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下辈子想做熊猫?
▲ 熊猫母子和大家说你好。供图/视觉中国
如果找一种动物来代表中国,可能是“龙”;如果找一种现实中存在的动物,那无疑是大熊猫。黑与白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太极阴阳,也是大熊猫这一中国特有物种的专属配色。
▲ 谁说我的世界非黑即白?我还有粉色,略。 供图/视觉中国
长久以来,“国宝”大熊猫一直担任着中国的形象大使。全球范围内,没有大熊猫入住的动物园绝称不上是世界顶级动物园,从奥运福娃“晶晶”到好莱坞的功夫熊猫,“熊猫热”风靡世界,从未降温。
▲ 大熊猫征服成都,蓉城到处都能看到熊猫元素。 供图/视觉中国
如果你和一群老外聊四川,他们不见得对川菜、火锅兴趣盎然,但若提起大熊猫,他们定一下围坐过来,两眼放光地问这问那。其实熊猫并不止生存于四川,也分布在甘肃、陕西。相比于熊猫对我们所作的贡献,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还太少太少。
▲ 四川卧龙,雪中的大熊猫。 供图/视觉中国
瞧谁那熊样?
▲ 分不清没关系,因为熊猫就是熊猫啊! 供图/视觉中国
现在的熊猫多特指大熊猫,而最初,“熊猫/猫熊”的名字却只属于小熊猫,后者被认为是介于熊与浣熊之间的新物种。19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接触到了“黑白熊”,当时的动物学家认为它的头骨构造、齿列、脚掌多毛等特点和红猫熊(小熊猫)相似,命名为“猫熊属的”。于是熊猫便有了大、小之分,以至于现在的人不得不拗口地称呼“小的大熊猫”为大熊猫幼崽。
▲ 咋啦?小大熊猫不能叫小熊猫还是我的锅了? 供图/视觉中国
大熊猫与小熊猫有相似的外观、生活习性(比如吃竹子)以及地理分布,甚至在动物园里也是好邻居。但这两个可爱的大/小家伙在科学上可不好分类,有人说同属熊科,有人说同属单独的熊猫科,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大熊猫应归为熊科,小熊猫则单独列为小熊猫科,与美洲的浣熊亲缘关系最近。
▲ 凭什么小熊猫是一个新物种,而小浣熊却是干脆面?供图/视觉中国
“熊猫”之名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大熊猫的拉丁文直译是大猫熊,今天台湾地区仍这么称呼。抗战期间,重庆曾在一次展览上展出大熊猫标本,工作人员按照西文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写下了拉丁文名,又依旧时中文从右至左的书写习惯写下了“熊猫”,于是造成了游人和媒体的误读,反倒是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 可爱即正义。供图/soogif
单从语感上说,“熊猫”比“猫熊”听上去就可爱;而在英文世界,尽管一般承认熊猫不属于“小熊猫科”了,但还是保留了panda的名字,听感自然也是比某某bear萌得多的多。
▲ 我知道你能盯着我看一整天,保存下来就继续往下翻吧。供图/soogif
改吃素或许是“适者生存”的原因,但科学家们近日发现,大熊猫从竹子中获取了大量的蛋白质,能量占比其实和吃肉是差不多的。大熊猫是吃竹子的专家,它们只吃约27种竹子,各个季节选取的部位还不相同,尤其愿意吃蛋白质含量高的种类或部位。看着在吃素,其实在“吃肉”!
▲ 2011年11月9日晚11时许至次日凌晨5时,安装在四川平武县老河沟林区的红外线相机,拍摄下一只野生大熊猫抓起牛羚尸体吃的全过程。供图/视觉中国
为了更好地吃竹子,大熊猫进化出了一系列“吃饭工具”,比如五个手指外还有一个“伪拇指”——实际上是腕骨发育成有皮毛而没有爪的假拇指,便于更好地抓取竹子。竹子质地坚硬,所以需要坚硬的牙齿和强大的咀嚼肌,这也让熊猫脑袋大、脖子粗,成了最可爱的肉食者。同时,为了防止被竹片刮伤,大熊猫的胃壁也变得更加厚实。
▲ 仔细看紧挨着我拇指下的那一块皮,这就是伪拇指啦。 供图/视觉中国
竹子是高纤维食物,而大熊猫的牙齿和消化道由于保持了肉食动物的构造,消化效率低,营养吸收慢,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不停地吃吃吃。科学家曾观察过一只成年大熊猫:48小时内,这只大熊猫花了25小时吃竹子,吃了154千克,还边吃边拉了96次,一共排了85千克便便,那是相当吃苦、相当勤粪!
▲ 猜猜这是用啥做的?算了,我看你还是不要猜了。因为都是竹子,所以也没那么臭。 供图/视觉中国
环球旅行:“国宝”如何征服世界?
▲ 凭什么是国宝?凭我可爱啊。 供图/视觉中国
▲ 熊猫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和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的扩张有关。忏悔吧,地球人。 供图/视觉中国
古籍中,那些“疑似熊猫”可能是用于部落战争的猛兽,可能是皇帝的禁苑里的观赏物,也可能把它们的毛皮用作赏赐大臣的礼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质、气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熊猫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最终缩小到四川盆地和秦岭一带的高山深谷中。
▲ 阿尔芒·戴维收藏的大熊猫标本,现藏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供图/视觉中国
所以,当1869年法国传教士(同时也是业余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四川宝兴的山区发现“黑白熊”,并把它介绍给世界时,别说震惊外国人了,大多数中国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一神奇动物。
▲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两个儿子及其所猎杀的大熊猫
与这些猎杀的男人们不同。1936年11月,传奇女性露丝·哈克尼斯带着奶瓶与奶粉来到中国,捕获、喂养了一只熊猫幼崽。之后,她将这只幼崽带离中国,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只被带出国门的活体大熊猫。
▲ 第一个把活体大熊猫带出中国的“熊猫夫人”露丝·哈克尼斯和第一只留洋熊猫“苏琳”。 图/《The Lady and the Panda》
1937年,被哈克尼斯带走的大熊猫幼崽已经安全到达美国芝加哥的一所动物园,普罗大众对大熊猫的热情由此被点燃了。
▲ 2017年7月5日,德国柏林,为旅德大熊猫“梦梦”和“娇庆”打造的熊猫馆正式开馆,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开馆仪式。供图/视觉中国
“白送模式”在1982年终结,此后发展为租借模式。目前,中国已与世界12个国家的14家动物园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共有40只中国籍大熊猫(包括它们的幼崽)生活在海外。租借方每年需向中国支付50万-100万美元的租金;租借大熊猫每产下一只幼崽,租借方需支付中方60万美元,幼崽属于中国,且在3岁以后必须回国……
▲ 2017年7月6日,台北,大熊猫“圆仔”4岁生日,正在享用水果生日蛋糕,他的妈妈是赠台大熊猫“圆圆”。供图/视觉中国
即使面对“不平等条约”,世界各国依然热情不减。为了能把熊猫带到荷兰,当地政府整整准备了16年,历经三个首相,往返中国20多次,精心打造熊猫馆。2017年,大熊猫“武雯”和“星雅”终于入住荷兰欧维汉兹动物园。日语里还专门有“揽客熊猫(客寄せパンダ)”一词,言下之意为许多人被熊猫吸引才来到动物园,足见各国人民对熊猫的喜爱。
▲ 海外最豪华的熊猫馆,所有材料源自中国,具有浓浓中国风。供图/视觉中国
“下辈子”,想不想做熊猫?
一只熊猫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诞生,比如圈养熊猫的交配就比较“困难”。脱离了野外雄性争斗、获得交配权的生活习惯,单纯把两只熊猫关在一个笼子里,它们也很难产生“爱情”。最著名的例子是伦敦动物园的“姬姬”(同时也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徽的原型)与莫斯科动物园的“安安”在20世纪六十年代失败的联姻,两只熊猫互相看不对眼,并且大打出手,成为冷战历史的尴尬插曲。
▲ 下面两张图羞羞,小朋友们捂住眼睛。 供图/图虫·创意
一只野生大熊猫的势力范围大概是4-7平方千米,实际上每天活动半径也就500米,“孤岛”生活导致的近亲繁殖,成为熊猫繁殖能力衰退的一大原因。圈养熊猫就更是如此,现在圈养的群体里,有四分之一、超过130只熊猫都是已故大熊猫“盼盼”的后代。为此,中国在1990年成立“大熊猫繁殖研究攻关组”,十余年后攻关成功,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稳步提升,方式则比较直接——人工授精。
▲ 2008年,四川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两只大熊猫在工作人员的注视下进行交配。供图/图虫·创意
其实,大熊猫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心寡欲,曾有科学家在野外观察到一直雄性大熊猫在与雌性“圆房”的过程中,70分钟内爬跨了42次,其中39次都成功了。同样令人惊奇的还有择偶时的“比武招亲”,两只雄性大熊猫要为爱决斗,雌性大熊猫则在一旁观战(比如挂在树上),发出“咩咩”的诱惑助威声,性致盎然。
▲ 不好意思打扰了,只是你们那个啥以前我就在树上了。供图/soogif
▲ 2019年9月13日,德国柏林,旅居德国柏林的大熊猫“梦梦”生下一对双胞胎,这是中国租借海外的大熊猫首次在德国生育产仔。供图/视觉中国
▲ 2019年9月9日,比利时布鲁格莱特天堂动物园,双胞胎熊猫宝宝的满月照。 供图/视觉中国
活得过初一,还得熬得过十五。刚出生的熊猫宝宝是粉嫩的肉球,15天左右,宝宝的肩带、四肢、耳朵的皮肤渐渐变黑(据说是为了伪装),稀疏的背毛也变得浓密,30天左右才有个熊猫样。不过,它们在6-7周后才能睁开眼睛看世界,60天后才有听觉,真正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到3个月以后。
▲ 熊猫宝宝太小,需要妈妈的保护。 图/视觉中国
熊猫妈妈是最好的导师也是最严厉的教练,幼崽先是跟着妈妈学习独立生存的技巧,一岁半到两岁时,熊猫妈妈便会强行让它们离开,独自闯荡世界。反观“圈内”,随着人工繁育种群不断扩大,如何让圈养熊猫保持野性、重返山林,已成为摆在“人类妈妈”面前的重大课题。
▲ 2009年4月29日,四川省林业厅把救护于甘孜州泸定县的野生大熊猫“泸欣”易地放归于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供图/视觉中国
自1869年阿尔芒·戴维“科学发现大熊猫”至今,正好150周年。150年间,大熊猫从被猎杀到被保护,从圈养到人工繁殖,从“濒危”到“易危”;也正是这150年,它从无人知晓一跃成为被地球人疯狂追捧的动物明星,成为动物保护的代言人,改变了动物与人类的历史。
150年后的今天,与其说是大熊猫离不开人类,不如说是人类离不开大熊猫。
你说,到底是谁离不开谁?
参考资料
亨利·尼科尔斯《来自中国的礼物》,2018
胡锦矗《追踪大熊猫的岁月》,2005
王先忠《话说国宝大熊猫》,2005
罗小韵《守护大熊猫》,2008
张志和《熊猫的秘密》,2009
《四川的大熊猫 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2015
刘敏《拒绝“降级”的大熊猫》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授权转载。“地道风物”是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旗下的原创内容公众号,这里汇聚了一群热爱山川美食的人,立志于“寻访最佳物产、捕捉匠心民艺、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文 图:Face
封图 :视觉中国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