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Lens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授权转载。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韩国艺人雪莉走到自杀,与之前受到网络恶评不无关系。她离开人世已经一个月了,那些恶评者会有悔意和反思吗?
艺人雪莉
这个节目叫《想知道真相》,采访了曾在网络上攻击过雪莉的网民。有人面对证据仍然试图抵赖:“我真的发过这句话吗?完全想不起来了啊。”还有些人至今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问题。在雪莉死后,也依然有充满恶意的评论层出不穷。比如说她“曾是间谍的玩物”“她的死是为了掩盖财阀政治的丑闻”……
有人说:“因为恶评就这么哼哼唧唧的话,那我觉得还是不要做艺人了比较好。”
演员热依扎因为“穿吊带露胸”、“抑郁症”等话题遭遇网络暴力时,很多网民也表现出了类似的态度。“装xx的抑郁症,有本事学学雪莉”,“赶紧去死”。“她不停转发微博,让她庞大的粉丝团去网暴普通人。这样真的对吗?”“大V来欺负人了。网络暴力太可怕了,我想自杀了。”他们觉得自己无需为恶评承担责任,因为对方是明星,而自己是普通人。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1" data-cover="http%3A%2F%2Fshp.qpic.cn%2Fqqvideo_ori%2F0%2Fj08953wm0ld_496_280%2F0"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864" data-src="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j08953wm0ld"></iframe>
她曾经起诉过一名攻击自己的人,结果发现,对方是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雪莉心软了,如果她继续起诉下去,这个年轻人的未来可能就完了。在匿名的网络上,很难通过言论猜出一个人的真实身份。那些鼓吹暴力、欺辱捉弄别人的家伙,在现实里可能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在NHK的一部纪录片里,律师唐泽贵洋被称为“全世界遭受网络暴力第二严重的人”,仅次于贾斯汀·比伯。截至纪录片播出,他已经收到过超过100万次死亡威胁。唐泽贵洋的卡通头像被P上“无能”、“变态”等字样,贴在他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
为了诋毁唐泽贵洋,那些网暴者先是编造他莫须有的“黑历史”。后来,当有偶像明星被刺伤后,网暴者发帖谎称:“我是唐泽贵洋的爸爸,犬子做出了这样的事,实在对不起……”。还有人打着唐泽贵洋的旗号,做出一款电脑病毒,让不少人中了招……
唐泽一直猜测这个犯人“应该是一个长得很凶狠的人。”但当犯人落网时,出现在唐泽面前的却是一个年仅17岁、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少年。在那以后,又有十几个曾经威胁过唐泽的人被警方陆续逮捕。到了约定的日子,一个看上去内向温和的人出现在唐泽面前。他一进门就先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完全看不出是个会说出死亡威胁的人。“唐泽先生在网上就像是一个动画角色。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所以连带我也觉得做这些事情没什么关系。我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犯罪。”“在网上发布内容就能够得到他人回复,我感觉这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我没有什么朋友,网络算是我唯一的容身之处。所以不知不觉就上瘾了。”
生活里没朋友,想要开开玩笑……这位网暴者的内心独白能代表不少人。有时,就是因为想给自己创造一个网络上的身份,比如,为了表达对某个名人的忠诚,就会频繁去攻击他的竞争者们。这样的案例我们同样不陌生。而想要中伤他人,又不愿意因此感到愧疚怎么办呢?那就在骂人的时候,多给他们加上“罪名”标签。 然后,在新人源源不断加入的过程中,这些“罪名”就成了很多人信奉的事实。他们在网暴他人时感受不到内疚,因为他们误以为自己在主持正义。这个月初,她曾在15个小时里转发了240多条微博,把那些对她的咒骂曝光出来。如今再看,原博大多都已被删除,他们一定感受到了压力。其中既有道德被检视的压力,也少不了来自热依扎支持者们的压力。
热依扎将别人骂她的话P在自己的照片上,配文道:“人言可畏,晚安。”
可悲的是,如果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不做得像热依扎这么绝,她们就很难形成威慑。今年宋慧乔和宋仲基离婚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流言蜚语、“荡妇羞辱”都奔宋慧乔而来。她向警方举报了15个网络ID,结果其中13名迅速注销了账号,警方无法核实被举报人的身份,所以无法诉诸法律。没有有效的惩治渠道,被害者们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有人利用报纸狗仔队的能力,挖出网霸者,让他因此丢掉工作;还有人选择了古老的“告诉你家长”。这么做的是美国的一个地方议员,因为同性恋身份遭到网络羞辱,他在网暴者的账号里寻找线索,发现了他奶奶的电话号码,于是打了过去……没过太久,那位“键盘侠”就打来电话,承认自己做了错事。与网暴者的抗争并不总是大快人心,更多的时候是让人疲惫、愤怒,甚至是心碎。女孩艾米因为长相甜美,6岁那年就被一家时尚品牌选中,成了广告模特,却也伴随着在网络上看她长大的人的嘲讽。尤其是到她青春期发育的时候,她在社交媒体上发一张温馨的家庭合影,也会有人嘲笑她长残了,变胖了。 艾米死后,爸爸埃弗里特在推特上发了封公开信。他邀请那些骂过自己女儿的人,来参加艾米的葬礼:“如果有人认为这只是开玩笑,喜欢不断通过欺凌和骚扰他人而使自己获得优越感,请来看看这篇文章,来参加我们的仪式,来看看你到底毁了什么。”引来喷子的家庭合影,最右是艾米。
但是,仅有谴责与哀悼是不够的,受害者们需要更切实有效的举措,是法律、制度的保护。他们需要在被霸凌时,不必再单枪匹马,像堂吉诃德一样去战斗。

“我们农村人,再也不想生儿子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