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无法定义

百家 作者:半佛仙人 2019-12-26 05:20:00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61篇原创


1


2020年春晚,即将给观众发红包的,是快手。


过去几年间,做这件事情的,是BAT。


集齐了互联网BAT的春晚红包活动,忽然在2020年这样一个具有符号性的年份,把接力棒交到了快手这个公司手上,背后多少有些时代更迭的象征意味。


BAT都是在PC入网潮中崛起的巨头,而快手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发展起来的短视频新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运所钟,不管你接不接受,快手都已经是这个版本的互联网体系里,无法被忽视的一个产品。


或者说,快手,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快手上有超过2亿日活跃用户,每天都要产生一千五百万条以上的原创短视频,视频库存200亿条。


无论是摩登都市,还是工地田野;


无论是时尚T台,还是大山深处;


无论是少年孩童,还是耄耋老人;


无论是科技创造,还是小众文化。


在中国你能想象到的每一个角落里,每一种人群中,都有人在快手上记录正在发生的生活。


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眼中的世界。


如果把整个快手看成一个巨大的作品,那么它会是一幅只能存放于虚拟世界的不可思议的浮世绘,创作者的署名将超过2亿条。


这个由无数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创作的作品里,藏着当下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也藏着个人与时代的命运交契。


所以,把快手说成短视频平台,不够确切。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快手是普通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积极记录和分享自己生活的一个现象。


这种现象无所谓美丑,无所谓对错,因为它已经溢出了人类大多数评价体系所及的范畴。


你无法用简单的二元对立词汇来给快手做一个价值判断,就好像你无法武断地说这个世界好还是不好,黑还是白。


在如何理解快手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


玩了两年快手以后,我发现我对这个产品越是了解,越是无法给它下一个定义。


一个不能被定义的东西,最好的对待方式,就是坐下来慢慢观看。


看久了,你或许说不出,但你懂了。


2


过去的很多互联网产品,在思路上过于看重运营,总是在产品成型之前就已经为它规定好一个调性,然后去引导甚至干扰用户往这个方向发展。


这些平台把内容的质量和方向进行了束缚,注重对符合调性的头部用户的留存和笼络,不符合调性的用户则会被排斥出去。


维持住了平台调性的另一面,是普通用户会有心理压力,也让“分享”这个行为面临了不必要的成本。


就像Instagram,用户在上面发布作品,不仅仅是分享,更是在“晒”。所以照片必须精致有格调,具有一定水平的审美,花很长时间去后期修饰。


不然很容易被其他人嘲笑,被拿来对比。


这种产品氛围和运营策略带来的结果就是,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出现了一条泾渭分明的鸿沟,只有少数人的声音能被听到。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有少数人的声音才能被多数人听到。


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图片和视频,只有文字这一种记录形式的时候,就只有10%的人能分享自己的生活,而在这10%的生活里,又只有1%能留下来。


快手的理念刚好相反。


快手并不强求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只是尽量把使用的门槛降低,然后任由用户自由发展。


快手现在的生态,并不是哪个人做出的选择,而是平台对用户生活忠实的映射。


当生态丰富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自成一个世界。


快手上的每一个短视频,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像素点。200亿条短视频,就意味着快手对现实世界的复刻已经达到了极致。


在快手上创作了那200亿条短视频的用户主体,同样会使用其他社交平台,但是对很多平台来说,这些用户是“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很少和其他人互动,也很少发布动态,因为他们是“小透明”,即使创作了什么内容,也没有人能看得到。


但是只有在快手上,他们乐于表达自己,所以也只有在快手上,他们创造出了一个世界。


一方面,这是因为在快手上发布作品的门槛很低。只需要一个千元机,视频的画质不用很高,也不用讲求角度和光线。


如果这些粗糙的作品放在别的内容平台上,待遇将一目了然。


要么无人问津,要么遭受贬低甚至嘲笑。


但没有人会在快手上计较内容的形式是否精致。重要的只有晃动的手机镜头下,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快手在平台算法里,引入了用于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让即便是零粉丝的用户在快手发布的视频,也能被一定数量的人看到。


有个说法,快手70%以上的流量,是分配给普通人的。


对于一个互联网产品来说,这种策略很难说对或者不对,精英主义和平民主义,各有利弊,无关正义。


但抛开利弊收益,从更理想主义的角度来讲,快手只是做了一件“本应如此”的事情。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其价值,无论是记录还是分享,本来就不应该有门槛。


快手做的,就是给了这些人一个简单的、能在世界面前展示自己生活的机会。


到最后,这个平台就会是世界的真实反馈。


2019年7月,有个博主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个由160个快手视频剪辑出来的作品。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1135056055144251392"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3Xbx2HV4F3eLCFria42Ocx6EvXS7Q4XCjl4NHHswoo6QtePE1UTBZoS4wGzodXLBcddHrvP2YteuRNuUxB0Ffgg%2F0%3Fwx_fmt%3Djpeg"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0.5633802816901409" data-w="480" data-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135056055144251392"></iframe>


只有短短三分半钟,却包容人间百态。


街头卖羊肉串的小哥,在公园锻炼的大爷,商场里跳舞的小姐姐;


在景点游玩的残障人情侣,破旧瓦房前练习舞蹈的小女孩,工地的烟尘里翻跟斗的齐天大圣;


人群簇拥下伏在地上聚精会神打弹珠的老奶奶,放学后涌向食堂的中学生,在广场上表演的杂技演员。


这条微博被点赞25万次,播放两千四百万次,霸占了当天的热搜。


这个红到发紫的作品里,每一段视频的主角,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


作品用到的快手视频


他们写不出华丽的、动人的文字,即使是拍视频,他们也不专业、不精致,没有高颜值和昂贵的设备,拍出的视频总是粗粝、不完美。


然而那些粗粝的和不完美的,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


没有人有资格要求他们应该怎样去生活。


他们在快手上展现出来的,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乐队的夏天》结束后,B站有up主为新裤子的《夏日终曲》做了一支mv。


用快手素材剪辑的mv


素材全部来自快手,剪辑简单粗糙,但感染力拔群。


当最原汁原味贴近生活的快手视频和摇滚乐搭配在一起,生活终于暴露了它才是最前卫的艺术形式。


up主为朴树做的快手版mv,被朴树本人在微博转发。


为了这个野生的mv,朴树写了一句简短的配文:


“致每一个顽强的挣扎着的还没有挂掉的灵魂。”


某种意义上来说,快手上的这些用户,才是最自由的内容创作者。


他们不需要向这个世界妥协。


他们就是这个世界本身。


这个世界未必全然是美丽的,但是真实存在的。


不需要浮夸过火的情绪矫饰,也不需要学院派的戏剧化高潮冲突,在打动人心这件事情上,真实的快乐比虚假的狂欢更有价值。


不管是否被注意到,他们的每一天都在起舞。


就像那个在微博爆火的快手视频剪辑作品的配乐里,一句不断被重复强调的歌词。


“你存在即是完美。”


或许这才是快手在这个时代告诉我们的最珍贵的答案。


不一定要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不一定需要金钱和地位的认可,只要选择了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就是真正的完美。


如果完美有标准,那么完美也就不在完美。


3


“中国尊”,北京中信大厦,是北京第一高楼。


和其他一线大城市一样,北京有无数座高楼,每一座高楼里都生活、工作着许多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是如何从无到有地出现在我们的城市里的。


中国尊有528米,从开工到交付历时八年。建筑工人们用快手记录自己生活的时候,这座五百多米高、耗费了八年的高楼,它的降生过程也被一同还原了出来。


快手上曾经火过一个视频,获得了超过一百万次播放。视频里,在还未竣工的中国尊上,一位建筑工人正绑着安全绳,吊在高空进行露天建筑作业。


中国尊上,建筑工人正在施工


这条视频是由一位来自河南周口的建筑工人拍摄的,惊险、晃动、粗糙的镜头下,是他们每天都在度过的日常。


对都市里的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建设是认知层面之外的盲区。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那就是他们的生活。


无论是在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还是活在聚光灯下的明星,在快手上,他们才能最真实地知道五百米高空中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无论一个人见过多少世面,也无法逃过局限于自己生活经历和接触视野的魔咒。


但在快手上,不同人的生活融汇了。


命运的点和线在虚实之间交错,这一刻没有阶层的鸿沟,也没有身份的差别,只有生命轨迹的刹那重叠。


所有来自平凡人的生活,一旦获得了被表达出来的机会,马上就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它不但拓宽了人们生活的边界,还在弥合不同世界的人认知的割裂。


陈力宝是中央民乐团的演奏家,有一回,他偶然发现了一位民间艺人发在快手上的唢呐视频。


这个艺人来自东北瓦房店。他吹奏的唢呐,让科班出身、已经吹了20多年唢呐的陈力宝感受到了极度的震撼。


“我觉得自己吹了这么多年,都没想到世界上还有人可以把唢呐吹得这么好”,陈力宝说。


在原本的生活轨迹里,他们也许一生都不会有碰面的机会。但是通过快手,他们看见了彼此。


陈力宝的震撼不但来自于艺术,更源于认知上的突破。


“我们好多专业的演奏家,在演奏这些民间改编乐曲的时候,会把它固定化,弄得非常死板。但这些民间艺人的演奏,极为自由,而且惟妙惟肖。”


为了这位艺人他下载了快手,出乎意料的是,很快他又在快手上找到了其他值得学习的民间艺人。


两年多过去了,这位中央级的演奏家,发现自己仍能从快手上学到新的东西。


除了唢呐,快手上还有很多传承了不同非遗的民间艺人在记录自己的生活。


有人混剪了一个记录快手非遗的作品,2分半钟的时长,112个非遗,从漆线雕、油纸伞、打铁花、踩高跷到安塞腰鼓,这些都来自快手用户的日常生活。


快手非遗混剪


据说每 3 秒钟就有1条非遗视频出现在快手,那些你想不到的、以为正在消亡的艺术,正在快手的某个角落生生不息。


非遗传人们不但在快手上记录民俗,也用快手传承和传播民俗。


《圆桌派》上,窦文涛谈非遗传承


在快手上,民俗得到了被看见的机会。


而看见,有时就是力量本身。


无论是记录中国尊建造过程的农民工,还是吹奏唢呐的民俗艺人,他们都是快手用户,也都是这个真实的世界的一部分。


都市人在快手上看见了自己生活的高楼的诞生史,陈力宝在快手上看见了自己吹奏了二十多年的唢呐的新表现形式。


透过快手,我们可以看见生活的另一面,充满生命力的那一面。


陌生但真实,饱满且丰盈。


还有更多代表主流的声音,同样看到了这种生命力,并且试图贴近这种生命力背后的真实生活。


2019年8月24日,新闻联播入驻快手,第一条视频的播放量便超过1.2亿。


8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在快手同步直播,这是《新闻联播》开播41年来,第一次在短视频平台同步直播。


这场直播持续了39分11秒,共有3700多万人次涌入直播间围观新闻联播,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将近300万人。


主流媒体在入驻快手,快手网红也在出圈。


那条非遗混剪视频被共青团中央的微博转载,配文: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一直传承,一直绽放。”


共青团中央转发快手非遗混剪视频


从快手走出的手工耿被频繁邀请参加综艺节目和线下演讲,向这个世界展示他“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江西横峰县大山深处41岁的农民蒋金春,以快手网红的身份登上《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图片展,向世界讲述互联网为中国乡村带来的巨变。


在不断的“入驻”和“出圈”之外,是快手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的内容积淀。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人类幸福的本源。但对于快手而言,更重要的或许不是又创造了多少新内容,而是平台能否始终保持平凡而真实的底色。


用户热爱快手上的平凡和真实,就像他们热爱这个平凡而真实的世界。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4


严格来说,快手不是一个被设计出来的产品。


因为没有人能设计这样的产品。


它现在的样子,是所有快手用户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是现实造就了快手。


一方面,快手是被现实所影响。


另一方面,快手也在反过来向现实施加影响。


在快手上教学的老师们,对此的感受肯定会非常深。


过去在线下教育机构,一个老师每天最多面临百来个学生,而在快手上,一份优质的课程可以同时惠及成千上万人,改变很多很多人的命运。


来自山东滨州的“数学物理宫老师”在快手上有八十多万粉丝,上传的十多门短视频课程均广受好评,其中最热门的两份,每份的购买人数都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他的视频课不贵,30节课9元钱的定价,即使农村的孩子也能承受得起。比起线下辅导班,宫老师这样的视频课程,才真正拉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为所有孩子带来学习上的“普惠”。


2015年就已经是快手用户、2016年开始在快手上生产讲解数学物理知识点的短视频,宫老师成为“教育类内容创作者”以来,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是他自身从知识付费中获取了多少收益,更重要的是,他的课程确确实实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让那些人的生活因为快手而有所不同。


特地来向宫老师道谢的观众


一个几乎放弃了学业的学生,在快手上偶然刷到宫老师的视频,在他人生的关键节点,这些视频给了他一些勇气,让他顿悟了一些道理,最后考上了高中。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教学视频只是快手线上教育体系的一员,但对这个学生来说,与宫老师的相遇,却不啻于走上命运的交叉口。


而在宫老师的八十多万粉丝、几万付费课程用户中,被这样改变了人生的,或许还有很多、很多。


同样在快手上教学的,还有曾经在人民大学担任讲师的白凤艳。


为了帮乡村孩子们告别哑巴英语,她注册了一个叫橘子外语的快手账号,在快手上为零基础的孩子们免费提供30秒一小节的英语发音课程。


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口语的孩子,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山区、甚至是一些她闻所未闻的偏远地区。在快手上,他们都是由一串字符构成的ID,没有城乡差异,没有家境不同,每个人都在平等地学习。


像宫老师和白凤艳一样,在快手上发布教育类短视频的创作者,还有很多很多。


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9快手教育生态报告》显示,快手教育短视频作者超过99万,累计生产量高达2亿个短视频,内容横跨学科教育和三农、职业教育等。


这些教育类作品的日均播放总量超过22亿,日均点赞量超过6000万,教育直播的日均观看时长达到734年。


在这些数据背后,是被互联网消除的巨大的教育鸿沟,更是无数被快手改变了命运的人。


除了用打破信息不对称改变传统教育行业,快手还在为非遗找到它们在这个时代的定位。


温饱是文化传承的物质基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失传散佚,便是因为收入少、没传人。


而在这两个问题背后,还有一个根源性的问题。


没人看。


因为没人看,所以收入少,所以找不到传人。


但是快手为这些非遗找到了观众。


作为魏氏皮影戏的第四代传人,魏宗富在用快手前,只能边种地边接些零散的皮影演出。


开始在快手直播皮影戏后,他的账号很快就火了,借着“红人效应”,他不但经常接到商演邀请,还有热爱皮影戏的徒弟来千里拜师。


快手上的魏氏皮影戏


不但解决了生计,找到了传人,快手还带给像魏宗富这样的民间艺人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通过在快手上的直播,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和价值。


在过去,他们其实是处在一种自我怀疑中的。


这些老手艺在这个时代是否还有价值,传承这些东西到底值不值得,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民间艺人。


但是快手让他们知道了自己的另一个社会身份。


非遗传人。


这让他们锚定了自己的身份,也产生了一种自我认同。


对他们来说,比起经济收益,这种自我认同或许才是更珍贵也更难得的东西。


快手带来的改变,还发生在许许多多的地方。


比如电商。


快手在电商上不缺乏惊人的数据。集中在每年的11月5日、6日,为期两天的“快手卖货王”活动,每次都能卷入数百万源头卖家、带来1亿多用户参与。


今年的“卖货王”第一名辛巴销售额达到了4亿元,第二名娃娃3秒销售了1万件加绒上衣,一天发出12万个快递。


但是比起头部账号的数据,快手为电商带来的真正的改变,是“信任”。


在快手上,算法决定的流量分配机制会给普通人更多展示机会,而不是聚焦在极少数头部用户。


主播和粉丝之间更像朋友关系,通过直播带来的互信,来完成电商转化。


在“信任经济”中,商品是否是全网最低价、主播的口才是否天花乱坠,这些都不重要,首先要有粉丝对主播的信任,然后才有交易。


在其他电商平台,往往只有最头部的主播才有转化,而在快手,即使是中小主播,也能实现直播带货。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普惠”。


尤其是对农民、手工业者乃至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他们很难成为平台的头部大号,但是只要能够在快手上积累一定量的粉丝,很容易就能把家乡的土特产或自己的手工艺品销售出去。


在稻城亚丁,藏族姑娘格绒卓姆对快手电商生态的这个特点感受很深。


她在快手账号“迷藏卓玛”上,记录了自己的日常。


唱藏语山歌、寻觅野生岩羊和藏马鸡足迹,在海拔4600米的牛奶湖边用雪水煮茶,晒松茸采菌子,扛木材修房子,这些就是格绒卓姆每天的生活。


这些短视频让她在快手上积累了180万粉丝,而他们也成为了格绒卓姆家乡的土特产最直接的潜在客户。


这些粉丝在她的短视频和直播里,看着她采下松茸,放牧牦牛,养殖藏香猪,对她的信任早已迁移为对商品的信任。


2018年,卓玛夫妇销售特产超过110万元,还带动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上百户贫困户增收。


2018年,格绒卓姆被评为

稻城县年度电商扶贫先进个人


从教育、民俗到电商乃至各行各业,快手已经渗透到了这个世界的每一面,并且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当它刚诞生的时候,或许还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平台将在未来承担起改变世界的责任。


但一切又是那样顺理成章。


5


2019年,已经有超过1900万人在快手平台获得收入,其中500多万人来自贫困地区。


快手在电商领域展现出的魔力,其实是一系列原因导致的。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视频形式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商品的强宣传效果。


但更重要的是,快手自身的平台特性,决定了快手用户能够形成一套适合直播电商的“信任经济”。


交易的本质就是信任,当你信任的时候,你买什么,多少钱,这些就都不重要了。


我看快手的时候,就很喜欢看一个主播赶海。这个主播每天什么都不干,就是做两件事,赶海,并且直播。


这个主播喜欢在直播间唠嗑,因为他并不是什么头部大号,没有那么多回复不过来的粉丝,所以偶尔也会和我聊几句。


当然我一般也就是光看,大多数时候我什么也不发。


我看他在潮水涨落间出海,看他躬身拾取海鲜,看他笑容满面地向直播间的观众介绍自己今天的收获,听他一边数一边念那些海鲜的名字:


黄鱼、梭子蟹、对虾……


快手主播正在赶海


天天看,看得久了,我和他的世界仿佛产生了某种重合。


如果哪天没看,那么在我吃饭的时候我会想,这个主播应该已经出海了,在我睡觉前我会想,不知道他今天打了多少海鲜,有没有全部卖光,天气这么热,如果剩的多,会不会不好保存。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他不认识我,其实我也不算认识他,但是我会为他的满载而归欣喜,会为他的收入和生活担心。


我观看他每一天的生活,他也就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快手上的很多主播和粉丝,肯定都经历过类似关系的变化。


这种奇妙的融合让世界中不同的点开始交集,命运的虚实线发生模糊,通过快手,我和他的命运有了那么一丝交集。


当他想通过快手来卖海鲜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我是在面对一个商家或者销售,而是在帮一个朋友。


就像是你的街坊邻居或者发小要做什么生意,你去买的时候并不会去计较价钱,甚至根本就不关心买了什么。


因为本质上你并不是在买商品,你是在为信任买单。


整个快手平台,都在促成这种信任的产生。


快手上的创作者们发布的视频,往往不加滤镜、几乎不考虑构图,但是对用户来说,这样的视频反而更能带给他们真实感,让他们从直觉上就产生信任。


在大部分快手内容里,真实的优先度都是高于内容的精彩程度的,因为信任的前提就是真实,表演只能成为一种技术的炫耀,只有真实才能建立起共情,也才能够获得粉丝的信任。


就连很多非常微小的产品逻辑,都和信任经济有关。


在大部分短视频平台,下划这个操作的作用都是观看下一个视频,强调的是内容,是完美且精致。


但是快手的下划是展开评论区,为的就是让用户在内容之外,感受到属于人的社区属性,有争吵有分歧,但也有温暖。


在快手,你会时时刻刻感觉到“人”的存在。


而很显然的,只有活生生的人,才是能够得到用户信任的。


比起用完美的内容打造出的空无一人的世界,我们更愿意接受一个虽然不完美,但是充满人情味的世界。


6


我没办法用几千字描述清楚这个世界,所以我也没办法用几千字描述清楚快手。


我只能说,在很多人看不到的那些地方,在生活最真实的地方,快手正在重构一个人与生活的关系网,并且改变这个世界。


即使写了这么多,我仍然很难对快手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也很难对世界下一个定义。


如果一定要说,那么最好的答案,或许就在那个视频配乐的歌词里。


那就是,存在,即完美。


不仅是在说快手。


更是在说这个世界。


去爱这个世界吧,即使它不完美。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你将感受到一个朋克的灵魂,且每篇文章都有惊喜。


-----------------------

感谢你的阅读,下面是1个抽奖链接按钮,12月31日晚上19点开奖,一共3888元,1024个红包,感谢大家的支持。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在看和转发,点我参与抽奖!点我参与抽奖!

【世界的美丽就在于他不美丽】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