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华为反对“完美主义”?

百家 作者:顶尖管理思想 2019-11-15 12:28:26

 请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茶道资讯


茶叶报


茶道手记

作 者:王星原 华为大学金牌讲师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在华为内部,有一个著名的“七个反对”,即:反对完美主义、反对繁琐哲学、反对盲目创新、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员工参加变革、反对没有充分论证的流程进入实用……

 

其中的第一条“反对完美主义”,就是怕打着追求完美的旗号,而对所谓的“异化”进行排挤,最后造成整个组织思想同一化,形成僵化教条。

 

其实,历史上许多公司被颠覆掉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不完美,而是原有的方法、产品都太完美了,没有意识到危机其实就隐藏在过去的成功之下。

 

就如智能手机颠覆了功能手机、数码相机颠覆了化学胶卷相机的过程,其实都是在组织内部,早就有人看到了行业趋势,一些部门也早已生产出了产品。但组织决策层却抱着原来的成功,不能自我变革,而以公司文化价值观和战略之名,打击异化声音,最后造成万马齐喑,最终因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而被市场抛弃,企业整体崩塌。

 

任正非对自己、对华为,一直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即自己也罢、华为的领导层也罢、同事们也罢,包括华为自身,都不是完美的。企业里也不需要完人。唯一可以称得上没有缺点的人是婴儿,但是婴儿对企业又能有什么贡献呢?

 

几年前,在华为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谈到干部选拔时,任正非说到,除了正常的选拔以外,我担心相关标准过于同质化。他又对当时的绩效考核提出了批评,认为考核的指标太多,有30多项,这样只能选出好孩子。而一些所谓的“歪瓜裂枣”就都被扼杀掉了,其实这样对组织是十分不利的。

 

对于什么是所谓的“歪瓜裂枣”,任正非做了解读:瓜长得歪,表明糖分充足;枣子裂开,其实是已经成熟了。用人要用人所长,不要老揪住别人所谓的短处。

 

任正非又拿华为当时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开玩笑,说按我们现在的用人制度,如果徐直军来应聘,肯定应聘不上。

 

巧的是,在我前两年带的华为高级干部研讨班上,讨论到关于干部管理这一章节时,大家曾经讨论过一个话题——就是乔布斯或者林彪是否能在华为存活。而当时的高级干部学员得出的结论基本都是“不能”。这说明这个问题,在当时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华为的进一步发展。

 

那么该如何改变,才能够更有效地使用企业内部的“歪瓜裂枣”呢?

 

作为个人,只要不是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华为认为没有必要耗费太多精力去改变。因为这是很痛苦、很费时间的,还不如让他把自己的长处多发挥出来。


比如在干部的“三权分立”任命上(即建议权和建议否决权;评议权和审核权;弹劾权/否决权),目的不是选出一个完人,而是通过“分权制衡”的方式,选出一个总体上符合公司对于干部要求的人。

 

虽然这样的干部可能会有些短板,但只要不涉及到原则问题,公司都会予以宽容。先立后破,组织上协助改进,只要改进到长处发挥到最大,短板无法对组织造成伤害就行。

 

同时,要在正常的任命流程之外,保留破格选拔出“小老虎”的权利,据说华为这两年已经破格上调了几千名员工。总之,追求平衡不是目的,追求平衡、再打破平衡,引导英雄辈出才是最终目的

 

其次,如果大环境一时无法改变,华为也会尽量创造出一个容忍“歪瓜裂枣”的小环境。通过“人才雇佣资本”的改变,在全球某类人才聚集的地方,建立相应的研究所或者能力中心。

 

譬如,在华为某数学研究所,就有这样一位小伙子,就像电影《雨人》里讲的那样:擅长数学,但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等方面都很差。他到中国出差,需要带着母亲照料他的生活。任正非去了那里和他说话,他就紧紧地盯着PC屏幕,都不太搭理任正非。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员,却用非线性数学的方法,解决了2G/3G/4G设备可以共机柜的问题,从而为客户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而在华为法国的美学研究院、第二数学研究所,也有许多类似于2018年4月跟随马克龙总统来访的——法兰西顶级数学家德鲁克·维拉尼那样“奇形怪状”、特立独行的人物。

 

在法兰西这片土地上,诞生了笛卡尔、拉格朗日这样的伟大数学家。而数学上算法的突破,恰恰是现代ICT行业许多伟大成就的关键,例如5G polar码。所以,如果没有开放包容的胸怀,而是过度强调形式上的统一化,华为就会错失这些顶尖人才,更何谈“以客户为中心”?

 

在企业的战略制定上,任正非十分反对做什么10年以上的战略规划。因为情势时刻都在变化,5年之后世界怎样都很难说,所以华为的战略规划一般只管5年,而且是每年都要迭代。

 

所以,只要大的方向正确,不排斥所谓的“歪瓜裂枣”,让“黑天鹅”和“灰犀牛”可以不断地在华为的咖啡杯里飞,组织充满活力,这就是最佳状态了。

 

所以,任正非说:“我们要让优秀人才活下来,而优秀人才大多都是歪才。在座各位能接受贝多芬到华为应聘吗?谁知道聋子也能成为音乐家呢?


所以,华为要能容忍一些‘歪瓜裂枣’,容忍一些不太合群的人,允许他们的思想能够在公司里发酵。所以我们的心声社区允许员工批评公司。这些帖子我都会看。看看他们批评的是哪一点,找些领导来看看这点是否真的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我们做出改进。

 

从华为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1、企业内部管理要注意:防止追求完美主义。排斥异己和同一化意味着企业活力的丧失;

2、企业要有开放包容的能力,特别是要能容纳一些能够提出建设性批评意见的员工,要能从组织和激励上予以保障。




声明:版权问题,投稿,爆料,商务合作请加微信/QQ:904707301

小编向你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企业家参谋

IDcmqiyejia

全球视野,高端思维。《企业家参谋》为中国企业家提供经典商业案例、行业趋势和企业管理思想。

↑↑↑长按二维码一键收藏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