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后悔听了/没听父母的话吗?
女同事说:
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一种声音我们回避不了,那就是父母的话。
天冷时,他们的叮咛如期而至:“早点穿上秋衣秋裤,抗冻!”
离家时,他们的惦念如影随形:“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比什么都强!”
这些时候,我们都觉得温暖而幸福,即使嫌他们唠叨,也会不自觉嘴角上扬。
然而,另一些时候,比如我们没有找到他们眼中的好工作,比如我们只想认真为梦想而活,他们的“质疑”和“关心”,也会让我们心绪不宁。
前几天看一篇文章,大概是说有很多年轻人常年被父母所“困扰”着。
这种困扰有时候是软性的,有时候是硬性的。软性的大概是指父母常年念叨“你怎么不结婚”“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等精神上的压力;硬性的是指当你决心做什么事情,他们就以性命作为威胁,“从此以后我们断绝关系”,以种种为你好的理由迫使你放弃梦想。
随手打开一个豆瓣小组,就能看见有姑娘哭诉男朋友其实还不错,但是父母就是不同意;想去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父母却万分阻挠,要求孩子回家考公务员。
那么,当站在重大的人生决策前,我们到底应该 “服从”父母的意见,还是坚持内心的选择?
/01/
关于感情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她和对象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工作在一起相处七年,度过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也熬熟了柴米油盐的烦扰,准备考虑结婚,却被女孩子父母阻止了。
各种担心与疑虑迸发出来,父母对着女儿说得最多的话是:” 酒越陈越好喝,年纪越大看清的事就越多,你还小不懂,做生意的家庭靠不住,找一个铁饭碗女婿才放心,他老家又有些偏远,你嫁过去没什么好日子过,听我们的准没错。”
于是万般阻挠千般劝,硬是把两个人分开了。女孩子“不吃不喝”大半个月,偷偷地跑去找男方,却听说男方已经相亲到对象,下个月结婚。
回来后女孩子情绪越发不稳定,患上抑郁症,父母悔不当初,但一切却是为时过晚。
不管是生活还是感情,最煎熬的就是每当你决定一件事,坚持不回头,这时候父母杀出来,抵挡在前性命相逼,轻者也要断绝亲情关系,不再往来。
这种听着都幼稚的行为,做子女的除了无奈只能心疼自己被夭折。无趣的婚姻、糟糕的生活,他们不能去感受,吃尽苦头的是自己。
见过太多后悔在感情里向父母妥协的人,但我也见过后悔没听父母话的人。
邻居姐姐每次回娘家与我闲聊时,都会感叹一番自己的婚姻,还会嘱咐再三地让我记住:选对象时多听听父母的意见,婚姻里遇到渣男比贫穷更可怕!
邻居姐姐是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初次见面就被男方的长相吸引了。和男人都想娶美女一样,女人也想嫁一个帅帅的男人。男孩子也说对她的印象不错,但她后来才明白,男孩子所谓的印象不错是对她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家境而不是她这个人。
相处没多久,邻居姐姐便带着男孩子回来和父母见面了,她的父母双双不同意,但她那时偏是一门儿心思想嫁给他,反倒是对父母的态度表示出了抗拒,认为父母不过是嫌贫爱富。
如今她却形容自己这些年只长了年纪,没长见识。三十岁的人还沉溺在虚假爱情的甜蜜里,竟然不知道在对方心里压根没有她的位置。
一个月订婚,三个月结婚,以为遇见幸福就要牢牢抓住,生怕好看的男朋友被别人惦记。
可理智地看,他只是长相还可以而已。
家境贫寒,学历很低,月入五千元不到,最重要的人品很差。别人眼里的渣男,偏偏她还当个宝。
你看,在感情里,父母的话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那到底该怎么做呢?
有人觉得阳光是暖,就会有人觉得只是刺眼。找到灵魂的另一半,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所以不要期望把这么一个烫手的山芋完全交给父母接着,很多事情,不想后悔,就要能听得进去意见也能坚持住自己的立场,要与父母做好沟通交流并拿出实际行动,才能让他们信服,少担心。
/02/
关于工作
之前在一本书中看到作者写她堂哥的故事,她堂哥的父母一直以来把儿子看得紧紧的,从小到大,无论读书、选专业,还是找工作,都得在其中插一手。
故事里的堂哥从小喜欢打游戏,毕业以后,在广州一家大型网游公司当程序员。可惜,他的父母觉得这份工作太没有面子,非要想办法让儿子去事业单位上班。
堂哥当然不能同意,他母亲就天天去公司闹腾,一哭二闹三上吊“十八般武艺”都使上了,最终,他不得不辞掉自己喜爱的工作,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花十几万疏通关系,去了一家事业单位过上无所事事的生活。
几年过去,曾经和堂哥一起入行的朋友都当成了游戏策划,过上年薪五十万元靠上、有车有房的中产生活,可她堂哥的事业却始终没有起色,不上不下的卡在那儿。
作者在书中写她的堂哥终日郁郁寡欢,我想,这位堂哥最痛苦的可能并不是昔日好友都步步高升,而自己的事业却不温不火,他心里真正过不去的大概是他被迫放弃了自己人生中最喜欢的事情,而亲手推动这一切的人——偏偏是父母。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你在哪一刻突然后悔当初没听父母的话?热评恰好是上述“堂哥”的反例。
@迷。
“当我自己跑了一个月工作,在北京亲眼见到群租房的生存状况,拼尽最大努力也只不过找了一个需要每天加班到晚上八点半,周六不休而薪水微薄的工作,当我真的体验到没有保障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当我每天中午在公司附近餐店吃饭吃得胃痛之后,我真的后悔了,有时候后悔的我想大哭一场,为什么不听父母的话早做准备考一个家乡的事业编?为什么非要出来北漂呢?”
所以,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成长、生活、经历也都各有不同,最后造就截然相反的结果。
Photo by Allie Smith on Unsplash
再聊聊我的心得,给你们遇到这类事情需要决策时作个参考。
大学毕业时我想出国留学,但考虑到了家里的经济情况有些犹疑。后来自己花了点时间说服自己要出国,然后是跟爸妈商量,父母双方都觉得家里给不起钱,建议我直接早点进入社会找个稳定的工作,过两年家里介绍个知根知底的对象早些嫁人为好。
我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最终我妈同意了,还帮着说服了我爸,我得以成功地出国留学。
我觉得后不后悔和自身性格有关,取决于你是不是一个坚韧且能扛事儿的人。我做的决定都是反复纠结、认真思考过的,所以认准之后就不曾害怕过“假如”这类的东西。
我去澳大利亚留学,每半年心境都不一样。刚去的几个月,脑子里想着的是考试一定要合格,每天过的很激情和疯狂。入学一年后,我回国了两周,打消了之前想着先留在澳大利亚工作几年的念头,而如今我做出的选择是毕业后回国找个离家近离父母近的工作。
但是我始终不后悔曾经出国留学,同时我也觉得当时若是留在国内读研也不会后悔,因为那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正是有了这一段经历,我才更好地成为了现在这个自己。
写在最后: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承接了感情系带,这种情感像所有的情感一样,不能要求其中一方牺牲快乐来满足另外一方。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是可以必要地听一下父母是怎么说,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于自己。
现实是能摧毁梦想的,闲言碎语能让你忽略内心的声音。但最终是坚持不让的努力,还是退让妥协的接受,取决于你自己判断一件事、一个人是否真的你足够喜欢,那个“梦”又是否非做不可。
做出选择这件事,从来就不存在绝对化的“靠谱”,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有保障的?父母是不是对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拍着胸脯讲给你听,就如同薛定谔的猫,必须打开盒子才能知道猫到底是死还是活。
既定选择以后,就是全力以赴去把它做成,就算最后真的成不了也要有能力和勇气自己主动去承担,去积极正向的解决又或是止损。
THE END
▼ 还有好看的 ▼
作者:我知
编辑:北楼8层女同事
你“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拉美之行的三个“一” 7979119
- 2 山里藏价值6000亿元黄金?村民发声 7997983
- 3 微信或史诗级“瘦身” 内存有救了 7888844
- 4 中国主张成为G20峰会的一抹亮色 7787536
- 5 朝鲜将军队提升至战斗准备状态 7671441
- 6 男子求助如何打开亡父遗留14年手机 7535826
- 7 浙大贫困生晒旅游照 民政局回应 7460851
- 8 黄晓明新片上映一周票房仅400万 7370624
- 9 男子抱3个小孩跳海?官方通报 7272692
- 10 千年古镇“因网而变、因数而兴” 718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