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的人治与法治
阅读,
就像是吃过很多食物,
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
它们中的一部份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
周六早晨,让我们一同阅 读 好 文 !
每个公司都订有各种规章制度,主管在管理组织、治理团队时,通常要依据这些规章制度,这是法治:即依规定、依法治理。
可是,在管理团队时,仍有许多事情是公司制度所未规定的,这时就要靠主管自由裁量处理:即根据主管当下的思考、分析、判断而下决定,这就是人治,也就是因人而治。
法治只能遵守,没有变通空间。而人治没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因此时常出现言人人殊的差异,这也意味着主管的人治存在着巨大的探讨空间。
首先,主管的人治,真的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裁量吗?
当然不是,
主管人治的自由裁量,
通常要依以下3项原则而行:
1.
依循公司的制度精神
治理公司通常会有其核心价值,而所有公司制度的订立,都会围绕这一核心价值。主管所做的裁决,应该思考公司核心价值的精神,并依据公司制度之立法宗旨,做吻合公司价值观的裁决。
2.
依循合理与效率,
促使公司利益极大化,以做出相应之裁决
主管的人治要追逐公司的效益极大化,其所做的任何决定都要追逐公司的最大利益,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营收成果,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3.
所有的决定都要考虑“判例化”
一般而言,组织是个玻璃屋,所有的事情很快就会传遍,每个人都会知道组织中发生了什么事,而每件事都会形成可以比照办理的暗示:既然有人这样做被主管认可,那下次我也可以这样做,也应该会被允许。
这就是主管决定的判例化,
一次决定,
从此一体适用,
全员遵行。
主管想避免判例化,唯一的方法是保密,不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的发生,只是保密的难度极高,一旦保密不成,主管从此将信用扫地,所以主管绝对不该尝试隐藏事实,而要慎做决策。
主管决定的判例化,事实上就是主管自己制定了一种无形的规章,用已发生的事,明确主管的处理方式,以后完全比照办理,
这也是主管从人治
走向自我规范的法制过程。
主管若想避免人治,也可以在所管辖的部门内订立各种规章,并将规章上报公司核定办理。这样做的好处是,规章经公司核定认可,变成了公司制度,不会随意改变,可以确保稳定实施。
总而言之,主管在工作中,人治与法治都会存在,如何让人治变得有规则可循,逐步向法治倾斜,将是考验一个好主管的必备过程。
摘自《保险行销》杂志第366期
P.18
请爱惜原创的青春与血汗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行业知识点 ♪
请参阅最新一期《保险行销》杂志 ˘◡˘
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杂志~
点我订阅《保险行销》杂志ヽ(✿゚▽゚)ノ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锣鼓迎新春 舞乐庆华年 7949362
- 2 第一批返程的人已经堵路上了 7999712
- 3 每到过年人类幼崽衣服就洗得特别勤 7896862
- 4 南北民俗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 7743916
- 5 从春晚配角到主角他熬了20年 7674273
- 6 普陀山消防员 制止不了就加入 7500786
- 7 饺子导演手绘破亿海报笔要画冒烟了 7424043
- 8 男孩井盖点鞭炮受损车主回应 7357652
- 9 妈妈将女儿扮成哪吒超像的 7237259
- 10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新活力 715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