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得了癌症,要不要告诉她?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0-01-14 12:48:24

点击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点击加星 贴近你心 


作者:何焰

本文转载自“南风窗”,内容已获授权

ID:SouthReviews



前些天,第7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颁奖。金球奖是美国影视界最为重要的奖项之一,77年以来,该奖项在今年首次将“影后”颁给了一位亚裔女孩。


奥卡菲娜(林家珍),凭借电影《别告诉她》获得第77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电影最佳女主角。


一切,从一个谎言开始。


碧莉回国参加表弟的婚礼,但实际上,是为了见身患癌症的奶奶最后一面。


25年未曾团聚过的一家人,各自从美国、日本回到中国长春。只有奶奶一人被蒙在鼓里,她不仅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还欢天喜地,非要亲自筹备一场喜宴。


这是电影《别告诉她》讲述的故事,改编自华裔导演王子逸的真实经历


这部电影非常奇怪,它小成本独立制作、全亚裔阵容,用中文讲述中国家庭的小故事,在北美首映的成绩却非常亮眼:


初期口碑和上座率,双双打败同档期的《复仇者联盟4》,从7月首映到如今,在烂番茄影评网站上,好评率仍保持在99%。



但另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去年11月中旬,《别告诉她》在中国大陆点映,口碑争议却很大。


有人取笑它是“左宗棠鸡”,红遍美国,中国人却没见过,吃不惯。


但有另一大批人,对这部电影不吝好评,让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维系在7分之上。其中包括一些留学生、海外工作者。


“奶奶患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告诉她?


或许这个问题还是太小了,我们中国人可能会独自哭泣,却不会大张旗鼓为它纠结。


只有当它被一位海外游子捡了起来,借此审视故土之后,这个小小的问题,才成为了真正的问题。


它变成一把柳叶刀,给中国人的死亡教育,剖开了一道口子:对待死亡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我们生命的质感。



为什么“别告诉她”


“别告诉她”,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家庭都会这么做。但如果有家庭在老人被诊断出绝症时,选择隐瞒,肯定是不稀奇的。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谎言——在中国家庭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我们心里有一个“经验”:如果你告诉一个老人得了癌症,他就会死得很快。


在电影里,碧莉的妈妈也是如此告诫她。一个被宣布癌症晚期的人,宛如一个死刑犯,恐惧像是一把刀,它比疾病更坏,年迈的奶奶将无法承受这份死亡将至的恐惧。


所以,“别告诉她”。



碧莉不懂。在美国,这个谎言并不普通,它甚至是犯法的。每一个人都有获知自己真实病情的权利。


“时间不多了,不是更应该告诉她吗?


“如果奶奶还有事要做呢?如果她想和谁告别呢?


她一面配合家人瞒着奶奶,一边忍不住地追问。


年轻的医生说,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他自己的奶奶去世之前,也是这样做的。


小姨说,为什么要告诉她呀?奶奶她没什么事要做的,而且,说再见太痛苦了。


只有大伯说的话叫碧莉动摇:“你要告诉奶奶,是因为你不想承担责任,你告诉她,你就解脱了。你不告诉她,才是对她的爱,对她的负责任,对她的报答。


大伯传递的信息是,当死神来了,小辈应该在老人身边营造起一种氛围,让一切如常,来帮她承担恐惧。



碧莉是一个“香蕉人”,她的黄色皮肤里装着一个接受西方教育的白人灵魂,但故乡长春、爷爷和奶奶,又确实存储着她最幸福的幼年时光。


所以她一再温情又倔强地发问:为什么不告诉奶奶?


碧莉的特殊身份,她的执拗,让这个提问显得从未有过的郑重。它需要解答,无法意会,不能糊弄。


最后,答案回到了东方和西方的差异上。


在西方,生命是个人的。


但在东方,生命是集体的。如果奶奶要去世了,那不是她一个人的死亡,而是这个家庭里面有人将要死亡。


为了孝顺,在生死关头,家人应当出来帮她承担责任。这份恐惧要隐藏起来,这份悲哀要均摊下去。



但电影并不是在推崇这个想法,因为“别告诉她”的本质,始终是欺骗,以及对个体权利的侵犯。


当王子逸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她就不仅仅在问自己的亲人:“为什么不告诉奶奶?”


她问的是另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把坏事告诉亲人?


她问的是整个民族的生死观,中国家庭的相处之道。


其实电影里大部分选择隐瞒的人,只是随波逐流。


就像小姨说,为什么要告诉奶奶呀?她没什么想做的,说再见太痛苦了。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一份善意的谎言。


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把“欺骗”继承了下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别告诉她”的理由可能更多一些:担心老人的倔强,担心她想得太多,担心她不配合治疗……


所以干脆把她蒙在鼓里,让她处在一个被动的、被呵护的位置上。



但所有隐瞒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为了她好。


仔细一想,“为了她好,不告诉她”,所针对的,又何止是老人,何止是绝境。这句话,简直是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常客。


当你裸辞了,没钱交房租,你告诉父母吗?


父母在家摔了一跤,他们告诉你吗?


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不结婚,告诉父母了吗?


爷爷奶奶病危了,他们通知你回去见最后一面了吗?


报喜不报忧,大家心照不宣。


可你瞒我瞒,怎么就成了我们与最亲密的家人之间,最习惯、最经常的状态?



扭曲的告别


有一点需要区分。


我们对父母说“我最近挺好的,你们别操心”,电影中家人对奶奶说“你的病是良性的”,这两种“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不一样的。


报喜不报忧,是隐瞒自己的事情,而《别告诉她》里,却是干预了奶奶了解她自己的病情。


后面的“为了你好”,其实是一种中国的“家长制”。运用这句“为了你好”,来干预和控制他人,是中国家长向来擅长的事。


但把它放到电影里,就变成了一个反讽,因为奶奶才是家长。



为了说服碧莉,电影里有一个关于死亡的推论。


在中国人看来,死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只有一个足够勇敢、理性的人,或者一个集体里的多个成员共同面对时,才能承受住对死亡的恐惧。


一个老人是脆弱的,有时候像个小孩子一样不理性,死亡的消息会伤害她,甚至加速她的死亡。所以,这件事不能让她知道。


这个推论里,藏着一个假设——老人不是一个理性上完整的人。她一开始就被断定,无法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死亡。


即使她忙里忙外,以一己之力,筹办婚礼,即使她曾经也是一家之主,帮助爷爷承担过死亡的恐惧,只要她现在老了、病了,就被剥夺了对她理性能力的承认,在精神上被矮化。


她年轻力壮的孩子,已经成了自己的“家长”。


别告诉她,确实是为了免除奶奶的恐惧,但这是建立在一个偏见,一个对老人、病人理性能力的贬低之上。


是否告诉她,真的有争论的必要吗?


无论如何隐瞒,死亡是藏不住的。它如果真的来临,不用别人转告。那是奶奶自己的身体。



那么,这部电影问的是“要不要告诉她”吗?


不是。这部电影是在问,如何与最爱的人告别。《别告诉她》的英文名,就是“The Farewell”——“告别”。


在最后那场为了告别的喜宴上,碧莉的脸上笼罩着不解,但更深的,是她压抑着的心绪。


一场死亡近在眼前,也许是现在,也许是明天。想到恩重如山,此生难还,不管告不告诉奶奶,都注定是一场遗憾。


但The Farewell没有直译为《告别》,导演说,因为“告别”对于中国人来说太直接了。显然,在英文世界里,“告别”是相对更容易一些的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尤其无法告别,以至于要在死亡逼视之下,采取欺骗的手段?


或许与我们的传统家庭观念有关。


我们的父母一代已经变得拥有自我了,但在爷爷奶奶那一辈的心目中,家庭仍旧是一个集体。即使年迈,不再当家做主,但他们仍然坚持向家庭付出,甚至倾其所有。


面对这样的老人,晚辈确实亏欠得太多,只要有恩情还不完,如何能不留遗憾地向他们告别?



在电影的墓园里,镜头扫过的每一块墓碑背后都刻着大字,“恩重如山”,尤其显眼。


简单的字,背后可能是每一个家庭里不同老人的一生,这个人可能是谁的爷爷,也可能是奶奶,不管年轻时多么精彩多样,大多有着相似的晚年。


他们孤独,早上起来上洗手间的时候,只能自己看到自己的影子,晚上往洗脚盆里倒水,慢吞吞回去放下水壶,灯点一会儿就没意思,该灭了。


但他们把与子女、孙辈相处的瞬间记得清清楚楚,盼上几个月,甚至几个年头,等孩子们回来,热情地张罗饭菜。


吃完了饭,老人既不愿大家走,又催促他们走。“这是奶奶给你的红包钱,你不要拿它去交房租,要拿去买喜欢的东西。”电影里,奶奶在送别时,塞给30岁的大孙女一个红包。


很多观众评论说,看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流泪。我观影的时候,在这个片段,身旁的陌生女孩子哭到抽搐。


老人老了,但仍旧是付出的那一方。


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或者有能力一直陪伴着老人。因为一旦选择陪伴老人,往往意味着自己的人生停滞不前。在空巢中的老人们,越发与世隔绝,自然地成为被精神矮化的对象。



他们付出,直到去世之前。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奶奶躺在ICU的病床上,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她从上海赶回老家探望,奶奶拉着她的手说:“你这次回来,也没人给你做好吃的。”


在这些“恩重如山”的故事里,他们自己是无怨无悔,但我们如何能心安理得,如何能受住这份告别?



缺失的死亡教育


如何与最爱的人告别?


问问我们自己,一样不知所措。


死亡教育,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向来是缺乏的。


我们有非常隆重的葬礼文化,守灵、披麻戴孝、哭丧、请人来吃饭、向亲朋好友下跪、守孝。


但这些仪式,大多是死后的弥补,或者是面向外人的,它不处理活着的家庭成员之间最后的告别。


它既不教导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也不告诉我们如何帮助亲人面对死亡,更不帮助我们分辨,死亡到底是一个人的死亡,还是整个家庭将要面临的一场死亡。


甚至很少有中国人会公开谈论死亡,人们用“老了”“走了”“去了”,去代替“死了”。“死”这个字眼,不管在何种语境下,都显得过于扎眼。



在中国一些乡村地区,不允许孩子、孕妇看到僵冷的遗体,甚至让他们回避杀鸡屠猪的场合。


无论是老死、病死,还是意外,都被刻画成一种痛苦的事情。它们被仪式化地与新生的希望分清界限。


在中国,也几乎没有形成影响的死亡哲学。儒释道三家中对于生死的论述,虽亦有之,却难免零碎。


中国人似乎处于一种极端的焦虑里,认为生命是线性的,死亡是生命的断灭。


我们“贪生怕死一面无限地追求延长生命,一面无法正视“生命必然死亡”的命运。我们患得患失,更不必说如何为突然到来的告别做好准备。


这是谁的生命,由谁做主?在她生命最后的进程里,是否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内心的平静,跟随自己的意愿进行行动?


她或许想要治疗,或许想行动,去见一个什么人,做一件事什么,追补此生的遗憾,也许什么都不做,就在家坐着、躺着。


但我们作为至亲,是否能够跟随对方的意愿,先尊重她,不贬低她作为人的理性质量,再想如何行动“为了她好”?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是从死亡里升腾起来的。


人类的出生经常是单一的,死亡却多种多样,无限丰富。


即使因为犯罪、战争、天灾人祸,有那么多的意外死亡和牺牲,但从容地谈论死亡,仍旧是一个人勇气的体现。


死亡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一样的精彩,我们对它要充满敬畏。它是圣洁的。


如果我们能够在年纪渐长的时候,某一天里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待死亡,摆脱死亡的阴影,这一生才会真的圆满。否则,即使长寿到一百岁,面对死亡战战兢兢,那也是不灿烂的生命。


本文图片来源:《别告诉她》剧照



南风窗,中国政经第一刊。

我们始终期待与你一起,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 更多推荐阅读 ▽


朱丹面前,人人平等


43岁天价月嫂笔记曝光:不要拿你的业余,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