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了200本书,但我感觉没有半点用”
点击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点击加星★ 贴近你心 ❤
作者:怀左同学
来源:怀左同学(ID:hztongxue)
前两天,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他去年的时候参加了一个阅读活动,提倡一天读一本书。
他说,自己虽然还是个大学生,但很久没有这种拼命学习的激情了。所以,他在大约一年的时间中,读了200多本书。
看了他的描述,我觉得他还是挺厉害的。因为我离开学校后,虽然每天有很多时间可以读书,但现在的我,一年也读不了200本书。
他接着说:“学长,我本来以为读这么多书之后,我就可以变得很厉害,可以靠副业赚钱。但现在看来,好像一点用都没有。所以我现在都想放弃读书了!”
我没想到他会这样说,从他的话中,我能看到焦虑和巨大的失望。本来满怀期望去做一件事,希望可以通过这件事情实现更多目的,但做成之后,突然发现,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
就像父母允诺我们:“你这次考试考好的话,我就给你买个最新款的手机。”
结果你拼命考了第一名,父母却说:“要什么手机!有了手机还能好好学习吗?我给你再报个辅导班吧。”
理想与现实不对等,会引发我们的焦虑。
努力之后没结果,会导致我们的失望。
关于读书无用,这样的反馈我还收到很多。因为我自己经常读书,也会在自己朋友圈推荐一些书,想着自己留个纪念,同时给爱读书的人推荐一些好书。
但有一天,一位微信好友和我说:“读书有什么意义呢?读书能让你成功吗?能让你变得有钱吗?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没有回复他,因为每个人看待书的视角不一样。同样,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也不同。同时,这些反馈还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
读书,到底怎么样做,才能“有用”?
营销浪潮之下的读书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倡导成功学的人开始大谈读书。所以,一些本来很焦虑且没什么主见的人,被洗脑之后,自然而然地将成功和读书联系了起来,觉得读书之后就会变得有钱,甚至倡导一天读一本书,或者一天读三五本书。
讲道理,读书确实很好,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垃圾信息和二手知识实在太多,你直接去读好书,读经典,可以直接了解到一手的知识。
很多成功人士都读书,但并不是说只要你去读书,就一定可以获得你想要的成功。
这个道理,就像成功人士都吃饭,但并不是说你只要去吃饭,就可以获得和他们一样的成功。
就我的读书经验来看,一直有读书习惯的人,往往有自己的口味和节奏,知道自己该读什么书,也知道自己如何去读书。
而那些哄哄闹闹每天吵着读书学习的人,一般都是之前没有读书习惯,被别人“读书=成功”的广告一引导,就闹着要一天读一本,甚至一天读三本的人。
急功近利背后的原因,是人心中的焦虑。
同时,在当下社会中,大家最焦虑的问题,大多数还是缺钱。
所以这个时候,当别人将“多读书”和“能赚钱”挂钩时,很多人就相信了,然后开始囤书,翻书,看不懂也当看过了,为了数量而读书。
有一天,有个人说他三个小时读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并且在网上嘲笑那些看不懂的人时,我问他:“我想请教一下,丽贝卡为什么会吃土呢?”
结果他回复我:“丽贝卡是谁,是一个明星?”
自那之后,当我再遇到有人说“我一年读了几百本书,但我感觉没有半点用”的时候,我就用“我一年吃了一千多顿饭,但我也没有变成功”来回复他。
生活不是你爸妈,不会因为你填鸭式地做了一些事情,就必须得奖励你另外一些东西。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
多读书是好事,但读书的目的不是读书,而是为了获得知识,为了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或者建立属于我们的思维方式。
从本质上来讲,读书是一种可以增加知识、培养思维、提升我们能力的手段。这样的手段还有很多种,读书只是其中一种。
并不是说读书越多的人就一定越厉害,他也可能读成了书呆子,只读书从来不实践。
而什么样的人真厉害呢?是那些在坚持读书的同时,还在坚持运用知识的人。
读《三国演义》时,有一个人物叫马谡,他也是诸葛亮的学生,就是“挥泪斩马谡”中的主角。他读书很多,但让他去守街亭时,他却只按兵法行事,不联系实际,结果被曹魏军队打败,自己也丢了性命。
同样的人物,还有纸上谈兵的赵括先生。
到现在,我自己也出了两本书,自从我出了书之后,我就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书本里的内容都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要知道,有了知识并不代表你的学习能力强,也不代表你的思考能力强。爱因斯坦说过: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底层的,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联系、输出,并且将知识建立成系统。就像造房子,只有砖瓦是不行的,还需要将材料组合建构,才能慢慢造出房屋。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也要多实践。
读书后的实践手段非常多,最简单的,就是思考和写感悟。
举个例子,比如你读《三国演义》时,读到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然后走到哪里都宣传自己刘皇叔的名号。如果你只是说,刘备这个人只喜欢装,那就留在表层了。他为什么一定要宣传刘皇叔的名号呢?
你思考一下就会知道,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找阵营,因为大汉当时虽然衰微,但还未亡,有很多人还是心向大汉的;另一方面,从广告学的角度来看,刘皇叔这个名号,自带流量,直接帮刘备做了很好的宣传。
看《西游记》时,为什么最后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猪八戒是净坛使者,而看起来很和善,同时又一直挑着担的沙和尚却只得了金身罗汉呢。要知道罗汉的地位是比较低的,被公认老好人的沙僧,最后得到的奖励却最低,为什么?
如果你认真读书并且思考后会发现,沙僧其实心机很重,很多时候他都不愿意发力,能当和事佬就当和事佬,凡事差不多就行,反正前面有师父、大师兄和二师兄顶着。如来不傻啊,早看出来了,所以给了沙僧金身罗汉,指明他心不纯,还需要历练。
有了这样的小思考,其实比单纯读书多了一层实践,如果你还想再多一层的实践,那就去写作,将你的小思考写成小感悟。
这样的练习刚开始会感觉很吃力,不容易,但时间久了之后就形成习惯了,看到新内容就会自然而然地思考一番,你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重要
我越来越发现,我们应该要学着脱离一些社会上约定俗成的东西。
在你小时候,当老师问你未来想做什么时,你说你想做科学家。但是当你上高中的时候,老师问想当科学家的还有多少人,那个时候就没有多少人了。
这里面的原因是:你小的时候,相信自己可以,因为那个时候,没人告诉你不行。
后来你慢慢长大,想做的事情,身边人一直告诉你:你不行。时间久了之后,你就真觉得不行,然后放弃了。
所以,大家试着想一想,在你成长的路上,究竟有多少事情,是被别人说服后不去做的?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先试着自己去分析一下,不要急着去听反对者的声音,因为他们已经适应社会环境了。而社会也会在你的面前竖起一道屏障,你会担心偏离社会规范,因为不遵守社会规范会受到惩罚。
但是,如果你想做成很多事情,你确实需要采取不寻常的方法,可能这个方法并不会被每个人都接受。
因为你追求的东西越卓越,就越需要突破社会教化的束缚。
同样的,换过来说,就读书这个问题,你也应该去培养自己的主见和辨别能力。
为什么你的认知经常会被媒体吊着走?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媒体往往喜欢利用你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来抢夺你的注意力。
媒体和营销通过渲染贫穷、焦虑、无能、挣扎,然后再反过来一说,你通过做哪些事情可以实现逆袭、暴富、走向人生巅峰,就能吸引一大批人。
人性是懒惰的,我们非常喜欢简单的想法,喜欢用一个单一的答案去看待世界。
我们倾向于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有单一的原因,我们只需要解决这个原因,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什么,这就是人类的单一视角本能。
所以很多人也会很容易相信读书就可以成功,炒股就能成功,做某某事就能成功,他们不去思考更复杂更立体的原因,而喜欢抓一个答案,然后在单一维度上去发力。
事实是:所有的成功,都是系统性的,都是立体式的。
所以,比起单纯地拼读书的数量,我们还应该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底层认知能力。
【小结】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第一,读书很好,但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提升思考能力的手段,它不是最终的目的。
第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要总被别人吊着走。
作者简介:怀左同学,文艺学硕士,简书签约作者,新媒体写作讲师,一个爱读书的普通人。新书《你越强大,世界越公平》正在热销中。微信公众号:怀左同学(hztongxue)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 7943351
- 2 中国黄金原董事长家搜出大量黄金 7945798
- 3 空调英文不会男生盯着考场空调看 7865608
- 4 “冷资源”里的“热经济” 7728939
- 5 被铁路售票员的手速惊到了 7628059
- 6 网红赤木刚宪爆改赵露思 7518297
- 7 县委原书记大搞“刷白墙”被通报 7400911
- 8 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 7387792
- 9 马龙刘诗雯穿正装打混双 7239941
- 10 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 715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