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科学家研获柔性制冷方法丨科技早新闻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19-10-11 22:09:14


【今日封面】


33岁的德国摄影师Jonas Liebschner日前捕捉到调皮的座头鲸宝宝向母亲炫技跃出水面的精彩画面!正值澳洲座头鲸迁徙返回的时期,乘坐游轮在悉尼湾观光的游客幸运地遇到座头鲸出水,庞然大物从海中腾空跃起,十分惊艳!图片来源:ICphoto


纯科技


用于“扭热制冷”的钓鱼线 图片说由受访者提供


●11日在线出版的Science杂志刊文,报道了中国南开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达拉斯分校的一支国际联合研究团队研获的一种柔性制冷新策略——“扭热制冷”。他们发现,改变纤维内部的捻度可以实现降温。由于制冷效率更高、体积更小且适用于天然橡胶、钓鱼线以及镍钛合金等多种普通材料,基于这种方法制成的“扭热冰箱”也变得前景可期。



●把一块特殊的生物材料,制成仅有正常血管十分之一厚的柔性传感器,将其贴在血管或心脏周围,就可在体外设备清晰记录血栓形成初期、中期和末期全身血压的细微变化,精准确定血栓位置。记者11日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冯章启教授课题组原创的这项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并已完成动物临床医学评价,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


新发现

10个月大的脑类器官,大小与豌豆类似


●科学家以非侵入性的方式研究人类大脑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实验室里培育“迷你大脑”。这些微型大脑其实是大脑细胞的集群,其体积约为豌豆大小。近日,一个研究团队报告称,他们从这些脑类器官中观察到了类似人类的脑电波,模式类似于发育中的人类婴儿大脑。



●11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他们在距今约一亿年的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了两栖类,腹足类和昆虫产下的卵团,这对我们理解古生物的产卵行为,以及动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团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苏珊·E·埃文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教授瑞安•麦凯勒等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古生物学期刊Historical Biology上。


消息站


●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通过官微首次公开中国火星探测器“真容”照片。据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近日表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中国将会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计划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之前降落火星。



●11日凌晨约00时16分前后,一颗陨石坠落在东北吉林省松原市附近,吉林多地网友均目击到这颗陨石坠落时产生的火光。根据推断判断本次坠落的陨石学术上叫做火流星,全球每年大约发生数十次火流星坠落地球事件,国内上一次这么大规模范围内目击到火流星应该是2018年6月1日。


看天下

图片来源:ICphoto


●日前,英国德文郡,托基动物园当天邀请企鹅和鸭子分成两队进行橄榄球比赛。据悉,这种形式的游戏对企鹅、鸭子和其他动物都有好处,球提供了行为专家称之为环境丰富的物品,新颖的物体对刺激动物的精神和身体都十分有益。 



●日本石川县政府发布消息称,全球首头体细胞克隆牛“加贺”因衰老于9日死亡,寿命为21年零3个月。据报道,“加贺”是一头母牛,与2018年5月死亡的“能登”是双胞胎,它们于1998年7月出生,是世界首例使用成牛体细胞的克隆牛。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李俊霞(实习)

审核:朱丽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