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艺术并存,揭秘华为手机艺术展背后的营销秘籍!

后台回复“宝典”免费获得《50本营销必读书+营销工具包》
作者 | 李东阳(首席营销官主笔)
来源 | 首席营销官(ID:cmo1967)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其实在营销界,广告营销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一直也是个极具争议的命题。
这是否意味着科技和艺术就不能共生?近期华为手机举办的一场手机影像艺术展就给出答案,这场艺术展以“新影像·不止所见”为主题。诸如华为手机这样的科技产品,又是如何利用艺术展览做好营销的?
营销前置:
让用户在艺术营销中“体验科技”
我们知道在不少中国网友的定义里,凡适合拍照打卡的高颜值展览都属于“艺术展”,华为手机如何将艺术调性融入展览?
华为找到的营销出口就是,释放消费者感官生产力,并将华为手机打造成观展的“钥匙”,吸引用户使用手机解锁眼前的艺术体验。
任何植入的最高境界就是“营销前置”,通过弱化广告和产品,以社交互动增加产品的触点,在提高用户的参与感同时,带动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这种植入讲究的不是品牌元素或者产品的简单露出,而是做好品牌体验的渗透。
这一次华为手机就将品牌体验,渗透到展览营销每个环节:每个展览都隐藏了华为手机的营销心机,那就是很难靠肉眼去欣赏眼前的场景。
比如酷炫的深镜隧道,是由光环与sound X音箱组成的创意装置,是音乐人陈睦琏以“此时此刻”为主线,营造沉浸式音乐现场氛围,和艺术家周文斗的装置作品《星环》形成同步变化。深镜隧道的七道光环,是以土星环为设计灵感,与华为手机潜望式长焦镜头的结构造型如出一辙。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再看《大象》展区,投影上放着新锐导演麦子使用华为P30 Pro拍摄的定格动画《大象》,渲染出中国古典故事“盲人摸象”的意境。而艺术家刘泳岐把它放置在高速运转的“飞碟”一周,借助华为手机超高速摄影功能,可以突破肉眼的视野局限。
荧光花园中潜伏着神秘的花草和野生动物,如果启用华为P30系列的暗拍功能,就如有火眼金睛助攻,可以“看穿”它们的神秘影子,让人在体验中接受到华为手机超感光系统的强科技功能。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从深镜隧道、大象到像素disco等,组成了人们心中“网红展”,所到之处都能捕获到别致的景象,随手一张就堪比时尚杂志封面的大片。处处充满艺术巧思的设计,我们能够感受到华为手机办展的用心和诚意,以用户体验为先,迎合年轻受众的拍照喜好,提供高颜值艺术装置,为他们营造影像的奇妙幻想。
且基于营销前置的思维,华为手机将产品功能置入营销之中,让手机成为展览艺术素材的一部分——摄影镜头代替眼睛,影像成为艺术语言,把华为手机的摄影能力演绎得淋漓尽致,有效回扣了“不止所见”主题:影像技术让我们记录容易被忽略的东西,也让我们能够看见过去肉眼无法识别的东西,还原每个人未曾所见的神秘世界。
相对于枯燥无趣的产品说教,营销前置在这里实现更高级的沟通:从触觉、视觉的感官出发,带着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体验艺术美,感知产品的拍摄性能;巧妙地将观众对影像艺术的关注,转化成对品牌的认可,还能加长用户产品体验的时间,实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
释放手机创作价值:
强化全民创作的认知
跳出营销本身去看这场艺术展,华为手机在做的还是手机价值的沟通——手机影像的创造力。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手机不仅延伸了人类的视野,还降低了影像创作的成本。
但创造力作为抽象概念,怎么把它表达出来?对此华为手机做了两件事,一是KOL集体背书,邀请行业大咖分享创作经验;二是把品牌价值具像化,将创造力影像融入艺术展中。
1、行业大咖现身说法,塑造产品力口碑
这次展览邀请了包括麦子、《哪吒》《姜子牙》美术团队主美张毅、导演林子路等影像人、艺术家、建筑师,分享用手机展现创意、记录生活的经验。从手机延时功能拍摄风光、变焦拍摄雪山等故事,带出华为手机在不同场景的拍摄技巧,以及手机摄影创作的机会。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KOL站台的本质是专家的口碑营销,借助KOL的专业声音加持,有助于加快品牌收割口碑、促进销售转化。华为手机正是利用年轻人喜好的KOL来对话,传递艺术家如何用手机表达、创作灵感内容。当影像界KOL作为传播者的时候,让他们输出个人故事比单纯的产品安利更有感染力,快速建立用户对品牌信任。
2、将创作概念具象化,激发创作情感共鸣
华为手机通过再现真实手机影像作品,释放艺术影像背后隐藏的创造力,比如设置露天影院,将华为手机拍摄的电影短片搬上大屏幕,刷新了“手机不能拍大片”的认知。
华为手机以东局子礼堂打破观众的观剧习惯,影厅的电影银幕将手机屏幕放大了50倍,播放着蔡成杰导演的《悟空》电影。这不仅成功挑战传统电影美学范式,也印证华为手机竖画幅影片拍摄的能力。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像素迷宫摆放着国内外的近百幅手机摄影作品,这些摄影的创作者混搭着普通人和大师,模糊了专业和业余的摄影界限。这让我们看到普通用户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力,打从心底相信艺术创作触手可及,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均等的创作机遇。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华为利用颠覆性的艺术内容和形式沟通,引起用户对于影像创造力的共鸣。借助作品传递手机演变为电影生产设备,为影像爱好者带来更多创作的空间,激发用户手机创作的欲望。
上接kol,下接地气,华为手机由内而外传递影像创作的价值:在全民创作的时代,影像创作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属。得益于手机科技的赋能,消弥手机影像创作的技术门槛,让人人可以随时随地的创作,满足ta成为艺术家的愿望。
这也是为什么自2017年以来,华为坚持举办年度手机影像大赛,围绕手机拍摄体验、全新表达方式等与外界对话,由此激发消费者影像创作的灵感,鼓励用户多接触艺术创作、随时随地拍摄分享生活的乐趣。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游客参展分享 >>
从年度手机影像大赛到这次艺术展,可以发现华为手机不仅是单纯生产手机产品,更是在探索影像创作的可能性,为每个人更好地赋能创作的自由度。正因如此,每一部华为手机不是冷冰冰的科技产品,而是有温度的艺术表达的工具,打开大众的眼界刺激我们的想象力,拓宽每个人表达方式的路径。
打破传统科技行业认知,
拓宽手机影像的营销边界
要是给每一个行业贴上人格化的标签,如果说美妆品是“柔软”,那么手机一定是“硬核”。手机作为传统制造业下的产物,我们第一时间想到就是“科技感”的形象,如何突破科技品牌的营销边界是永久的命题。
对于华为自身而言,正是用“新影像·不止所见”的艺术营销,刷新过去受众对于手机形象的认知。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展览中,打造一场前所未有的影像实验,用艺术语言重新定义华为手机的创作场景。
站在行业角度分析,这场艺术展也让我们看到,手机品牌在营销上具有的可塑性和拓展性:可以打破科技行业与其它领域的边界,用科技赋能艺术更多灵感,探索艺术和科学的营销交汇点,实现科技应用与审美创作的双重价值,为科技产品的营销创新找到更多可能性。
结 语
麦克卢汉曾经在《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提到,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用到手机科技同样适用,影像是人的眼界的延伸。
华为手机正是在做有温度的产品延伸大众的眼界,利用手机影像科技打破常规,丰富人们表达和创作的方式,探索手机创作的未来。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感悟总书记的“三农”情怀 7931090
- 2 泽连斯基: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7932748
- 3 考研查分 7864458
- 4 坚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7741983
- 5 父亲通过抓阄给两儿子分房 7643628
- 6 医生被质疑后发现DeepSeek才是对的 7536876
- 7 靠军工吃军工 谭瑞松被开除党籍 7442445
- 8 骗子盯上了你的手机NFC功能 7329538
- 9 专家:建议个税免征额提至每月6000元 7230379
- 10 女司机进村送货被强索5000元过路费 714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