的成分。


至少讲道理,在《偶像练习生》的同期节目里,他确实在业务能力和颜值等各方面都占有优势,单论唱跳rap,他的水平确实不俗,我真的补了一遍《偶像练习生》,发现抛开梗,他也是过硬的。


但是他能火出圈,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那个自我介绍视频里让人一见难忘的造型,还有很多网友们陆陆续续贡献的梗,即使一开始多半只是为了嘲讽。


到了后来,其实你已经很难分清楚这两件事情了。你分不清自己记住的到底是蔡徐坤这个人,还是他的背带裤与中分头;


也已经分不清那些梗究竟是在嘲讽,还是黑到深处自然粉。


但对于一个没有真正黑点的人来说,无论是黑还是红,其实本质上都是红。


因为这意味着海量的注意力资源。


7


我其实一直都不讨厌蔡徐坤,因为他没有什么真正的硬伤。


如果一个人没有犯过什么伤天害理的原则性错误,而只是因为造型,言论这些无伤大雅的理由而被黑,这种黑其实是难以为继的。


反而会成为真正走红的开始。


当大家造不出新的梗的时候,注意力自然而然会往对方的优点上去看。


甚至因为之前嘲讽得太多,导致期待值非常非常低,甚至毫无期待,而对偶然发现的任何一个优点都倍感惊喜。


这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期待值管理。


就好像吴亦凡玩自己大碗宽面的梗一样,当你做的事情超出了他人对你的期待,那么无论这件事本身有多普通,也将带来大量的“路转粉”。


而在蔡徐坤身上,这一切似乎又有所不同。


在“唱,跳,rap,篮球”和“鸡你太美“成为了B站鬼畜区的新宠后,蔡徐坤的律师向B站递交了律师函,表示站内存在的诸多蔡徐坤鬼畜视频中,有一部分侵犯了蔡徐坤的个人权益。


按理说,用法律保护自己毫无问题,问题在于他的律师把被告搞错了,把律师函寄给了宽娱(实际上应该寄给幻电)。


很难说这个乌龙对蔡徐坤来说是好是坏,一方面网友们编段子的素材又增加了,但是另一方面,诸如此类的事情也让蔡徐坤成为了一个彻底的谐星般的角色。


谐星化的另一面是,没有人会真正讨厌一个给自己带来大量快乐的人的。


而蔡徐坤简直是移动的快乐大本营。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舆论对蔡徐坤宽容了许多。


原因有很多,比如玩梗多了,其实也会产生亲切感。


就好比那些剪辑蔡徐坤的鬼畜视频的B站up主,想象一下,你可能只是看了两三遍“蔡徐坤打篮球”的视频,但是up主在剪辑的时候起码要把这段视频看上几千遍。


就算再讨厌蔡徐坤,看前面一百遍的时候或许还是咬牙切齿,看到第五百遍也该心平气和了。


当你看到第1000遍的时候,你甚至会爱上他。


8


到了今年,很多人忽然发现,虽然大家都嘲笑蔡徐坤的唱,跳,rap,但是他的专业水平在同行里说不定还真的算挺不错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是因为同行衬托得好。


虽然出生于1998年的蔡徐坤至今也不过20出头,但是在偶像这个行业里,一年时间已经足够让业内更新换代一批新人。而时间越是往后,越是让人想到九斤老太抱孙子,一代不如一代。


看《青春有你2》后,我甚至开始有点喜欢蔡徐坤了,至少他是真的会唱,跳,rap,而且没有淡黄的长裙,也没有蓬松的头发,不去搞人家老公,也不会做一场梦,醒来之后还是很感动。


甚至他都学会自嘲了。


自嘲才是洗白一个有争议的明星最有力的武器,当一个人决定躺平任嘲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不可能再被人打倒。


这就是《吐槽大会》又被成为《洗白大会》的核心原理。


至少在娱乐圈,绝对的不抵抗,就意味着绝对的无敌。


而且实际上,蔡徐坤本身也并没有真正的敌人。


很多人讨厌蔡徐坤,讨厌的也并不是他这个人,他没有能力让这么多人一起讨厌他。


讨厌蔡徐坤的人,更多的是在讨厌自己的注意力被资本肆意玩弄的感觉。


大家讨厌的是资本,而不是他,他只是被资本摆在前面的玩具。


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管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还是在过去,人们其实从来没能真正左右过自己的好恶。


在各种资本下,你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其实可能只取决于某些人的一念之间,或者说,只取决市场大小,能带来多少利益。


所不同的是,过去你可能甚至都意识不到这一点,而现在你知道这一切都是资本的手段,于是这种厌恶感被延续到了蔡徐坤的身上。


9


路人之所以会和粉丝发生矛盾,本质上是因为价值评判的语境不同。


粉丝眼里觉得非常重要的维度,可能路人根本就不关心。


粉丝心疼偶像,觉得偶像的“努力”是最重要的评判项目,但是对路人来说,歌好不好听,作品好不好看,才是一个艺人唯一的衡量标准。


正是这种在立场上的差异,导致了双方互相无法理解,其实这非常正常,就是一种另类的屁股决定脑袋,而且也没必要互相理解。


抛开个人审美上的偏好,其实生活在一个能让蔡徐坤火起来的时代,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一个被这么多人讨厌的东西还能生存下去,说明这个时代是包容开放的。


我喜欢周杰伦,你喜欢蔡徐坤,我不会因为我喜欢周杰伦就不允许蔡徐坤存在了,你也不能因为你喜欢蔡徐坤就不让我喜欢周杰伦。


一个能够孕育蔡徐坤,并且让他拥有生长的环境的时代,代表的其实是无限的可能。


我其实挺喜欢这个时代的,即使这是一个波澜壮阔但又小家子气的时代。


我们渴望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即使这个“不一样”或许只是时代的轮回。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时尚是个圈,潮流也是个圈,现在流行的新潮的东西,或许在更早以前就已经落伍过一遍。


在蔡徐坤身上,我看到了。


轮回。


10


无论是之前的《创造101》还是之后的《偶像练习生》,和十几年前风靡的电视选秀,在性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在给普通人造梦,为他们提供一个看似触手可及的梦想。


即使更换了承载的媒介,但在内容上,甚至在引发的争议的点上,最终都还是殊途同归。


十几年前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风靡一时。


那还是一个纯真时代,人们想象中的明星是一种身份而不是一种职业,即使是在最狂妄的幻想里,也很少有普通人真的认为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明星。


湖南台主打的“无门槛”,“零距离”,这些现在已经被用烂的概念,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还是有些过于超前了。


固然,当时的电视观众并没有为节目里的选手买单的习惯,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一片几乎没有竞争的市场蓝海。


就是在这些雨后春笋般的节目里,全国的人仿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也能和电视里的明星产生联系——他们不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符号,而变成了自己手机短信里的一串编码。


那几年,国内出现了第一批埋头投票,拉票的“追星族”。他们把选手的成绩和个人荣辱结合到了一起,以粉丝的身份,成为偶像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这场发生在十五年前的浪潮带来了一种看上去很完美的商业模式,选手们在选秀中获得了名气和声量;


甚至从此走进了娱乐圈,粉丝获得了心理满足感,也在追星的过程中得到了精神慰藉;运营商和广告商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在形势一片大好中,也存在着非常多的质疑的声音。


如果说2004年国内的那些综艺节目,选手们主要还是在音乐上“选”和“秀”的话,那么从李宇春开始,对审美和观念的冲击就已经成为了节目效果的另一层组成部分。


第二届《超级女声》结束后,留着短发,造型中性的李宇春登上了当年度《时代周刊》的封面,也成为了中文互联网的造梗发动机。


“春哥纯爷们,铁血真汉子“和”信春哥,原地复活,满血满魔”等段子,就和九城代理的《魔兽世界》一样,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那时还没有人能想到,曾经因为一个“太像男人的女人”而沸腾的互联网,又会在阔别十多年后,因为另一种中性美而泛起涟漪。


每一个有争议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个时代和过去未来的碰撞。


仿佛一切都变了,又仿佛一切都没变。


时代仿佛是一个莫比乌斯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


蔡徐坤是一个终点,不过又是下一个起点。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你将感受到一个朋克的灵魂,且每篇文章都有惊喜。


-----------------------

感谢你的阅读,下面是1个抽奖链接按钮,4月16日晚上19点开奖,一共1888元,666个红包,感谢大家的支持。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在看和转发,点我参与抽奖!点我参与抽奖!


【未来就是过去的一再重演】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