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会聊天的综艺,千万别停播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0-03-05 04:25:02

点击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点击加星 贴近你心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十点电影(微信号:  sdimov)

作为人文谈话类节目的忠实爱好者,你可能看过五花八门的优质节目。


比如名家侃大山系列的《圆桌派》和《博物奇妙夜》。



比如话题猎奇又不乏深度的《和陌生人说话》。



不过今天要说的这部,属于谈话节目中的“泥石流”


既不高冷,也不严肃。


满屏都是“哈哈哈哈哈”。



11个外国人,西装笔挺地坐在一起,用中文吵(gao)架(siao),画风真是太魔性了。



这个节目什么都好。


质量坚挺,六季评分基本都在9分上下。


嘉宾讨喜,世界各国精神小伙,有颜值有才华。


说话自带笑点,俗称“有内味儿”。


“北京籍”意大利小哥阿雷


“河南籍”美国小哥左右


“上海籍”伊朗小哥华波波


这个节目唯一的缺点——穷。



不开玩笑,节目组是真的穷。


穷到一度停播那种。


试问这年头,还有哪个节目会把200块的地铁充值卡作为游戏奖品?



嘉宾住快捷酒店标间。


结果一群玩得很开的歪果仁,很快就让事情变得不可描述了起来。


到了第六季,想着有了稳定的金主爸爸,节目组都敢搞外景拍摄了,状况应该好一点吧?


结果不好意思,您的灯光师已下线……



制作经费都捉襟见肘,自然也就没余钱去炒话题、博噱头。


所以即使节目有梗有料,6季下来都没溅起太大水花,在路人眼里,存在感几乎为零。


能活到现在,全靠死忠粉苦苦支撑。


不过这也奇了怪了——这个一没明星、二没话题、三没财力的“三无节目”,凭什么圈粉?


要我说,观众就是馋它的不正经。


《非正式会谈》最初是湖北卫视的一档文化访谈类节目(第五季开始和B站合作)


每期邀请11个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代表,大到各国历史、社会时事,小到明星八卦、家长里短,什么都聊。

 
节目旨在分享在不同文化差异下,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看法。


听上去很高大上很国际范儿对不对?


然而点开节目,完全不是想象当中“小型联合国”的精英感觉。


首先是代表们非常放得开,百无禁忌什么都敢说。


节目经常讨论着讨论着,就开始跑题。


把弹幕撩得嗷嗷直叫,才立马紧急刹车。


观点不一,也从不说场面话、假客套。

 

都是直接互相伤害。


历史上泰国和缅甸曾经有过不和,所以节目里的泰国代表天乐和缅甸代表O总也经常battle。


这一季刚开始就因为泼水节“撕”了起来,两人都说自己国家的泼水节最好玩、最正宗(哼,西双版纳的小伙伴不服)


天乐气到打鸣


沙雕起来也是无敌。

到处都是大型打脸现场。

第六季新来的澳大利亚代表小明,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熟知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



“河北的省会在哪里?”

“郑州。”


哈哈哈开口即翻车


毒舌犀利的O总,日常是位时尚精致的设计师。


结果一到年货街,立马暴露自己“中国大妈”的本质:“里面有很多试吃的,你们两个给我吃饱再出来。”



不同文化冲击造成的反差萌,放到节目讨论中来看就更有意思。


比如第六季第一期,讨论看书党和追剧党谁更高级。


美国代表欧阳凯为了以理服人,特意带了一本现代版《红楼梦》,亲身安利。



结果副会长杨迪翻开一念:


(黛玉)走过去打算看一看,结果是个丫头,觉得好笑,又怕伤了丫头的心。


问她,丫头,你在干吗?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在这哭?



“四名大著”(外国代表的口误,不是打错)顿时失去灵魂。


唉,原本我是站看书党的。但看完这段只想说:原著看不懂没关系,87版《红楼梦》电视剧它不香吗?



不过作为一档谈话节目,光不正经肯定是不够的。


任你车技笑果再好,言之无物,观众看个一两季也就腻了。


所以,别看代表们个个都有沙雕属性,正经起来,笨拙又认真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样子,也会让人刮目相看。



最新一期,聊到各个国家觉得冒犯的说法。


泰国代表给出来的词,有些让人猜不透——


“How muchI(多少钱)


这是一句很常见的英语,许多人去外国旅游都会用到,但泰国人却对此特别敏感。


因为很多去到泰国的外国人,会觉得泰国女生很随便,见到路上站着一个很好看的人,直接上去问人家“how much”。



天乐原本是节目的一大快乐源泉,性格抓马又擅长土味情话,但在解释的时候特别认真。


这也让大家避免了一个雷区。


毕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开玩笑。


“我想告诉这个世界,泰国是个保守的国家,我们很有历史。你来到泰国的时候,在问‘how much’的时候,请好好想想,好吗?”



在我看来,《非正式会谈》好看,不仅是因为奇葩搞笑的外国代表,能帮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还在于它总是能用最普通的语句,把最接地气的话题聊进观众心里。

 

歪果朋友中文能力有限,没有太多虚头巴脑的东西。


简单、直白,但不代表缺乏深度。



第六季第二期,提到一个蛮有东亚特色的现象——公司团建。

 

你能明显感觉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团建的看法截然不同。


比如土耳其代表就很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中国公司团建要搞得这么累。


明明员工周一到周五已经很辛苦了,公司还要让员工大周末的穿上迷彩服,进行集体训练、胆量挑战等团建活动。


这种团建还不如不搞。



在崇尚个性自由的阿根廷代表看来,团建的初衷是想让大家有一个彼此增进了解的机会。


但这也可能成为不擅长社交的人的负担。


所有人都很开心,自己却很难受,反倒更有距离感。


不过也有代表表示,这些团建活动其实也有好处。


像是热情外向的意大利人——甭管干什么,都不能放弃social。



自己当老板的O总也觉得,如果一个团队要一起做事,团建很有必要。


毕竟只有同事间相互熟悉,才能提高效率、做好产品。



在团建文化方面,日本算是情况和我们比较相似的国家。


以前日本的上班族,下班之后和同事去居酒屋、KTV,接着聊一聊工作是很常见的事。

但现在许多日本年轻人,相当排斥这种变相占用私人时间的职场社交。


即使知道会影响自己的职场前途,也不参加。


“如果这是工作时间内,和同事聊工作的事情我OK,可是如果这是下班了以后,就接受不了了。”



一场讨论下来,我们能看到传统派、自由派、年轻人、社会人、老板、员工等不同身份的人所拥有的立场。

在不同文化逻辑的碰撞当中,问题的答案有了更多可能。


同样都是观点之争,如果说《奇葩说》是争锋相对的“神仙打架”,那《非正式会谈》则更像小学生之间的“菜鸡互啄”。


词穷、瞎起哄、耍无赖、争得面红耳赤都是常有的事。


可这并不妨碍观众在有趣的文化冲突当中,看到人的共性。


有时候越简单的话语,越能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某个代表不经意间的沙雕言论,说不定就能让人灵光乍现,可以让人发现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认知甚至是偏见,原来不是无法动摇的。



笑过之后,如果观众能把从节目中感受到的开放包容的心态,带回生活本身,那《非正式会谈》的不正经,就不是没有价值。



▽ 更多推荐阅读 ▽


武汉封城第34天,那个救了600名病患的义务送药人,被举报了


不结婚可以吗?这是我最喜欢的答案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