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回复 宝典 免费获得《50本营销必读书+营销工具包》
作者 | 廖一帆 来源 | 新零售参考
ZARA、GAP、H&M、优衣库、无印良品等快时尚巨头,纷纷关闭部分门店。其中,优衣库关店370家,占店铺总数近一半,损失之大,令人唏嘘。受疫情持续冲击,关店自然无可非议。但是,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在疫情尚未蔓延之前,就早已开始毫无征兆地关闭线下实体店。难道,ZARA已经预料到了疫情的发生,提前关店只是未雨绸缪?显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ZARA在中国,究竟遭遇了什么呢?
2019年年底,ZARA突然关闭了在武汉的所有店铺,引起了大家各种猜测。但其实,关店已成ZARA常态。早在当年6月,ZARA就接连关闭了两家北京核心商圈的门店,一是东直门来福士店,另一个是王府井新东安店。实际上,Zara开始关闭在中国的门店,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2月。当时,因为商圈调整,ZARA关闭位于成都总府路乐森购物中心的旗舰店,而该店曾是ZARA在国内最大的旗舰店。虽然对于关店的原因,诸如租约到期、消防检查等理由也解释得通,但是ZARA扩张的步伐放缓已成事实。
时间回溯到2006年,ZARA首次落地中国上海,第一家店就创下了单店单日销售额80万元的记录。彼时,同类品牌的单店单日销售额不过1万元上下。此后十年,ZARA一路势如破竹,年均开店数达20家。但是从2014年开始,这一数据便开始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并且,如果算上当年的闭店数,ZARA实际上的扩张规模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小。而与此同时,ZARA过去两年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衣服价格也平均下跌了10%至15%,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意味着其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影响力正在弱化。
ZARA曾经在中国的辉煌早已逝去,但是中国作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怎么也不能丢。有鉴于此,ZARA围绕“迎合千禧一代及Z世代消费主力军的审美和消费需求”,采取了多项举措调整产品业务,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2019年2月,ZARA主打平价路线,专为亚洲女性打造的彩妆系列开始登陆中国市场,不过只在品牌官网和天猫旗舰店销售。并且,ZARA还扩大香水产品线,与高端香氛品牌Jo Malone创始人联名打造了系列产品。定制化服务,能够极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此,ZARA在2019年8月推出了免费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涉及28款单品。消费者需要在Zara官网搜索“Edited”页面,选择好服装尺寸后,便可编辑定制文字刺绣。此前,ZARA的产品线分类较为杂乱,譬如女装有WOMAN、BASIC、TRF三个系列,分别主打成熟、基础、少女。如今官网仅保留女士、男士和儿童三个分类,并新增鞋履和手袋品类,进一步减少了运营中的不便。只有“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将消费者和商家联结起来。那么,ZARA从多维度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调整,无疑将跟消费者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与线下放缓的扩张步伐不同,ZARA渗透线上渠道的势头一直强劲。在截至10月底的前9个月内,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销售额同比上涨7.5%至198亿欧元,毛利率为58.2%,净利润则大涨12%至27.2亿欧元,其中第三季度的利润大涨14%至12亿欧元。而上年同期,Inditex集团的收入增幅仅为3%,净利润则仅增长4%。各种原因,除了Inditex集团旗下各个品牌对于产品的调整创新,很大程度上是数字化转型推动了线上和线下服务质量的提升。ZARA作为Inditex集团的核心品牌,承担了最主要的业绩增长动力,所以在这喜人的数据背后必然也有其巨大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Inditex集团还特别为Zara电商部门设立了一栋新的大楼。看来,ZARA继续在电商开疆拓土的决心已定,Inditex集团的数字化野心可见一斑。而有赖于中国独特的电商环境,ZARA早在2012年通过采取自建电商模式,就在中国建立起了电商业务,并于2014年进驻天猫开设品牌旗舰店,目前粉丝数达2006万。得粉丝者,得天下。在快时尚行业持续低迷的今天,线上渠道庞大的粉丝量,将为ZARA的发展筑起一道护城河。
2018年以来,NEW LOOK、TOPSHOP、Forever21、Old Navy等快时尚品牌相继关闭门店、退出中国市场。其中Forever21已经申请破产保护,Old Navy母公司Gap预计2年内关闭230家门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行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所致,优胜劣汰是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本土的快时尚品牌正在崛起,外国快时尚品牌优势早已不在。而从这个角度来看,ZARA“放缓扩张步伐”也许只是行业寒冬来临时的条件反射,但是仅仅靠这种方式来应对危机显然是不够的。不过,比起那些已经离开中国市场的快时尚品牌,留下来的ZARA还有很多机会。闭店、疫情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借这次机会反思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实现更好的开始。譬如,如何推动老化产品的更新?怎样加快新的产品线产生效益?如何加快与中国消费者时尚审美的融合?是否需要拓展下沉市场……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时候,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