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是失眠人的好朋友。水在 100 度沸腾,却会挥发了面的香气,面在三分钟煮透,但将透未透时才最弹牙。完美只存在一瞬间,而数字可以帮助无限接近这个瞬间。美妙的不是巅峰,而是存在于巅峰之前。怎么掌控他才是关键。这是电影《喜欢你》中的经典一幕,金城武所扮演的男主角首创的三分钟泡面法成为了很多美食博主映后尝试的对象。「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也说过:「刚刚捏好的寿司是最美味的,所以要尽快食用。寿司的米饭部分是用手捏制的,温度和人的体温一样时最美味。」
除了方便面、寿司,我们所吃的食物其实都有一个「最佳赏味期」。对于非包装食物而言,在适当的时间享用食物,能够获得最佳的口感和体验。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在乎自己是否能在食物最佳赏味期享用食物。但在乎的人总是会用新产品和数字帮助自己享用的美食,无限趋近于完美。美国初创品牌 Ember 控温杯想做的,就是让喝进去的饮品温度介于最恰当的温度区间,让你喝进去的饮料不烫嘴,又能在饮品的适宜温度享用。但比产品本身特点「世界首款智能温控杯」更出名的,或许还是 Ember 超高的定价。它进入中国时,曾被媒体称为「天价杯」。一个马克杯售价 848,一个旅行杯售价 1528。对于很多人而言,用几百块钱买一个杯子是「富人专属行为」,这杯子拿回家还会被妈妈骂「你是不是钱多了烧的?」一个杯子凭什么卖上 1000?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真的拿了这个杯子,喝了一周的水,深度体验了一下这个因价格而颇有争议的控温杯。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Ember 的控温杯并不重,作为一款功能杯,它的重量甚至比一些同等大小的咖啡杯来得更轻。拿到手里,你不会觉得它和普通杯子有什么不同,仅从外观来说,他们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简约杯子。最大的不同是 Ember 的杯子配个底座使用可能会更好。底座是让 Ember 控温杯持续工作的关键。如果没有底座,那杯子只能在 3 小时的时间内保持恒定的温度,这是一个不重的杯子所能维持的全部电量续航。新一代杯子相对于前代,已经提供了更久的电量续航了。这个充电的杯垫底座倒也不需要买,它是产品的一部分。把底座放在桌上,接完水或冲泡咖啡后把杯子放置于杯垫上即可继续充电,整天都把杯子放在杯垫上使用,其实不会有没电的困扰。如果不想充电靠杯子本身的电量续航,那三小时的控温时间,可能还达不到你的全天候使用要求。除了杯垫和杯子,产品本身还附带了不同的电源适配器。虽然我个人用不到这个东西,但想一想杯子的价格,觉得这可能是为常年会有国际商务差旅的用户准备的。使用 Ember 的控温旅行杯时,你只需轻轻触摸杯身的 logo 标志即可调节温度的高低。另一种方式则是下载 app 进行温度控制,一个 app 可以配对多个杯子,你在家和在公司使用都能轻松应付。只是在体验中,app 的表现还不算好,配对会出现失败的情况,卡顿也偶尔会出现。作为一款和水脱不开关系的智能产品,防水也是杯子的基本配置之一。你不用像对待其他通电的厨具一样,清洗时避开插线口,避免水浸入。Ember 的杯子通过了 IPX7 防水等级的测试,完全浸于水中,也不会损害产品本身的性能。而我对这个杯子偏正面的评价,和现在的天气也脱不了干系。作为一个喝了咖啡就头晕的人,我用这个杯子只是在喝热水。广州刚入冬成功,用这个杯子能够保证你喝进去的水始终是热的,但又不烫口。想想上学时冬天教室饮水机旁总有一个大桶盛接同学丢弃的凉白开,就觉得这东西还是实用的。我旁边对 Ember 杯子一开始嗤之以鼻的编辑,在发现我已经习惯用它喝水之后也表示:「看来这个杯子在中国还是有点市场。」关于温控杯,我们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温控杯和保温杯看上去有点相似,但二者其实完全不同。保温杯是用真空延缓散热,阻断热力的传递,让水凉下来的速度变慢一些。而温控杯则是能用杯子将饮品调节到适合的温度,温度太高,那就吸热降温,温度不够,那就加热升温。降温 4.5 摄氏度,用时九分钟,升温 19 摄氏度,用时九分钟。
与其说这是一个杯子,不如把它看成一个可降温也可升温的「料理机」,只是它的温度控制只在 50-64 度这个区间。
事实上,Ember 杯子的诞生确实和料理有关。Ember 的创始人 Clay Alexander 在一次吃早餐时再次吃到了放凉的鸡蛋。他想,为什么盘子不能让食物保持温暖,杯子不能让咖啡一直热腾腾呢?这是他对温度控制感兴趣的开始。Ember 最先做出的产品是一款温控餐盘,其次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温控杯。Ember 内部还有争论到底将哪款产品先推向市场:「当时高端的茶饮文化兴起,(我们)认为能够真正进入到大众市场,最好传递我们技术价值的是温控马克杯,而不是餐盘。」2009 年,Alexander 开始对温度控制有了兴趣;2012 年,Ember 品牌有了最初的产品概念;但等到杯子正式面向市场推出时,已经是 2016 年了。Alexander 在接受爱范儿等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从一个概念到量产,每个阶段碰到的挑战是不一样的。」他们最初的产品原形与最终推向市场的产品差别很大,当时的电池、连线甚至线路板、开关都是外接的。他们用原形杯去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尝试,在发现这个概念是行得通的之后,才把精力放在了设计上。从简陋的原形到设计精美的产品,这里面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利用技术微缩化的可能性进一步把产品微缩,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产品里雇佣一些手机设计的工程师,因为他们擅长如何把电子产品进行微缩化。而在防水上,他们也花了不少心思,作为第一个用电子原件的温控饮用杯具,Ember 当时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杯子能否具有可洗性、防水性。「当时设计的概念是对外壁进行旋转,用磁感应技术通过外壁旋转来提示传递温度的设计信息,这样就不会造成两部分的机械固件组合起来,造成漏水、不防水问题。这使得它能够在 2 米的水下依旧能够保持防水。」而杯子流畅的外观设计也来之不易。创始人说:「任何产品都是从设计为切入点,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打造一个人们有欲望拥有的产品。」Ember 旅行杯的设计是上下分离的,在上窄下宽的同时,杯身线条还是垂直的。Alexander 表示,这种一次注塑脱模的垂直产品生产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厂家不愿意做。他们在找了几十家生产商,才终于找到一家愿意并且能够做两边垂直线的,而且能够一次注塑成形的工厂,这家工厂还为此开发了一个工艺,为生产这样的杯子进行注塑脱模。这个杯子有自己的优点,它的产品也确实具有不可替代性,但这个售价是否过高了呢?Ember 的创始人 Clay Alexander 对爱范儿表示:「我们的主要目标用户是咖啡、茶的重度爱好者,这些人会追求高端咖啡、茶饮品,以咖啡来讲,买一杯咖啡要 5-6 美元一杯,乘以 365。你在外面消费的咖啡,和用马克杯进行保温来享用优质的茶、咖啡相比,这个杯子就不算贵了。」和杯子高定价相得益彰的是它的售卖场所。你可以在线下买到这个杯子,但不是线下特有的品牌旗舰店,而是在 Apple Store 里买到这款杯子。在爱范儿的「糖会」上,一桌子的苹果产品中,也有 Ember 杯子的身影。桌面左方马克杯即为 Ember 杯子
在 Ember 看来,这两个品牌在中国拥有极大的基础盘,他们能覆盖的范围足够广阔,而这两个品牌也分别代表了 Ember 的两个重要特性,一个是高科技,一个是生活方式。而在创始人 Alexander 看来,这两个品牌明确的高端消费群体也是 Ember 所需要的。
我们认为星巴克(星巴克中国暂未售卖此杯)、Apple 零售店的消费者与我们有非常大的吻合度,因为我们自己不是电子产品的零售商,我们是通过星巴克以及 Apple Store 的渠道,在美国我们也与星巴克合作,也希望将来能够和中国的星巴克渠道进行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和 Apple 销售渠道合作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和这两个渠道的消费者共享消费者,这些消费者有共同的消费习惯,通过这两个渠道我们销售情况非常好。而在两个渠道合作多年后,Ember 也开始探索和其他的高端零售店进行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除了零售商,打造品牌的另一个动作是和高端品牌合作,比如 Ember 和阿斯顿马丁车的合作就在车上配了充电接口,你可以把杯子可以放在阿斯顿马丁车里。虽然和阿斯顿马丁做合作,但 Alexander 还是把自己的品牌比作了这个行业里的法拉利和兰博基尼,重视产品的品质和设计,采用一线的零件产品。对于喜爱咖啡的人而言,Ember 杯子 50-62 度左右的水温可以让他喝到温度最适当的咖啡。而对于没有喝咖啡习惯的中国用户而言,用这个杯子喝热水也是不错的体验。一切要看你是否愿意为喝控温的饮品,付出 848 元或者 1528 元了。
喜欢你就点个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