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发起“科学周”,《中国科学报》头版评论:企业关注基础科学研究作用不可低估

百家 作者:占豪 2019-10-25 01:22:00

《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以“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为己任。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杨三喜


腾讯日前宣布发起“腾讯科学周”,于每年11月第一周举办全球性科学探索活动。这是腾讯举办科学WE大会7年来首次升级。除了以往的科学WE大会,腾讯还推出了医学ME大会、科学探索奖颁奖礼等活动。此前,首批50位获“科学探索奖”青年科技工作者名单已经公布,他们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300万元奖金。这些科学活动均着眼于关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发展,努力展现“科技向善”的理念。


基础科学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体现,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诸如5G、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无不根植于基础科学的突破。面对这种形势,各国都调整了科技创新政策,加大对基础科学的研究投入。



从国外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尤其注重基础研究,以确保其行业领先地位,诸多国外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正在从技术能力逐渐转向科学能力。过去,美国联邦政府一直是基础研究最主要的资助者,但近年来联邦政府对基础研究的资助比重不断下降,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显著增加。


我国企业基础研究严重不足,原始创新能力较弱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改变。2018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近年来,华为、腾讯等企业纷纷加大对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投入力度。腾讯成立了量子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AI实验室等,旨在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引擎”。华为在基础研究与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已占整体研发投入的近30%。


企业以各种方式关注、鼓励、参与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发展,逐步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这种投入不仅有利于保障企业的领先地位,并带动其他企业关注基础研究,而且对于培养更多青年科研领军人才,推动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一方面,推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等多元力量的参与,也需要营造一个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提升国民的整体科学素养。前些天,“量子波动速读”培训遭到网友群嘲,所谓的几分钟阅读一本书纯属骗局。但这样的课程,尽管费用高达数万元,家长仍趋之若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科学素养偏低。


科学周活动,其实也是一个面向公众推动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的机会,能够带动更多人了解前沿科技话题,感受科学家风采,尤其是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