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卑,困住你的人生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 ◆ ◆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
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吗?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会有类似的心理呢?
不是那么美好的童年
从小到大经常受欺负,是身边人的受气包
别人眼中的叛逆少年
只怕两件事:这也怕,那也怕
经常觉得自己很委屈
总觉得别人光芒万丈
不敢交朋友,害怕与人合作,活在自己的小世界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心理,并且很苦恼,不知道如何改变,梅也为你分享一本非常棒的心理学书籍《自卑与超越》,相信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十点北方有佳
读这本书之前,先来认识一个男孩。
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哥哥们各个相貌英俊,身材高大,偏偏他却患有佝偻症,行动笨拙、体弱多病。
五岁罹患肺炎,几乎丧命,这场大病让他决心长大当医生,尽管老师曾断言他:“顶多成为修鞋匠”。
从小就不是“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却刻苦努力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心理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他将儿时的恐惧与体验融入书中,写出了经典的心理学著作《自卑与超越》。
这本书直面人生的困境,告诉你,自不自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清楚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
人人皆会自卑
阿德勒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孩子初次被带到动物园看狮子,反映各不相同。
第一个孩子躲在母亲身后瑟瑟发抖;
第二个孩子冲狮子挥舞着拳头;
第三个孩子问妈妈:“我能不能朝它吐口水?”
他们的反映如此不同,但无一例外表达了心底的害怕——而害怕、自负、愤怒等感觉,很可能都源于自卑,即:
“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情绪”。
想起今年大热台剧《想见你》,引发的这么一个热搜:“每一个女孩年轻时都可能是陈韵如”。
陈韵如,是剧中一个阴郁、寡言、内向的17岁高中女生,从小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父母离异的时候问她跟谁,她失声痛哭,觉得爸妈都不要她了。
机缘巧合下,另一个女生黄雨萱穿越到陈韵如身上。
黄雨萱开朗自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父母离婚的情形再度上演,她分得清楚:“你们不喜欢我,不是我的问题。”
在陈韵如的世界,满是自卑的呻吟:“我觉得自己是宇宙中最暗淡的那颗星,拼命发光,可最后等待我的,却只有坠落。而我只会被人遗忘。”
而在黄雨萱的世界,虽然也有爱人离世的伤痛,但她热爱运动,人缘极佳,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后来,连陈韵如暗恋的男孩也爱上了她。
当陈韵如再度回到原来的世界,发现人人都爱黄雨萱,于是刻意模仿黄雨萱的样子维持大家的喜欢,她仿佛是为了别人而存在:
“我跟你们一样,也不喜欢以前的自己”。
我们对她怒其不争的那一刻,又好像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黄雨萱和陈韵如犹如我们的AB面,提醒着我们对外拥有多少绝对的自信,内心就拥有某种程度的自卑。
随着我们长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放大别人的优越感:
“别人比我有钱,别人比我好看,别人比我能力强……”
但实际上传达出来的,是对自己的视而不见。
看见别人的优点时,我们潜意识的觉得,我应该超过所有人,成为世界之王。当发现自己没有,便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所以开始嫌弃自己。
我们都有可能变成不接纳自己的陈韵如。
但难道“被嫌弃”的陈韵如们,就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吗?
自卑没什么可丢人的
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希望自己会是自卑的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阿德勒认为,人在5岁起就开始形成固定行为模式,对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有了基本的答案。
人类天生有种向上发展的心理,就如埋在土里的种子要钻出地面,沐浴阳光一样。所以当他们开始长大,开始有了思想,基于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会为自己树立相应的目标。
而当人陷入自卑的时候,总会追寻让自己显得优越的事情,这将成为他的人生目标。
换言之,摆脱自卑也是挖掘自我的一个过程。
你大概想不到,家喻户晓的口碑男演员,如今又在商业电影市场呼风唤雨的大导演徐峥,曾为他标志性的光头深深自卑。
自小有一头蓬松飘逸的头发的徐峥,从大二开始,就毫无征兆地大把大把掉头发,成为一个“秃子”:
如果是45岁以后开始秃顶,你仍然是一个优雅的男士,你秃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但如果是20岁就开始秃顶,你就是一个鬼鬼祟祟的小人,你做的所有的治疗都是一个笑话。
很快,徐峥治脱发成为了同学围观的笑话,调皮的男生肆无忌惮地开着玩笑,徐峥心如死灰,他开始戴各式各样的帽子,隐藏自己的“秃头”。
后来,压抑到极致的他干脆给自己剃了个光头,没想到这样“赤裸裸”直面自卑,反而落得轻松。他开始将精力都投入到研磨演技上。
大学毕业后,他先在话剧界闯出一片天地,当时上海的文艺青年,都以看过徐峥的话剧作为小资的资本。后来转战影视,他也赢得观众的喜爱,成为戏红人红的“山争哥哥”。
他在《星空演讲》里说:“承认自己角色当中小丑的一面,就像有勇气承认你生命当中的缺点和不足一样,别人的态度再也不能左右你,你知道自己的初心在哪里。”
你看,自卑感并没有什么异常,甚至可以成为我们前进不可缺少的动力。
正是因为我们觉得渴望与实际有差距,所以才愿意积极改善我们的处境,努力追梦。
生而为人,不完美是常态,与其做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不如做一个拥有特点的人。
如果认识到自卑对我们的种种驱动,变得上进谦卑,勤奋努力,那么就算自卑,也没什么可丢人的。
超越自卑,是做大格局的自己
超越自卑,首先要认识自己。
在我看来,人始终存在两个格局。
一个是小格局的自己。
在这个格局里,人们最多的自卑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挫败,比如减肥反弹了,表白被拒了,工作挨骂了,不幸生病了……
这些让你觉得“为什么别人没有我遭受”的未知事件。
人生犹如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但生命的乐趣正是因为存在诸多不确定。
活着,便是用一生的时间把不确定的事情不断变得确定,从而去体味过程中的人生之味。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活着。
生活中的挑战无穷无尽,这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另一个是大格局的自己。
尽管每个人为自己构建的“人生意义”各不相同,但人类无法逃开职业、社会合作和亲密关系三个领域的种种关联,因此阿德勒认为,合作与奉献,是超越自卑的路径。
诚然,有许多人只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重要性,而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重要性不是因为自己多出挑,而是依赖于他们对别人的生活所作出的贡献。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早年间,韩红上节目的时候还会为自己的身材而自卑:“我最后悔的是这辈子为什么长那么胖”。
但如今提起韩红,没有人会在意她的身材长相,人们记住的是她的唱功和慈善。
作为歌手,她声音犹如天籁,拿遍音乐大奖,即使成为歌坛天后,依旧在尝试和突破各种曲风,提携挖掘歌坛新人。
作为一个愿意付出和奉献的人,韩红倾家荡产做公益已经20多年,每当需要来临,总是冲在最前面。
在这次疫情,韩红依旧冲在前面,并坚持她筹集的善款去向明晰:“一包方便面也可公示。”
没有人记得韩红对外表如何自卑,她站在那里,就是公信力,就仿佛告诉你们,社会有爱,人间有光。
如果一个人的优越感与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相伴随,那么他实现的目标就并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造福更多人。如此,他便超越了自卑。
正如阿德勒自己的人生突围:“一段经历、一段创伤,不会是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人们赋予这段经历和伤害的意义,才会决定我们最终的人生走向。”
当你发现自卑感从来没有摧毁全人类,便会知道,我们与自卑的相遇,不过是一场误会。
自卑如同镜子,让我们看见小格局的自己,努力挣脱。
自卑也如同明窗,打开大格局的我们,实现超越。
而将自己放在更大的责任与情怀之中,你就能超越自卑,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别让自卑,成为你的借口,困住你的人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十点书店
回复「人生」领取,打破自卑,改变人生
-图片来源-
微博@左简-
-作者-
北方有佳,十点读书邀约作者,怡然自乐小女博,观察社会爱生活。真知洞见非深刻,仅供寻欢与做乐。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9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简宁,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的安宁。个人微信:jianning20171114。欢迎下载十点读书App,搜索“简宁”关注主播十点号,收听简宁为你朗读的专属美文。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讲述文物里的文明交融 7904298
- 2 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首飞 可载百枚弹 7809355
- 3 孙杨赛后久久不愿离去 7713186
- 4 资本市场又一重磅新规落地 7616102
- 5 油价或将重回6元时代 7521083
- 6 成都春熙路巨型3D蛇太逼真引争议 7428647
- 7 女子应聘文员被回复“太丑了” 7327673
- 8 男子诈骗3千万转女友 自己节俭度日 7239084
- 9 谁建了潮汕1.14亿元天价违建 7137059
- 10 女子洗澡时从香皂里洗出金币 704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