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下午,钟南山院士等专家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在武汉前方的广东医疗队ICU团队进行了远程视频会诊。视频会诊过程中,钟南山院士就全国疫情发展趋势、何时迎来拐点、救治难点等问题进行回应。
1. 根据模型预测,2月中下旬疫情可能到达高峰。目前,疫情拐点无法预测,由返程高峰的防控情况决定。2. 危重症患者治疗有一定难度。与SARS不同,新冠肺炎有独特的病理特征,抗病毒和抗炎(抗病毒引起的炎症风暴)为两个主要核心问题。3. 作为21世纪以来第三次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新冠肺炎的病死率较SARS和MERS低。4. 目前武汉暂未杜绝“人传人”,需要加大防控力度实现“早发现、早隔离”,同时针对重症病人实施救治。5. 随着医疗人员物资和措施的推进,武汉的情况应该会有改善,但目前仍处于困难时期。真实案例:最先被感染者最后出症状,一家8人确诊!
钟南山团队重磅发声:最长潜伏期24天,超一半患者早期不发热!
这原本是一家亲人的团圆,是一次亲情的相聚,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这次相聚却演变成一场病毒的狂欢。
据潇湘晨报,2月3日-5日,长沙市芙蓉区和雨花区疾控中心分别接到两所不同医院报告的 3 起共 7 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两区疾控中心一核查,发现这 7 人居然是住在同一个栋楼中三户人家的一个大家族。谁是传染源?病毒又是如何穿门入户?是否还有其他感染者没有被发现?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了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专家们面前,他们排除干扰信息,缜密追踪,终于解开了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病毒之谜。2月1日,家住长沙的唐先生感到身体不适,有些低热和咳嗽,虽然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所了解,考虑到春节以来自己一直很少与外人接触,也就没有在意。可是在家观察了近两天,病情也不见好转,唐先生有些沉不住气了。想到自己这些天常和住在同一栋楼的妹妹、妹夫打牌聊天,一询问妹夫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两人都觉得有些蹊跷,3日一大早便相约乘坐公交车一起去综合医院就诊。当天下午,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当即在医院隔离治疗。听说两人被病毒感染,唐先生的妻子和妹妹虽然没有出现什么症状,为了稳妥起见,都分别带领家里的孩子、孙子们去医院做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唐先生的妻子、儿子、妹妹都被检出核酸阳性,一下就发现了5例病毒感染者。事情还没有结束,与唐先生同住一个单元的大哥和大嫂也在 1 月 28 日和 30 日身体感觉不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后未见好转,2 月 2 日一起到综合医院就诊,2 月 5 日核酸检测阳性,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第 6 和第 7 例感染者。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是日常的密切接触,但传染源从何而来,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立即对所有感染者的生活轨迹展开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唐先生一大家人回忆,全家只有大哥家的儿媳小王父母亲是湖北黄冈市人。1 月 19 日,小王和丈夫小唐及两个孩子开车从长沙去黄冈市探亲,23 日返回长沙,并且带回许多土特产和食品,分别送给了叔叔和姑姑一家,春节期间又相互串门拜年,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也就没有注意戴口罩。明确的湖北地区接触史为溯源指明了方向,但是困扰调查人员的是小王和小唐一家四口却没有任何人出现不适症状,难道没有症状也会携带并传播病毒吗?国内没有相关报道,但疾控人员没有放弃,继续开展追踪调查。事情出现了转变,2 月 3 日深夜,丈夫小唐出现发热、畏寒、咽痛和低热等症状,遂前往综合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测结果和胸部 CT 检查均符合临床诊断,结合发病前有湖北黄冈市出行史,入院诊断为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 ",收治于院内隔离留观室,6 日被确诊,成为这个大家族中最先被感染却是最后被发现的第 8 例感染者。至此,经过几轮调查的流调专家们终于可以确定,该起聚集疫情为与湖北旅游返回人员密切接触家庭内成员引起的暴发疫情。为了防止疫情继续扩散,他们对该家庭其他 20 余名密切接触者,以及 38 名与唐先生就诊时搭乘公交车的同车乘坐人员进行追踪,目前未发现新的感染者。认真分析该起案例,得知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没有出现症状,但已经具有较强的传播力,这给疾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增加了流行病学调查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钟南山团队最新论文:
新冠肺炎最长潜伏期可达24天
今日,@科学网发布消息,钟南山等人对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最长可达24天。研究的数据从哪里来?截至2020年1月29日,研究团队从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提取了1099例经实验室确认的,由2019-nCoV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ARD)患者数据。分析发现,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分布,15岁以下者占0.9%。女性为41.9%。其中,25.2%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该研究继续证实了人传人。仅1.18%的患者与野生动物有直接接触,而31.30%的患者去过武汉,71.80%的患者与武汉的人接触过。在这1099名患者中,2.09%为医务工作者,43.95%为武汉居住者,26%的患者未去过武汉或接触过武汉回来的人。这些结果印证了此前的一些报道,如家族聚集性发病、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等,因此,不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研究发现,中位潜伏期为3.0天(范围为0至24天),低于此前预计的5.2天。这有助于指导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在症状方面,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腹泻(3.7%)和呕吐(5%)等消化道症状较少见。20.9%的患者在出现病毒性肺炎前或者无病毒性肺炎的前提下,仅存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值得留意的是,研究发现,感染者在就诊时仅43.8%发烧,但住院后发热比例达到87.9%。15.7%的患者发生严重肺炎。在新冠肺炎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中,不发热的患者比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和MERS冠状病毒感染者要多。论文表示,如果监测重点只关注是否发热,这类感染者可能会被漏掉。此外,在病毒传播途径方面,研究团队发现除了飞沫和直接接触外,在62例粪便标本中,有4例(占比6.5%)对新冠肺炎病毒呈阳性反应,另有4名患者的胃肠道、唾液、尿液中检测到阳性反应。研究团队建议,在卫生措施方面,应考虑做好胃肠道分泌的污染物传播途径的防御。早前,很多地方都通过量体温的方式确定新冠病毒的疑似感染患者。今天,一则四川病例引发网友关注,该患者竟然20多天,体温无异常。据@央视新闻 消息,四川遂宁新增患者易某某,自1月中旬在武汉开始一直以感冒治疗,回乡后因邻居最近发病确诊,易某某因与其密切接触被排查时确诊,确诊当天(8日)体温依然无异常。为何20多天未出现严重症状,目前正在进一步了解。 在治疗方面,分别有38.0%、6.1%、57.5%、35.8%的患者接受吸氧、机械通气、静脉用抗生素、奥司他韦治疗。在研究中,15.74%的患者为重症患者。只有重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8.6%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重症患者中应用率(44.5%)高于非重症患者(13.7%)。5例重症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住院期间,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79.1%),其次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37%)和休克(1%)。根据更大样本量和中国各地数据,研究团队发现与此前报道相比,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较低,约为1.4%。根据2月6日全国发布的官方数据,全国28018例患者的病死率为2.01%。研究团队总结,2019-nCoV通过人际传播迅速传播,中位潜伏期3天,病死率相对较低。在一些2019-nCoV感染的患者中,放射学检查结果正常,可能不发热,腹泻少见。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白血球/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部X线/ CT表现)预示了不良的临床结果。最后,钟南山团队他们也在论文中总结称,严格及时的流行病学措施,对于遏制疾病的迅速蔓延至关重要。
据红星新闻,2月10日,该论文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关伟杰告诉记者,目前网上流传的文章并非论文原文,而是研究的预印稿,供专家评议使用。目前论文还在投稿阶段,发布前需要全球同行评议。针对文中披露的潜伏期最长为24天,记者问是否具有一定普遍性,是否需要延长隔离期。关伟杰表示,仍是个例。钟南山团队也表示,他们也在继续努力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蛋白酶抑制剂,瑞德西韦,干扰素)来治疗这种新出现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控专家提示,在疾病流行期间,没有人知道自己或他人就是那个隐性感染者,因此要做好以下事情:2、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讲卫生;这才是防止病毒传播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21财闻汇综合潇湘晨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朱晓枫、李秀婷 )、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或271684300@qq.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