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年入不敷出,青云流血冲刺科创板:拟募资11.88亿,最近三年净亏4.37亿

百家 作者:量子位 2020-04-08 14:16:34
乾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谋求国内上市多年,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终于拉开IPO序幕。

4月7日晚,青云递交招股书,寻求科创板上市,已经获得受理。

招股书中披露,在2016年实现千万级别税后净利润之后,青云并没有持续盈利,而是接连亏损,而且亏损额度逐步扩大,三年达4.37亿元。

而先它一步在科创板上市的另一家云服务商公司UCloud,情况截然相反。

据UCloud招股书信息,在2016年亏损之后,在2017-2019年上半年,持续实现盈利。

如此对比,自然让人不禁好奇,青云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其业务模式如何?

招股书中,都给出了答案。

三年亏损4.37亿,2019年经营现金流为负

首先,从青云的核心财务数据说起。

2017年、2018年、2019年,青云整体营收分别为2.39亿元、2.82亿元、3.77亿元。

营收在逐步增多的同时,公司亏损额度也在不断扩大。

2017年、2018 年、2019 年,分别为9647.78万元,1.49亿元,1.91亿元,总计达4.37亿元。

相对应地,公司现金流状况也不乐观。

2017年、2018年、2019年,青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051.19万元、-6239.70万元 及-8700.04万元。

截止2019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1亿元,未分配利润为-1.99亿元。

青云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未盈利状态如持续存在,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继续扩大,可能导致触发退市条件,存在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风险。

所以,青云这次招股拟募资11.88亿元,除了用于云计算产品升级、全域云技术研发、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还提出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作为对比,UCloud2019年上半年的营收6.99亿元,2018年营收11.87亿,2017年营收8.40亿。

净利润分别是778.44万元、7714.80万、5927.99万。截止到2019年6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71亿元。

不过,从具体的业务来看,UCloud的营收,大部分来自公有云业务,收入5.65亿元,占比80.89%。

私有云是营收主力,2019公有云毛利率为负

青云的营收,主要来自云产品业务和云服务业务,2019年,两者合计占公司总营收的99.88%。

其中,云产品营收连续三年占比超过50%,在2019年达到65%,与公司大力推进私有云业务战略相关。

青云在招股书中解释,云产品是指,青云将核心技术解耦,实现产品化,形成可出售的软件、与硬件深度融合的软硬一体机。

主要聚焦在私有云、混合云上,主要有企业云平台、超融合系统、企业级分布式存储、容器平台、统一多云管理平台,多云应用管理平台等。

云服务是指,青云自行采购电信资源和基础硬件,将资源和服务向客户进行订阅式交付,聚焦在公有云上。

具体到行业与客户身上,云产品板块的收入,按客户行业分布如下,超过50%来自银行、保险、证券、企业服务行业。

云服务板块的收入,按客户行业分布如下:

相对来说,客户所在的行业比较分散。

青云介绍,2017 年及此前,云服务面向的重点领域以互联网公司为主(互联网金融公司在2017年、2018年,占比达到20%以上)。

但受下游部分细分行业基本面变动影响(行业监管整顿),云服务收入增长有所放缓。

从毛利率上来看,2017年到2019年,青云整体分别为22.27%、11.01%及12.51%。

云产品业务分别为40.28%、33.59%、33.02%。

而云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是2.30%、-18.92%、-26.53%,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8年和2019年,毛利率为负,意味着青云只要卖出服务,就会亏钱。

青云解释称,主要是公有云领域竞争激烈、客户结构调整、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等因素所致。

公司未来将通过深耕私有云市场、丰富产品线并探索交叉销售机会、强化成本控制和提高经营效率等策略优化公司的毛利率表现。

相比之下,核心业务为公有云的UCloud,近3年整体毛利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

青云毛利率低,对应的是营业成本高。2019年,青云营业成本为3.30亿元。

营业成本之外的支出上面,管理费用为9862.07万、销售费用为7566.94万,均超过6954.25万元的研发费用。

2017年、2018年,管理费用仍旧超过研发费用。对于技术驱动的公司来说,有些罕见。

相比之下,UCloud的研发费用,在2018年、2019年上半年均超过了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前身创办于2012年,研发占比38.14%

青云的前身,名为优帆科技,2012年4月份,由黄允松、甘泉、林源共同出资3万元创立。

黄允松出生于197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创业之前是IBM 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资深软件架构师,现在是青云董事长、总经理,直接、间接持有公司19.14%股份。

甘泉出生于1976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 也曾在IBM 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工作,担任资深开发工程师,创业前是百度高级开发工程师,现在是青云董事、副经理,持有公司6.2%股份。

林源出生于1986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创业之前在腾讯工作,现在是青云董事、副经理,直接、间接持有公司8.3%股份。

2012年创办至今,公司的员工总数达到506人,其中研发人员最多,占比38.14%。

截止提交招股书,青云一共完成了4轮融资,最近一次的融资是在2017年6月——10.8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在此之前,青云获得了1亿2千2百万美元的融资。

目前的股权架构如下: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  —

<英伟达NLP公开课> 明晚8点直播,英伟达GPU计算专家将分享 FasterTransformer 2.0 的原理与应用,分享如何针对 decoder 和 decoding 进行优化。

戳二维码,备注“英伟达”即可报名、加交流群,主讲老师也会进群与大家交流互动哦~ 

直播报名 | Decoder与Decoding的优化与加速

天文航天亲子社群招募中,一起来玩吧~

2020年是个天文大年,4月8日有全年最大的超级月亮,6月有横跨中国的日环食,8月有英仙座流星雨,10月还有两年一次的火星冲日,12月有双子座流星雨。

我们邀请美国国家地理极致中国探享家刘允和天文爱好者们,组建了一个天文航天亲子社群,群里除了交流天文航天知识,还会组织一系列讲座、线下观星、航天探访活动。

如果你家有小朋友,也热爱天文航天,一起来玩啊。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喜欢就点「在看」吧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