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懂这一点,孩子注定苦一辈子

百家 作者:夜听 2019-11-14 15:26:02

作者:木蓝

如何让孩子远离霸凌,是我们每个家长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秋葵妈


刷微博时,看到一则让人心痛的新闻。
 
7岁的小女孩多多,近日眼睛不适,被父母带去医院才发现,眼睛里竟然塞满了纸片!
 
当母亲去调查情况,才发现女儿中午休息时,被2名男孩按在教室一角,另1名男孩则往其眼睛里塞纸片。
 
 
听着视频中多多在取纸片时,发出的痛苦声音,我的心像被猫抓一样紧紧揪着。
 
最气愤的是,面对此种情况,校长的回答令人寒心:“7、8岁的孩子能有多大仇恨,只是闹着玩而已。
 
真的只是闹着玩吗?
 
我们总说“眼里揉不得沙子”,平时有一粒小灰尘掉进眼睛,都要揉半天,何况是这些又硬又厚的纸片,被塞在眼睛里,试想一下该有多难受啊。
 
身体上的创伤,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还能愈合,可心理上留下的创伤,却不是那么容易能走出来的。
 
在记者的整个采访过程中,多多一直没露面,因为害怕面对陌生人。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不禁在想,面临越演越烈的校园暴力,到底可以做些什么,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

比起霸凌,孩子更需要的是重视
 
知乎上有个问题:幼儿霸凌的现象普遍吗?

一高赞回答说道:

“这个现象太普遍了。

有些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或自身的一些缺陷,遭到某位小朋友的嘲笑,进而发展成所有小朋友都来笑话他,最后就演变成了霸凌。

比如:揪头发、掀裙子、扔东西、起绰号等等。”
 
如果大人不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将会对被霸凌的孩子,都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在人民法院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中显示:校园暴力事件有67.44%是因琐事而起。
 
也正是因为这些琐事,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最后成为不可挽回的大事。
 

同事告诉我,儿子班上有个孩子喜欢尿床,妈妈每天都会给他带一片尿不湿,叮嘱老师在睡觉时帮他穿上。
 
班里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总会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去翻他的书包,并将尿不湿拿来当玩具玩。
 
老师发现后,只是简单一笑,殊不知,孩子后来变得再也不想上幼儿园,尿床现象更严重了。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在孩子心里应该是彩色的、幸福的,而不应该是灰色的、恐怖的。
 
所以,当孩子跟我们讲述在学校的状况时,如果我们都能重视起来,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需要“听”到孩子
 
朋友周姐的女儿读小学时,经常被同学抢本子抄作业。
 
时间一长,本子不是被撕烂了,就是被搞得脏兮兮的。
 
孩子受不了,就告诉了妈妈。她哭着说:“妈妈,同学老是抢我作业本,我怎么说也不听,他们都讨厌我。”
 
可是周姐只听了前半句“抢作业本”,而忽略了后半句的“他们讨厌我”。认为孩子们之间只是闹着玩,没有记在心上。
 
直到孩子的成绩突然之间一落千丈,她才重视起这个问题。

 


原来自从上次告诉了妈妈作业本被抢的事情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了那几个抢作业本的孩子。
 
但是从那之后,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开始孤立她,不跟她说话,当她是个隐形人,孩子心里一直闷闷不乐。

周姐对女儿说:“这样的事情,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女儿说:“我早就告诉你了,可是你说那是我们之间闹着玩的。”
 

其实,有时候并不是孩子没跟我们说,而是我们不经意忽视了它。
 
美国总统里根说:我认为今天有些父母所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与照顾,以及有效的鼓励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认识到自我价值。
 
可怕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在发生之前我们就知道,但因为没重视起来,最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霸凌与闹着玩是两回事,要学会辨别


在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中,王晶晶因为一句玩笑,被霸凌了10年。
 
这10年间,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以至于到现在都不敢相信任何人。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两个男生打架,将她课桌上的茶杯打碎了。
 
同桌随口说了句:“王晶晶这个杯子值300万,你们赔得起吗?”当时她也只当是个玩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第二天,有人把这个事情加以编造,放到了学校的贴吧上。
 
说她向那两个男生中的一个索要300万的赔偿,从此她就有了一个“神女”的称号。
 
而其他同学为了融入那个“毁三观”的群体,纷纷远离她,孤立她。
 

晶晶爸爸也因为这件事情,多次找学校解决,学校给的借口就是,孩子之间闹着玩的。
 
都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从开玩笑演变成霸凌,这之间的分寸与边界没有掌握好,就会成为害人的利器。
 
所谓的玩笑打闹,一定是在双方都愉悦的情况下进行的。
 
如果在打闹的过程中,其中有一方是拒绝的,那这个事情就变成了欺凌,需要加以制止。

比保护孩子更重要的,是教他学会面对与自卫
 
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Shane Jimerson曾经说过一句话:父母可以提供给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勇于采取行动。
 
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需要在一朝一夕中去形成,而面对被伤害,勇于采取行动,却是当下必须要教给孩子的。
 
因此,当霸凌事件发生时,父母不妨教孩子这样做:
 
1.寻求周围的帮助
 
还记得《悲伤逆流成河》中,易遥在临死前,对着全校同学说:“你们这里的每一个都是害死我的凶手。
 
在发生霸凌事件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很多围观者;另一种是在无人的角落。
 
第一种情况下,被霸凌的孩子要学会向围观者求助。
 
大声呼喊,然后快速说出一件你曾经帮助过别人的事,并且夸他是有正义感的人,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再提出让他帮忙制止,或者寻求外援。
 
第二种无人的境遇下,能寻求的帮助很少。所以,对于低幼龄孩子,我们要教会他们尽量不要落单。
 

2.用游戏的方式,教会孩子防卫
 
在绘本故事《大个子熊,我不怕你》中,小水獭因为在学校被大个子熊欺负,而闷闷不乐。
 
爸爸看到后,和他进行了一场充分交流,并告诉他:“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一定要大声呼喊。”

 小水獭说:“这样就够了吗?”
 
爸爸回答:“这样还不够,你还需要学会一些防卫技能。”
 
说完,拿起桌上的玩具熊,和小水獭玩抢东西的游戏。
 
刚开始时,爸爸总是赢,但是随着练习的深入,小水獭的身手越来越敏捷了。
 
当下一次大个子熊又来欺负小水獭的时候,小水獭巧妙地躲避了,并且大声喊“大个子熊,你不能欺负我。”
 
这时,大家都围过来了,大个子熊也不敢再欺负小水獭了。
 

学会正当防卫,是每位父母都应该教给孩子的。
 
因为孩子终有一天会独自面对社会,如果孩子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那么这些伤害,都伤不了他。
 
校园霸凌听起来好像很遥远,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孩子接触的人事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孩子的思想也不在如从前那样简单纯粹。
 
从现在起,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同时,也要升起对社会的关怀,遇到同学被霸凌的事,不再只当围观者,要当制止者,因为谁也不知道,霸凌明天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
木蓝,全职妈妈,左手抱娃,右手执笔,带娃之余喜欢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愿与孩子共同成长。



-End-

你好,这里是夜听,我是刘筱。
我在后台收到了很多听友留言,很多父母说自己在育儿方面有许多困惑。
因此,为了帮助大家,我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育儿公众号-秋葵妈妈。
任何一个有思考的、爱孩子的爸妈,都不应该错过。


长按下方二维码,一起做最好的父母~~
点个在看
多给孩子一些陪伴
做亲密无间的父母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