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配乐《夜空中最亮的星》
欢迎到网易云音乐
关注@共青团中央
收听更多团团推荐的歌儿
在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虽然看着没什么车,但眼见前面是红灯,她和女儿就停下了脚步。突然,一个大人从她身后蹿出,径直穿过马路去。紧接着,又有几个大人也穿了过去,跟着,还有两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女儿很不解地问:“妈妈,别人红灯就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要等绿灯呢?”她听了以后一时语塞,一直以来,她都教育女儿要遵守规则,可今天遇上这么“集体式闯红灯”,她真不知该如何跟女儿解释。她只觉得,如果这次也带着女儿过去了,那女儿就有可能下次也会闯红灯,她实在不想让女儿置身危险中。
我劝慰她,做的很对,即使孩子当下无法理解,但妈妈的言传身教,还是会在小小的心里种下一颗遵守规则的种子。有时候,我们就是会遇上破坏规则的人,但并不代表,我们就得跟他一样。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教养,才是对自己的负责。
而这样的事儿并不少见,有一次我在带娃去公园玩的路上,儿子被一个骑滑板车的小男孩撞到了。可小男孩不仅没道歉,反而撅着嘴白了我儿子一眼,生气地说:“谁让你挡了我的路!”当小男孩的爸爸赶过来,听我说了情况,我以为他会“说句公道话”,没想到他竟先是看了看自家孩子,确认没事后,对我说:“孩子没事就行了,你们也是,走路靠边点。”有细心的妈妈问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我们到底该怎么跟自己的孩子解释?
的确,我们教育孩子要有礼貌,但却总遇到突然插队还趾高气扬的人;我们教育孩子要守规则,但却总看见闯红灯的人;我们教育孩子要善良,但却总遇到做了坏事还不道歉的人。而在孩子的认知里,也可能还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个世界的规则和妈妈讲的并不相同,当下的她,只可能感受到:似乎做了好孩子,换来的确是委屈、受气和吃亏。当我们给孩子构建的“礼貌、谦和、善良”的世界观,一次次被坏了规矩的人打破,其实,受伤的除了我们,还有孩子。别人打破了规则和底线,并不代表我们也要这么做。道德和良知应该是一种内化的优秀品质,滋养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没必要将自己拉低到和对方一样的水准。某位妈妈说起过自己儿子曾在超市被打的事情。当时他儿子正在超市,因为一辆儿童购物车,被一个很蛮横的小孩子给打了个耳光。当时急坏了,脱口而出:“儿子,那个孩子打了你了,你不给我打回去?”但儿子却回答说:“我不,她打我是她妈妈没教育好她,我要打回去,我们俩就一样了。”是的,我们都不希望孩子软弱、被欺,但同样,我们也绝不希望孩子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正如尼采所说“当你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恶龙;当你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若我们和恶人过度纠缠,那只能是用了他人的错误,来惩罚我们自己。对于一个人来说,选择作恶总是更容易,但这样,我们却也恰恰是钻进了垃圾人的“圈套”中,被他的“垃圾情绪”影响。没有打回去,不代表我们懦弱,而正是因为我们受到了父母的良好教育。比起以暴制暴,我们愿意选择,坚守住我们的底线和教养。是的,孩子,比起睚眦必报的爽快,我相信底线和教养,才是你走过一生的财富!我又想起,今年国庆的时候,带儿子在公园游玩遇到的一件事儿。可由于人多,垃圾也多,没到中午,就看见周围的几个垃圾桶全满了。而后面再有人来,就径直把餐盒垃圾丢在垃圾桶边,很快,就有成堆的趋势。就见一个4岁模样的小男孩,提着两小袋垃圾走过来。他先是围着垃圾桶转了一圈,可能没看见“垃圾入口”,也随手把垃圾丢在了地上。但紧接着,男孩的妈妈叫住了他。妈妈小跑过来,把刚才两小袋垃圾捡起,说:“这里太满了,我们拿回家丢吧。”说着,竟把垃圾塞进了小书包,领着男孩走了。
我们都明白,在干净的环境中,不随地乱丢垃圾的道理,可面对已经乱糟糟,而且大家都在丢的环境呢?这个妈妈的行为,让我突然意识到:不乱丢垃圾,不只是要对他人负责,更多的是要对自己负责。有句话说得好:不畏人知畏己知。我们能传递给孩子的最高教养,便是八个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论人前还是人后,做好我们自己该做的事,坚守我们的底线和规则,不是为了要博取谁的赞赏,而是希望在我扪心自问时,能说一句:“我问心无愧”。
就像我们在酒店住宿离开时,主动的整理了房间;在餐厅用完餐,清理好桌上的污物;在下地铁时,确保把刚才撒在座椅上的水擦干净......亲爱的孩子,若你再问我这样的问题,我想,首先,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因为我知道,当下的你可能正经历失落、不解,甚至是愤怒,而这样心情,妈妈都懂。
其次,我想告诉你,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受到这样的教育;更不是所有人都会明白,规则和教养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而最后,我也会给到你最坚定的支持:不管别人如何,坚定地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以捍卫我们心中的底线和教养。亲爱的孩子,也许你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我会像小时候教你说话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把这些信念,传递给你。
我会告诉你,就像你现在写的字一样,如果乱写乱画,那就只能是鬼画符,而只有横平竖直,字才会写得漂亮而有力量。而多少占了眼前便宜的人,最终可能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借用一句有趣的话:我们的一生长着呢,谁愿贪图一时痛快呢?当然,我们希望你善良、有礼、尊规则、守教养,绝不意味着你软弱可欺,我们相信,一个自强而自律的你,一定可以影响和聚集更多优秀而善良的小伙伴儿。周六、周日主播投稿邮箱:
tuantuanfm@163.com
发送内容:个人简历+音频小样
邮件标题请注明“青听-主播”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我们这一生长着呢
谁愿意贪图一时的痛快呢
陪你青听|罗 雯(团重庆市委)
编 辑|张峰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团委)
主 播|晓 波(武汉市公安局团委书记)
制 图|张峰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团委)
剪 辑|舒 啸(青岛理工大学团委)
投稿邮箱|tuantuanFM@163.com
来 源|“慢成长”(ID:manchengzhang123 )
作 者|元 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