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战“疫”故事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20-02-09 16:49:15

王淑慧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在全民战“疫”的日子里,我们每天关注疫情动态,但鲜有人知的是那些离病毒最近的“福尔摩斯”们。



下面,就跟着汪海波博士走进拱北海关保健中心实验室,看看他们是如何利用核酸“擒凶”的——



2月6日下午2:05,港珠澳大桥海关送来高风险旅客的取样样本。病毒样本放置在专用运输箱内,汪海波走到门口接过样本。



打开样本前,必须做好全方位的防护。在实验室的洁净室,汪海波穿上隔离衣、防护服、防护口罩、护目镜、面屏、双层医用乳胶手套、防水靴套,每个步骤都不能有错。



进入实验室核心区后,先用75%酒精对送样箱进行外表面消毒,消毒完毕后核对被检样本姓名、性别、年龄、编号等信息。



接下来就是进行最“凶险”的操作——样本灭活,使样本不具有传染性,同时提取病毒核酸。



走出核心实验区,开始进行PCR反应体系配制,将提取的病毒核酸加入到核酸扩增检测试剂中。


然后,将配制好的PCR反应物放置在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上。



在电脑上设置PCR反应条件,运行仪器,开始核酸扩增检测。



实时关注检测情况,大约1.5小时后,核酸扩增完成,进行检测结果判读。至此,该样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就算完成了,整个流程大概4小时。



拱北海关珠海保健中心建有“国家新发传染病检测重点实验室”,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并通过了国家CMA 认证和 CNAS 认可。该实验室已建立的方法以及储备的试剂可开展100多种病原体的监测和应急检测,在珠海各口岸的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后,实验室技术团队迅速反应。就在1月11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序列公布的当天,莫秋华博士和汪海波就设计合成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检测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检测方法,同时购置了商品化试剂盒,提前做好病毒核酸检测准备。疫情暴发后,他们更是全天值守,与口岸一线关员协同作战。目前,已完成了300余份旅客样品的检测。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俞波 王淑慧摄影


编辑:陈小柒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