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错导师误终身!Nature大型调查 :1/4博士生想换导师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报道
来源:Nature
编辑:亮亮、小芹
【新智元导读】Nature继上周发文大谈博士抑郁、学术难搞、工作难找,对博士进行官方“劝退”之后。本周再来第二弹,聚焦那些想换导师的博士。这些博士都希望导师能给予更多的学术和就业指导,那么,这些导师能解决博士“学术难搞、工作难找”的抑郁困境吗?来 新智元AI朋友圈 和AI大咖们一起讨论吧。
当代博士生到底有多苦,学术不好搞、人际不好处、工作不好找、钱就不好挣,逐渐自闭、逐渐抑郁。
你以为这是博士的吐槽吗,不,这是上周Nature发布的博士调查文章里,用数据和访谈呈现出来的博士现状,这份调查报告俨然一场大型“博士劝退”。
其中,学术不好搞和工作不好找的“苦水”最多,于是Nature将重点又放在了博士与导师上。
“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将重新选择导师。” 在Nature的博士调查中,有将近四分之一博士生这么说。
本周,Nature再度发文解读博士调查,进一步呈现博士生的“多彩生活”。第二弹的重点是那些对导师不满意的博士生。在第二篇解读文章中,博士呼吁导师提供更多的一对一支持和更好的职业指导。
6300名博士:四分之一想重选导师,五分之一认为与导师的关系不利于自身发展
彼得·巴特勒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读物理学博士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跟导师合作过,基本都是自己研究问题,导师袖手旁观。这种感觉大概就是,身边坐着一个从来不给你讲题的学霸。
他觉得这样的袖手旁观不是自己期待的师生关系。他也承认导师给了他很多很好的决策建议,并帮助他发表了论文。但是,他认为要想像个科学家一样,有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还是很有必要的。
《自然》杂志共调查了6300名博士,巴特勒是其中之一。这些博士对于所处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届的指导情况谈了很多,多数博士都谈到,自己通常无法从导师那里得到期望或需要的东西。
该调查完整的数据集可在go.nature.com/2nqjndw上获得。其中有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将近四分之一的人说,如果可以再来一次,他们将重选导师;2017年的数字与此类似。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会重新选择导师吗?点击进入新智元小程序参与讨论吧~
大约五分之一的博士表示,他们不满意与导师的关系状态,这种关系脱节不利于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得到有效指导的学生要比没有得到指导的学生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导师助理Ruth Gotian说。
还有报告指出,导师积极的指导是“完成STEM(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学位的最重要因素”。该报告还引用了一些研究,表明受到有效指导的学生更有可能发表论文,并且可能完成博士学位课程。
幸运的是,对于学生而言,指导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咨询公司EJW Solutions的作者,职业教练兼创始人Emma Williams说,调查结果强调了在导师缺席时,可以填补空白的网络的重要性。“应该从一开始就鼓励博士生拥有各种导师,”在剑桥大学获得医学物理学学位的威廉姆斯说。
每周见面一小时,导师作用有限,职业决定靠自己
职业决定靠自己
导师过于关注学术,可能无法提供就业指导
战胜科学挑战,仍然需要好的导师帮助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