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港中大校长公开信:怎样做才是真正对香港年轻人负责?

百家 作者:互联网思想 2019-10-20 13:00:42


10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发表一封公开信,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反思。

下面先来看看这个公开信: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公开信

二零一九年十月十八日

各位中大同学、同事、校友:



执笔之时,心中有很多思绪尚未止息。上周四(10月10日) 跟同学及校友接近四小时的会面当中,外界可以从媒体看到很多失控画面,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以及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校友,无不感受到绷紧的情绪。面对比以往更汹涌的群情及激烈的指骂,延续真正的对话及交流实不容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讨论会完结后,我与一些被捕同学两个多小时的闭门交谈。在大家都放下戒备的情况下,我看到同学无助的眼神,哭诉他们亲身所受的身心痛楚,恳求大学保护他们。我亦坦诚告诉同学我的心底话,承认大学在此史无前例社会挑战下的不足之处,以及大学必须肩负的多方责任。在这两小时,彼此终于能够打开心扉,表达最真挚的感受。同学的每一句说话都打进我的心坎里,让我非常的痛心及难过。



对于部份同学就其被捕后的经历,向我表达的强烈诉求,大学必须负起寻求真相及公道的责任,让公义得以彰显。每一位同学,无论他们持何种立场及价值观,无论他们曾否犯错,都是中大的学生。作为师长,我们必须教导同学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而大学出于关爱,亦须为同学争取应有的权益,不会随便放弃任何一位同学。上周四的讨论会之后,我收到逾800封来自各方的电邮及书面意见,看到不同传媒对事件的解读及分析,也知悉同学、同事及校友的联署。在如此大量纷纭的意见中有一个共通点:各方都期大学凭其公信力、响力,让有关事件及受影响同学得到最公平的处



被捕同学的情及跟进


我们自上周五起,立即逐一再联络被捕的逾30位同学,详细了解他们在被捕后遇到的种种情况。大部分同学表示,在被捕后要求与律师或家人联络不果,最终在数小时甚至长达78小时后才能打电话,有同学因而被逼在没有律师陪同下录口供。据其中一名同学描述,其家人到警署要求会面不得要领,结果同学在被拘留的48小时没有机会打电话及不能与正在警署苦候的家人见面。不少同学指出,在拘留期间警员不允许他们睡觉或躺卧休息,亦有同学反映得不到所需的医疗协助,例如哮喘病发的同学要等候6小时后方能就医,有同学因头部受创要求就医,18小时后方被送往急症室。较为严重的情况,不止一位同学表示在录口供或扣留期间曾被警员掌掴,以及有两位同学表示在搜身前获告知不需脱衣,却在搜身房内被同性警员强逼脱下所有衣物。以上都是同学亲自提出的指控。


在我们逐一个别跟进的被捕同学中,共有约20位同学表示在拘留期间曾经遭遇上述其中一种或多种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对待,显示这些绝非单一事件,从人道待遇角度来看,情况严重,而涉及身体伤害的情况,更加不能接受。对于同学亲述他们被捕后经历的身心创伤,我感到难过及悲愤。我在此严正指出,同学因何事被捕警方必须确保拘捕及扣留过程中被捕人士应有的权不被剥削执法人员须达到高标准及要求,审慎和公正执法,这也是公众的合理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在查明细节后,警方必须有清晰的交待和恰当的处理。



为严肃处理以上同学的个案,大学即时联系了义务校友律师,特别是在处理性别平等及人权问题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律师协助同学。我们希望在律师的协助下,每个个案的详细情形都可以以书面陈述撰写出来,在同学的同意下,让大学可以协将个案呈交相关机构作出正式申诉及陈述并促相关机尽快作出公平、公开、公正的调查。事实上,大学已直接联络了监警会,他们极度关注同学的个案,并承诺会就个别个案派出观察员,出席所有投诉警察课与投诉人的会面和现场搜证,以确保过程公平公正。我在此呼吁受影响同学争取你们应有的权利,我和我的同事非常愿意与律师一起陪同同学到相关机构作出投诉,保障你们的法律权益及要求严正处理。



我理解很多中大成员及社会人士都非常关注吴同学的个案,我们亦同样非常关注,并与吴同学保持紧密联系,提供协助。我们理解她正面对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她在公开场合或访问中所描述的经历,其实已具备相当的细节,我在此促请投诉警察课就已公开的细节立即展开调查,并由监警会作出监察,此事刻不容缓。我亦在此强烈呼吁各方停止对任何人作出恐吓或骚扰行为,甚或阻吓受害人求助。



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我们所接触的同学,都因为对警方有不安情绪或对投诉警察课及监警会的制度失去信心等而尚未愿意踏出这一步。我感到无奈之余,亦明白同学及公众对现有机制的不信任,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基于事件的严重性,我会去信行政长官,希望行政长官考虑针对现时大学已掌握初步资料的约20 宗个案,在现有机制以外作出严正跟进,让法治精神得以彰显,让信心得以重建。事实上,过去两个月来,社会上有强烈声音,要求政府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查找警民冲突以至整个事件的真相。政府应该正视这个声音,因为只有真相才可以为所有人带来最公平的结果。



保护大学的成员,大学责无旁贷。同时,在大学成员甚至社会大众都期望我们主持公道的时候,我身为校长,必须谨慎运用大学的公信力,绝对不能仓卒行事,让校园变成争辩的战场,甚至让本来已经受创伤的人,因为某些恶意攻击而受二次伤害。对于部分警务人员涉嫌不当使用暴力或违反人权,经查证后须予以谴责。



保安措


在上星期的会面中,很多同学都向我表达对于警察进入校园的关注。在校园范围内,大学会尽一切努力维护每一位成员的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如警察欲进入校园,保安处会先向警方查询到校原因,了解警方是执行法庭搜查令,或是在涉案人士同意下作出调查,或有合理怀疑相信有涉嫌犯罪人士在某处所内。希望大家明白,大学有法律责任配合警方调查工作,但大学会先向警察了解进校的具体资料,包括调查目的及地点等。大学亦会在警察在校园范围内调查或搜查期间,尽可能安排大学人员陪同有关人士,并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知会相关单位;同时亦会按需要联络律师到场协助(大学已为此安排24小时法律支援),确保员生的法律权益受到保障。



大学会加强前线保安人员的训练及警觉性。在这段期间,大学已加派了人手处理大量校园发生的不同事件。



强紧

我在上星期与同学及校友会面时提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几个月来大学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件,令不同成员都受到很大的困扰。在这个非常时期,不同的成员都期望大学有更多的支援,我很感谢各位曾经出心出力的同学、同事及校友,同事们需要处理很多前线的问题,但他们不怕辛苦,愿意付出更多时间与同学沟通,疏导负面情绪并制止不当的行为及纷争。


大学一直设有由我领导的危机处理小组,负责制订应对不同事件的对策。由于现时社会状况急速变化,在听取各方意见之后,我决定深化危机处理小组的工作,以更迅速地应对突发情况,加强不同单位的协调及决策。大学将会成立一个跨部门的应变专责工作组(Rapid Response Task Force),就五大支援范畴成立分组,跟进不同的工作并向我汇报,亦会邀请学生代表及校友加入:


1.文化共融分组( culturalis@cuhk.edu.hk ) (召集人:吴基培副校长)

2.学业支援分组( academicss@cuhk.edu.hk ) (召集人:余蕙卿教务长)

3.校园安全、保安及法律事宜分组( csslms@cuhk.edu.hk ) (召集人:吴树培副校长)

4.学生支援及心理健康分组( ssws@cuhk.edu.hk ) (召集人:吴基培副校长)

5.沟通与协调分组( caes@cuhk.edu.hk ) (召集人:吴树培副校长)


让信、望、爱领我前行

过去几个月的社会及校园风波,对我们各人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深信对话是解开矛盾的出路,强硬对立不能换来妥协,真心坦诚方能修补撕裂。香港的成功有赖香港人的团结及法治精神。现时社会上的负面情绪已达临界点,不断升级的暴力及破坏行为必须停止,政府必须尽快、尽力提出可行方案解决社会上各种问题,方可以为这一代的年青人──香港的未来,重燃希望。


不管前路多艰难,大学会坚守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培育品德的使命,让校园成为自由探索真理的地方,不会放弃教导同学博文约礼的精神。假如校园失去了团结、失去了开放包容、理性及互相尊重之心,失去了盼望和信任,失去了爱,又怎可以再为大家遮风挡雨?


我在香港出生及长大,香港是我挚爱的家乡。狮子山下的精神,正正是我成长的家庭,以及千千万万家庭的写照:刻苦耐劳、勤奋拼搏、灵活应变、自强不息。所有香港人,不论政治立场,都是同舟人,有很多共通之处。我衷心希望真相可以带来和解,可以重建香港宝贵的精神财富。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段崇智


香港中文大学


人民日报批港中大校长公开信:


怎样做才是真正对香港年轻人负责?

10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发表公开信指出,校方逐一联络逾30位被捕同学,其中大部分称曾遭不合理对待,并亲述被拖延就医、求见律师家人无果、被逼搜身等。段崇智校长因此要求警方查明细节后清晰交待,并称将为被捕学生提供协助。这封信自发出后,引发广泛关注,但也带来巨大争议。有网友表示:“全信只呈现了被捕学生的一面之词,那些被激进分子伤害的学生和老师谁来代表呢?”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反思。



关爱学生是一位教师、一位校长的“天职”,教育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和分析社会问题更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没有经过权威调查、充分了解各方情况的前提下,只是把被捕学生的单方面说法呈现出来,是否能拼出完整的事实?是否能体现出真正的客观、公正?是否可能带偏舆论,进而干扰独立的检控和审判?段校长是香港最知名的大学校长之一,是严肃的学者,一言一行会对香港社会产生很大影响。段校长亦对这份责任非常清楚,他在信中专门表示,“必须谨慎运用大学的公信力”“不能仓促行事”。但我们从这封只有“被捕学生的声音”的信中,却读不出本该有的客观、慎重,反而更多感到的是偏颇和臆测。


我们无法想象,这封公开信会对那些遭受极端激进分子伤害、不愿参与任何形式暴力却被裹挟其中的学生,那些渴望寻觅知识和真理、反对校园政治化的学子,那些希望与激进学生理性沟通却被辱骂、恐吓、禁锢的老师,甚至那些至今仍躺在医院的受伤警员及其家属,造成怎样的伤害。


或许这封信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到底怎么做,才是真正对香港年轻人的未来负责?面对偏激、情绪化、甚至信奉暴力的年轻人,我们是听之任之、无原则为其开脱,还是坚决指出他们思想上的错误,纠正行动上的偏差?面对那些对自己人生感到迷茫、对国家发展模式感到困惑的年轻人,我们是同他们一起“哀叹”“愤慨”,还是用自己的学识和阅历,教会他们人生的道理,使他们明白一个社会得以维系的制度和规则?这些应该都不难回答,只不过需要拿出勇气和展现正气。倘若教师甚至深受尊重的大学校长也“随波逐流”,不辨是非、不讲对错,对极端激进的观点乃至暴力一味纵容,那不是真正爱护年轻人,而是在亲手毁了他们的未来。


香港暴力示威发展到今天,香港年轻人也是时候静下心来,对自己的人生和香港的未来做些更加理性的思考。我们已不止一次看到,许多激进的年轻人在谈到“民主”“自由”等口号时,热血沸腾,而真正被问及“民主”“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却陷入长时间的犹豫和沉默。一些年轻人声称他们的原则就是“不割席”,只要出发点一样,谁干什么都互相支持,但真正被问及“出发点具体是什么”“终点又在哪里”时,却陷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境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青春,经历过激情燃烧的岁月,知道反对一件事、拒绝一种观点、打破一个规则是多么的容易,而逐渐放下成见,深入了解对方,并通过理性对话和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多么困难。而这,恰恰意味着真正的成熟和成长。


段崇智校长在公开信的最后写道:“不管前路多艰难,大学会坚守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培育品德的使命,让校园成为自由探索真理的地方,不会放弃教导同学博文约礼的精神。”这样的描述,是真正美好的大学愿景。当前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认识到,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必须坚决向暴力说不,坚决不能让学校成为输送暴徒的大学,还校园以平静。(人民日报)



怎样做才是真正对香港年轻人负责?


10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发表公开信指出,校方逐一联络逾30位被捕同学,其中大部分称曾遭不合理对待,并亲述被拖延就医、求见律师家人无果、被逼搜身等。段崇智校长因此要求警方查明细节后清晰交待,并称将为被捕学生提供协助。这封信自发出后,引发广泛关注,但也带来巨大争议。有网友表示:“全信只呈现了被捕学生的一面之词,那些被激进分子伤害的学生和老师谁来代表呢?”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值得认真对待和反思。

关爱学生是一位教师、一位校长的“天职”,教育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和分析社会问题更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没有经过权威调查、充分了解各方情况的前提下,只是把被捕学生的单方面说法呈现出来,是否能拼出完整的事实?是否能体现出真正的客观、公正?是否可能带偏舆论,进而干扰独立的检控和审判?段校长是香港最知名的大学校长之一,是严肃的学者,一言一行会对香港社会产生很大影响。段校长亦对这份责任非常清楚,他在信中专门表示,“必须谨慎运用大学的公信力”“不能仓促行事”。但我们从这封只有“被捕学生的声音”的信中,却读不出本该有的客观、慎重,反而更多感到的是偏颇和臆测。

我们无法想象,这封公开信会对那些遭受极端激进分子伤害、不愿参与任何形式暴力却被裹挟其中的学生,那些渴望寻觅知识和真理、反对校园政治化的学子,那些希望与激进学生理性沟通却被辱骂、恐吓、禁锢的老师,甚至那些至今仍躺在医院的受伤警员及其家属,造成怎样的伤害。

或许这封信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到底怎么做,才是真正对香港年轻人的未来负责?面对偏激、情绪化、甚至信奉暴力的年轻人,我们是听之任之、无原则为其开脱,还是坚决指出他们思想上的错误,纠正行动上的偏差?面对那些对自己人生感到迷茫、对国家发展模式感到困惑的年轻人,我们是同他们一起“哀叹”“愤慨”,还是用自己的学识和阅历,教会他们人生的道理,使他们明白一个社会得以维系的制度和规则?这些应该都不难回答,只不过需要拿出勇气和展现正气。倘若教师甚至深受尊重的大学校长也“随波逐流”,不辨是非、不讲对错,对极端激进的观点乃至暴力一味纵容,那么就不是真正爱护年轻人,而是在亲手毁了他们的未来。

香港暴力示威发展到今天,香港年轻人也是时候静下心来,对自己的人生和香港的未来做些更加理性的思考。我们已不止一次看到,许多激进的年轻人在谈到“民主”“自由”等口号时,热血沸腾,而真正被问及“民主”“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却陷入长时间的犹豫和沉默。一些年轻人声称他们的原则就是“不割席”,只要出发点一样,谁干什么都互相支持,但真正被问及“出发点具体是什么”“终点又在哪里”时,却陷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境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青春,经历过激情燃烧的岁月,知道反对一件事、拒绝一种观点、打破一个规则是多么的容易,而逐渐放下成见,深入了解对方,并通过理性对话和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多么困难。而这,恰恰意味着真正的成熟和成长。

段崇智校长在公开信的最后写道:“不管前路多艰难,大学会坚守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培育品德的使命,让校园成为自由探索真理的地方,不会放弃教导同学博文约礼的精神。”这样的描述,是真正美好的大学愿景。当前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认识到,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必须坚决向暴力说不,坚决不能让学校成为输送暴徒的大学,还校园以平静。(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港中大校长发3000字公开信,特首这样回应——


针对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18日发公开信促请特首跟进该校20名学生声称被拘留时遭警方不合理对待一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9日作出回应,认为段崇智应鼓励有关学生在现行机制下挺身投诉。



林郑月娥表示,她和段崇智常有交流,深深感受到他很热爱学生,他返回香港担任中大校长也相当有抱负,尤其在高等教育、创科等方面。“我留意到他与学生的对话,他在公开信中称有很多学生在示威或被拘捕过程中遭遇了他们认为的不公平对待,这一定要拿出客观、持平的证据来展示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林郑月娥看来,段校长应鼓励有关学生通过现行机制挺身投诉,说出自身掌握的情况,然后再审视其他证据。“如果大家缺乏信任,完全不接受现行机制,这是不可行的。”她表示,外界对警队的投诉由警方投诉警察课来调查、取证及面见相关人员,而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监警会)有百余位观察员,“若段校长能够鼓励学生投诉,监警会也会派观察员参与面见过程,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林郑月娥重申,她支持警队严正执法,但不等于“盲撑”每一名警务人员及警队每一个行动。她表示,眼看许多年轻人被捕很是痛心,愿意研究任何不违反法治的额外支援措施,但当前最重要的是停止暴力,不再增加年轻人被捕的个案。她也不希望社会将问题都归咎于教育制度,毕竟深层次矛盾源于多方面,如青年缺乏向上流动机会等,必须认真检视。

公共关系科署理总警司江永祥


另外,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署理总警司江永祥1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任何人在警方行动中或被拘捕后感到不满或受屈,应挺身出来投诉并提供资料,但从公开信内容看,连最基本的资料也见不到。江永祥还提到,近期有声称受委屈的人士每次交代情况都略有差异,这会加大警方跟进的难度,“其实各类调查最关键的拼图就是当事人的口供,当事人若拒绝协助调查,就不能还原事件。这对任何一方都不公平。”


段崇智(左)在对话会上遭镭射笔照射


18日,在与学生的对话会结束一周后,港中大校长段崇智向全体师生及校友发了一封3000字的公开信。信中称,他将去信林郑月娥,促请其考虑在现有机制外严正跟进该校约20名学生被拘留期间遭遇不合理对待的事件;对于部分警务人员涉嫌不当使用暴力或违反人权,经查证后须予以谴责。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北京日报客户端特派香港报道组


梁振英轰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变脸为“甩身”



星岛环球网消息:《大公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日前在公开信中大玩“感性”,在无证据无真相下,单凭学生一面之词谴责警方,又要求特首在现有机制外跟进云云。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昨向段祟智发公开信,批评段“彻底打倒昨日的我”,没有半句批评学生劣行,质问大学管理层有没有“顺便了解”同学在被捕时有无暴力恶行;梁振英指出“近年香港的大学学生会都是玩政治的”,“但不是每个大学校长都是懂政治的”,反问段校长“你有没有入错行?”此外,同日亦有中大校友及学生家长发公开发信质疑段崇智。


段崇智本月10日与中大学生公开对话时,被大批学生粗暴无礼对待,其后更被包围不能离开,再次与学生进行了一场闭门对话。他前日发出公开信,取态与公开对话时大相迳庭,一面倒偏向示威学生。梁振英昨在社交媒体向段崇智校长发公开信,斥段彻底“打倒昨日的我”,对公开会面时学生的嚣张粗鄙、跳上枱面撒溪钱等恶劣行径,丝毫没半点批评,认为“只是为了你个人的解脱,用香港的俗话,是‘缩骨’、‘甩身’之举。”


学生逼校长表态反黑为白


对于近月以来各大学的部分学生、校友和教职员等一直咬着各校校长不放,逼迫校方表态支持所谓“五大诉求”,谴责警方等等行径。梁振英认为“过去四个月的违法和暴力运动,是政治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指有关人等“要的不是学校的所谓支援,而是通过压迫校长表态,将违法行为反黑为白,在校园内外确立运动的正当性,鼓动更多学生以违法甚至暴力行为和香港揽炒。”


梁振英对段崇智的多个观点逐一提出质疑(见表),表示自己虽然不是中大校友,但“教育兴亡,匹夫有责”,为了下一代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所以撰写公开信。他认为最能够保护中大学子的是他们本人,“一如黎智英等人的子女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人唆摆,不被捕、不受伤、不入狱一样,这些有为的青年人因此都不需要任何校长保护。”


梁又请段崇智揣摩一下中大学生会公开地“提醒段校长,公开信只是一切支援工作的第一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并指出“近年香港的大学学生会都是玩政治的,当中还有无耻无敌的高手,但不是每个大学校长都是懂政治的,段校长,你有没有入错行?”

林郑:爱护学生应寻求真相


梁振英对段崇智的公开信中最后一段“不管前路多艰难,大学会坚守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培育品德的使命,让校园成为自由探索真理的地方,不会放弃教导同学博文约礼的精神。”表示同意的同时,提醒应该加上“知法守法、独立思考、从理不从众和多尊重国家”。


林郑月娥昨日亦回应事件说,爱护学生,就应该如他(段崇智)在信中所说,寻求真理或真相。她认为若有关学生自觉遭受不公平和不公义对待,段崇智应鼓励他们透过现行机制挺身投诉,一方面说出自身掌握的情况,之后再审视其他证据。

梁振英逐点批驳段崇智


图:梁振英批评中大校长段崇智公开信所言是“缩骨”之举


利用大学干涉审判?


段:对于部分同学就其被捕后的经历,向我表达的强烈诉求……各方都期望大学凭藉其公信力、影响力,让有关事件及受影响同学得到最公平的处理。


梁:任何人在香港被捕,后续的检控和审判都有独立的机制和程序,你的意思不是用大学的“公信力、影响力”干预独立的检控和审判吧?


了解同学有否犯法?


段:我们自上周五起,立即逐一再联络被捕的逾30位同学,详细了解他们在被捕后遇到的种种情况……以上都是同学亲自提出的指控……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在查明细节后,警方必须有清晰的交代和恰当的处理。


梁:同学们既然信任大学,向大学亲自提出指控,未知你和大学管理层有没有在“了解被捕后遇到的种种情况”的同时,顺便了解一下这些同学在被捕前的行为:他们有没有掟砖?有没有放火?有没有掟汽油弹?有没有破坏地铁站?有没有袭击警察?有没有毁坏大中小型企业的商店财物?有没有煽惑他人?如果你不知道,你有没有责任同样了解一下?如果你知道,你会报警吗?


为何要机制以外跟进?

段:希望行政长官考虑针对现时大学已掌握初步资料的约20宗个案,在现有机制以外作出严正跟进,让法治精神得以彰显,让信心得以重建。


梁:什么是“机制以外”的“严正跟进”?为什么要在“机制以外”?是因为被捕人士是中大学生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大学生比其他人更为平等吗?


校友家长怒斥失学者风骨


有中文大学的校友及学生家长昨先后发出“致段崇智的公开信”,校友在信中逐点批驳段崇智公开信的不当内容,质疑段让人觉得为了能安稳坐完任期,不惜讨好和盲从学生,令读者觉得校长对学生仁慈和爱护,却不顾教育工作者应有操守与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校友直指段有欠学者风骨,“怪不得有校友登报暗讽‘宜诫翻奖、应诃反笑’!”


未审先判 姑息养奸


中大校友梁建锋更通过社交媒体,在加拿大越洋直播,批评段崇智公开信内容,指段将中大“正式改造成暴动大学”。


校友指出,段的公开信缺少了很多应有的内容,包括对警方没讲过一句公道说话,反而有“未审先判”的责难意味,对学生“姑息养奸”。


另一篇以“痛心的家长”署名的公开信指出,作为家长,希望孩子学到专科知识以外,还有做人道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段不但没有让入世未深的年轻人按照教训做好应该做人的基本要求,段本身甚至明辨是非能力也缺乏!“在这批人士的压力下,你的学者‘风骨’去了哪?”


中大校友致校长公开信


段校长:


作为中文大学的校友,看见校长的公开信,自感无法不动笔表达几句忠言。阅后发现校长完全站在学生立场,企图以“感性”盖过“理性”来处理事情,主要目的是令读者觉得校长对学生仁慈和爱护,且尽心支援和教育学生。


可是,如果以“理性”来分析,校长这封信就完全经不起考验:

(1)没叫学生以后应远离“危险”;

(2)没有提醒学生按法治去争取诉求(这已可暗示学生应和暴力割席);

(3)没有就某些同学前言不对后语之处提出疑问;

(4)关于警方,校长没有讲过任何一句公道说话,“如明白警察……”等,反而在言词间已有“未审先判”的责难意味。


以上种种,就成了对学生“姑息养奸”了,这是对校长公开信的简略批评。


而基于立场偏颇,成立所谓“紧急支援”,令人觉得不是为学生解决法律、心理和现实困难,而是为学生撑腰,动用所有资源让学生继续搞乱社会,那么社会又怎会平静下来??!!让人觉得完全置社会责任于不顾。


校长公开信让人觉得为了自己能安稳坐完任期,不惜讨好和盲从学生,不顾教育工作者应有操守与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怪不得有校友登报暗讽“宜诫翻奖、应诃反笑”,实在有欠学者的“风骨”!犹记得蔡元培先生于五四后痛斥学生的过分行为,更毅然辞职以明其志,不知道校长是否觉得也到了需要明志的时候,以保中文大学博文约礼的校风于风雨飘摇、大树将倒之际⁈


校友 谨上

(香港大公报)

相关文章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271684300@qq.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