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群大咖在这里讨论重磅大事……

百家 作者:广东发布 2019-10-22 14:35:11



今天上午,

大家翘首以盼的国际盛会终于开幕啦!

现场重量级嘉宾云集!

国际范十足!

↓↓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1042827106784313345"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71vT6WeWUCWjicVkmymTcBs3ibI0nZPFta45ko2ycmhCEwsZialsZoia0icZppGibK0ONG65Weag26ZlZ1GNh8szHCAQ%2F0%3Fwx_fmt%3Djpeg"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1920" data-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042827106784313345"></iframe>


10月22日上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论坛主题为“大湾区建设助力‘海上丝路’交融”。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宣布论坛开幕。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致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薛晓峰出席。


傅华代表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对本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广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携手港澳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广东还将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成员胡邦胜在致辞中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愿与各国媒体同行在优化国际传播生态、深化内容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共享湾区红利,共促丝路繁荣。


外国驻穗领团代表、伊朗驻广州总领事希尔高拉米在致辞中表示,希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增进各国友谊,推动各国合作,使世界更加融合、更加和平。


中宣部、广东省有关单位,外交部驻香港、澳门特派员公署和珠海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驻穗领团及外国友好(交流)城市代表,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负责人及海内外媒体负责人等300多名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



论坛有什么亮点值得关注?


在开幕式结束后举行的主论坛上

有这些主题演讲

↓↓


安格斯·迪顿
《财富、健康与不平等》


不仅是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美国经济学会前主席,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研究消费、贫穷与福利的专家之一。


他具体分析了市场机制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在他看来,市场机制是一个达到目的的手段,GDP并不是一个衡量人类福祉的标准,市场机制应该提高幸福感。他认为,在当前一些老牌市场经济体举步维艰的现实下,中国的成功可以带来一些思考,如经济发展不能只让小部分人富裕,而应该惠及更多的人,要让年轻一代看到希望。


“世界上大部分脱贫成就都是中国取得的,这是前所未有的。”



迟福林
《加快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


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等多项荣誉,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他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在构建形成“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的自由流动。他表示,目前应该加快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


“如果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几年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保持7%以上的GDP增速,其GDP将在2022年左右超过东京湾区。”



樊纲

《“一带一路”,大湾区与中国发展新阶段》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他提到,大湾区自身可以通过参与“一带一路”项目与沿线国家合作发展海洋经济,促进自身发展。中国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力度扩大内需。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四十年就是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需求,下一个阶段还是城市化。


“尽管国际市场存在波动,只要保持国内市场有序向上发展,我们依然能保持合理高增长的趋势,实现更均衡、健康、稳定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对世界所作的贡献。”



高大伟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丝绸之路建设》


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2002年,他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立“中欧文苑”,并同时创办“中欧论坛”,旨在深化中欧交流。


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是改革开放2.0的标志。毫无疑问,大湾区将会成为一个智慧湾区。中国的现代化正在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未来,中国将会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国家,给世界带来柔软温和的感受,成为世界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力量。”




熊德龙
《“一带一路”提升国际媒体融合助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国际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印尼熊氏集团董事长、印尼文化旅游部亲善大使、印尼工商会馆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印尼华商总会副总主席。


他分享了自己与中国的情缘:身为孤儿,其养父母为在印尼的广东梅县华侨,“虽然我没有中国血统,但我有100%的中国心。


他希望更多的媒体朋友能够客观地报道中国的发展情况。他还以自己所在媒体为例,表示通过媒体间的合作可以在更多领域更多途径传播中国的声音,讲述更多中国的故事,让更多国外的受众能够了解日益发展的中国。



韩咏红

《如何让东南亚国家更好认识粤港澳大湾区》


新加坡报业控股《联合早报》副总编辑兼联合早报网(中国)主编。2005年起她被派驻北京报道中国政治、社会和外交新闻。2011年她因在中国的优秀新闻工作获颁新加坡“通商中国”青年奖,2018年出版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你好》


她表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正不断提速,但对于海外的受众来说,对其概念仍不够清晰。她建议,可以通过主动“走出去”,与当地商界以及主流媒体建立良好关系,把大湾区的明星人物、企业的成功故事带到世界。


“无疑,有不少人都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给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带来商机,但是具体到文化旅游等方面,其形象仍不够立体全面,这可以成为未来传播工作发力的空间。”



3大平行分论坛


除了主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外传播”、

“ 媒体融合助力国际传播创新”、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城市形象塑造”

3个平行分论坛

也在活动期间举行。



三大精彩展区


论坛期间还以科技走廊形式,设置三大展区,展示内容分为: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图书展(中英文版);

  • “5G+4K/8K+AI”智能化媒体展示;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旅游图片联展。



活动的第一天

“海丝论坛”就碰撞出了

那么多智慧的火花,

让人更期待接下来的活动了。

未来,我们继续携手共进,

共赢发展!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南方+珠海发
编辑:卓佩仪 刘芷蕾
校对:符如瑜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