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打了十多年,我还没冲出小区八强赛
点击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点击加星★ 贴近你心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beebee公园
ID:wastepark
中老年乒乓球竞技到底有多狠?
如果你曾在任何一个场景跟大爷大妈有过交手,无论是篮球场上对抗勾手大爷,还是与舞曲大妈争夺solo king,你会相信,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大地上,每一位大爷大妈都是如此的才思敏捷。
而他们在乒乓球台上的肆虐,会让你更确信这一点。
中老年选手在球台上的狠劲儿,主要突出一个“野”,这和国手的敢打敢拼还不太一样。
历经数十年野球生涯的浸淫,他们已经见识过太多野路子,但怕就怕在,他们又将各种野路子融会贯通。
当他们练就了旁门左道却自成一派的路数,就成了球台霸主。
比如,大爷大妈们虽然上了岁数不怎么愿意来回跑动,却只凭一个绝活就能让对手东倒西歪。
再比如,你预料一位大爷必定患有腰间盘突出,他在吊死角之后,为你精心准备的侧身反手拧拉,会让你急忙做出一个足以劈叉的跨步,却救不到球。
专业运动员在对战中会极其在乎前三板,利用发球和对手回击的瞬息,占据攻球的主动权。
中老年乒乓竞技从不在乎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前几拍只是在短兵相接中的试探。
一旦确定对方连削球和反手冲球都能招架,双方的同时暴退,意味着即将进入最胶着的拼打。
一方大爷用当年上山下乡时练就的锄地技巧暴力扣杀,而另一方大爷在超远台推挡的技法,来自当年“气功热”时领悟的太极推拿。
旁人只能看得出他们的攻守之势不相上下,却不知道这是他们在利用人生经历相互斗法。
有什么样的大爷,当然也会有什么样的大妈。
小区里普及的便民设施,让大妈们在看孙子的时候也能来两板子国学对抗,还能向小孙子灌输当代国学文化。
这种水准放到国外的运动场上,妥妥的能够一击必杀。
能做出这种论断也不是我胡说,但凡会打乒乓球的,都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水平划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县市省级比赛水平,世乒赛水平,全运会水平,小区的大爷大妈水平。
这条准则已经经受住国乒最强战力“AKA六边形战士”的考验。
在一局友谊赛中,马龙被业余大爷的攻势逼离台面,而大爷一手稳健的吊短手,让已经疲于反打的马龙难以回防,也让所有小区和公园里的乒乓大爷面上有光。
如果再算上高中体育老师讲到乒乓球时就会提起的那个传言,说是国家队会从业余大爷中间请一些知名刁钻高手去陪练,我时常会为自己“小区乒乓球赛十六强”的身份感到自豪。
不过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大爷都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一位驰骋乒乓球场的大爷也会遇上天敌——大爷的大爷。
当一位大爷在球桌上与他的大爷对阵,蓄势待发的冲劲总能被他的大爷轻巧地撩拨开来,心里纵然有千般憋屈,却也只能因为技不如人而衷心地称赞一下他大爷。
至于大妈的大妈我见得不多,我想应该也是有的。
如果他们在下午的激战中只是十分敷衍地应对,那可能是当天没有午睡。
比如,这位橙衣大爷看似是在球台远处闲庭信步,仅凭波澜不惊的举手投足,就可以化解大妈的猛冲招数。
是否会失球,则主要取决于他几十年来对乒乓球和大妈的了解深度。
还有一些大爷大妈选择跳出这场纷争,将好胜之心抛向云外,技艺的精进只是为了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乒乓球表演艺术家。
使用光板球拍击败对手,不是球台上最为玄乎的炫技,一块木板就能让大爷成为最无情的战争机器。
时而静若处子,利用板长形成绝对防御;时而动如猛虎,挥舞大板绝地反击。让所有对手都明白,乒乓球竞技也遵从沙场兵器“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
乒乓大妈的艺术人生,则致力于展现女性柔美。
穿一身靓丽的劲装,将自己的广场舞底蕴暴露于乒乓球场,再利用拾球间歇展示一下新学的花手,尽量吸引一些观众,让他们的目光不仅仅萦绕于对面大妈的rhythm and tempo。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阵仗可能都是蓄谋已久的民间培训项目。
厉害的大爷负责历练乒乓球青年爱好者的技艺与心态,让他们在小小年纪就能切身感受乒乓魅力。
厉害的大妈则为了竞技中的观赏性,专注于将下一代选手孕育成乒乓舞者。
他们甚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不辞劳苦,并且还要忍受磨炼与孤独。
这一切突然就解释通了。
关于为什么国手越来越强,不是简单的出于氛围浓厚,而是我们早就有了民间筛选机制。
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新手走上了这条成长之路,他们大概是受到了使命的感召,而且永远不会为时过晚。
「beebee公园,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 更多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