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来分析,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输?

百家 作者:腾讯科技 2019-11-16 03:22:38


作者 | 黄元恺
国足又双叒叕输了。


在昨晚的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上,国足1:2败给了叙利亚。在前30分钟内,双方各进一球拉平比分。就在球迷们燃起了久违的希望时,46分钟后张琳芃在禁区内的一记乌龙球再度将胜利拱手送给叙利亚队。


赛后,中国球迷在场外大喊退钱,主教练里皮也表示不玩了请求辞职。面对群情激愤,中国足协只得再次出来道歉……


从2002年国足披甲入阵却被三个零封碾入尘土,到现在整整十七年了,中国足球的世界杯梦已经破碎成习惯,但是人们还是禁不住发出近乎复读般的疑问——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中国14亿人为什么就选不出11个会踢球的?


DT君(ID:DTcaijing)并不知道怎样的技术能算作“会踢球的”,但是想来在中超服役的足球运动员们应该能算得上是中国“最会踢球的”。研究中国足球的问题,或许可以从球员说起。



中国最会踢球的人都来自哪儿?


DT君手动搜集了球员和联赛相关数据:中超2019年16个队伍总共有499名球员,排除所有的外援和几位归化(移民)球员,以及约20位U23级别(不满23岁)由于没有曝光率导致搜寻不到出生地的球员,我们得到了如下397人的地域分布,再对比前两年的数据,得出下图。


从球员贡献总数上看,辽宁一骑绝尘,一省贡献了86名现役中超球员,与排行榜上后15个省份共7.7亿人贡献87名的总和相当,同时也是第二名山东的一倍。


除了辽宁,连续两年占据前三甲的还有山东和湖北,足见这三省在足球人才上的绝对领先。与之相对的,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4个省份则连续三年集体缺席。


辽宁、山东这种人均身高领先的省份,产生的中超球员多比较容易理解,吉林也算名列前茅,但是同样人高马大的黑龙江人却在中超赛场上完全不见了身影。相比之下,身材偏南方特征的湖北人在足球上则拿出了高考的彪悍气场,中超赛场上的汉军势力不可小觑。


根据上图的排名,对比各省人平均身高的情况,基本可以确定,人种的地域差异不是足球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足球版图三级阶梯


对比近三年的中超球员籍贯分布变化,DT君发现,尽管每个省市因为当地球队晋级还是降级、球员个人的进退等微观因素会导致排名起伏,但是大的格局是基本稳定的。于是DT君进一步用千万人均产生中超球员数来粗略衡量一个地方的足球人才实力,得出中国足球的板块格局。


顶级球员的分布状态是东强西弱、北强南弱。排名前十的省市,东部沿海占了7个,中部和西部只有3个,而东部省份中,东北和华北占了5个,长三角和珠三角只有2个。


为什么会形成这个格局呢?DT君用脚指头想了一下,揣测高水平人才与足球培训高度相关,于是找出相关数据作为参考。


近年来,校园足球发展得到高度重视。考虑到培养人才的时间差,DT君选用了截止2015年底的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名单进行分类归总,总数为8627所,其中有5000所在2014年以前就保有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的资格——可以说它们培养了国内目前几乎绝大部分的足球人才。


出乎意料的是,足球学校和中超球员两者的数量几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甚至有点反向关联的意思。如果分板块来看,特色足球学校数量最多的10个省份中,近一半属于中部地区,而足球学校数量倒数10名中,有7个是东部地区。


DT君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足球产业与文化发展报告》中了解到,按照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两大因素,学者们建议把中国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东、中、西部三大板块,分别借鉴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发展足球。简单来说就是西部主要发力足球文化的普及;中部重点繁荣草根足球和校园足球体系;而东部则是鼓励成立足球俱乐部,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全力与国际接轨。


河南、安徽这样的地方,尽管职业球队不多,但是凭借大量的足球学校,使其可以跻身顶级球员贡献榜前列。湖北武汉的球队尽管几经沉浮,但十多年来足球人才从未断档,其完备的青训系统也是其超强实力的来源。


如此看来,东、中、西部的不同排名情况的背后,也许是发展策略上的错位竞争。



足球背后的商业力量


讨论了人种、教育和经济环境的因素,还有一个中超足球发展最绕不过的最大变量——核心赞助企业。


中超球队的赞助商大多是非常知名的企业,有的市值高达数千亿,他们掌握着顶级球队的生命线,也直接影响着一个省市的球员人才贡献排名。可以看到,在上图的球队战绩排名中,赞助商市值达到千亿级别的队伍全部都在联赛“上半区”,而其中赞助商市值最大的上港和恒大则当仁不让的排行前二,可见强大的撒币能力对职业球队的助推作用。


辽宁足球虽然有绝对数量的优势,但是其霸主地位在消弱。相比前两年,其中超球员人数少了小十个,比巅峰期的2014年更是少了五十多个,主要原因就包括近年来的球队动荡。以大连为例,从大连市队、大连万达、大连实德万达、大连实德,到大连一方、大连人,其中体现的不仅是这座城市对足球的契而不舍,更能看到商业力量的更迭变迁,特别是曾经首富王健林时隔二十年的一出一进(此处隐去数万字)。


吉林足球曾经也是盛极一时,产出过40多名国脚的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功不可没。这个200万人口的小城产生了11名中超球员,与广州和重庆的贡献相当(2017年吉林延边富德降级中乙,导致2018年吉林球员数量大幅下滑)。但是就在今年初,两年前还是中超头衔的延边富德足球俱乐部,因为欠税被投资方富德集团宣告破产,赚足了千万球迷的眼泪和感伤。


2019年的中超球队中,广东占了三席。球迷自诩广东是足球最强省,广州和大连因为争夺“足球城”tag而宿敌多年。但是论球员贡献,两地不可同日而语。有球迷抱怨,广州恒大入主广州10年,目标是做中国最好的球队,从全国各地挖人,导致广州足球队日渐强盛,本地球员却青黄不接。


在中部省份中,湖北表现尤为显眼,也跟企业支持密不可分。湖北武汉单个城市的球员贡献量仅次于大连,去年底武汉卓尔队冲超成功带来中超球员数再上一个阶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倔强的湖北人在足球方面也有迷之自信,认为自己有足球基因。十年前的退赛风波,让光谷创投数亿资金打了水漂,武汉足球跌入谷底。直到卓尔接盘,近几年开始稳步回升,今年更是代表中部崛起。


在各地足球发展起起伏伏当中,我们看到商业资本的强大推动力。也许培育出一个老板爱好足球的超级大公司,会是快速提升地区足球排名的捷径。



如何靠踢球吃饭,这是一个问题


总体来看,如果一个城市经济高度发达,有完备先进的青训系统,有能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职业球队,还有愿意为足球买单的豪气金主爸爸,其产出顶级球员的概率自然比较高。


然而,政府创造环境培养顶级球员是一回事,普通人是否选择走职业球员这条路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职业球员这碗饭并不好吃,足球整个行业和产业也很难繁荣。


这句话看起来有点反常——据说国脚们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从总体来看,球员并不富裕却是事实。目前,全国职业足球联赛也就中超、中甲和中乙三级。从网络公开信息来看,这年头要是能踢上中乙基本能够过上不错的日子——据说中乙一般球员的薪水在几十万之间,最高的能到百万,最低的也能够吃饭。这样算来,三级联赛加总一共64个队伍,撑死了解决2000名职业球员的就业需求。


这意味着,作为一名独立生活的足球运动员(踢青训这种不算,毕竟年轻不需要赚钱养家),你要是没有全国Top2000的水平,那就只能兼职踢球或者改行当教练or体育老师——但既然职业队伍都如此“稀罕”,中国足球教练careerpath的发展上限自然也低。


此外,DT也搜集了中国足球和英国足球职业联赛2018年比赛上座率的小数据,具体如下。


英国人口不到中国零头的零头,有英超、英冠、英甲、英乙四级职业足球联赛,2018年合计现场观赛人次达到了3281万人次;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只有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足球联赛,2018年合计现场观赛人次仅为895万人次。


至于场均上座人数和比例,国内联赛更是惨不忍睹,中乙除掉上座Top4的队伍外,剩余24个队伍场均观赛人数都少于英乙的平均水平——甚至还有14个队伍场均观赛人数不足1000人。


尽管我们从球员出身、培训体制、资本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国足的发展格局,但是对于球迷来说,足球是城市人寻求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的寄托。而这样的观球期待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早已被国足一如既往的告负消耗得所剩无几。


国足踢得越差,集体荣誉感受到的伤害越大,观赛需求越少。对于一项体育运动来说,如果人气散尽,中国足球的复兴希望就可能真的成为一个莫比乌斯环诅咒。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点击在看,即刻变好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