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晓程序观察(ID:yinghoo-tech)
排版:鱼丸汤圆
我已经不记得上一次网购,通过搜索来找东西是什么时候了。那时候,要买一件衣服,输入一个关键词,似乎有着数不尽的衣服在等着你。乐此不疲,有时甚至愿意花掉整个周末,尽情地“闲逛”。
当工作渐渐忙起来,地铁上都要忙着与客户对方案的时候,时间成了比钱更贵的东西,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通过这种方式网购了。事实上,现在仅一个关键词搜索出来的商品,就有上百页之多,根本没时间去看,而且,排在前面的,多是广告推荐。
于是,我更倾向于在朋友圈“买东西”。当朋友在推荐某个商品的时候,我会去问她购买链接,然后直接就买了。习惯这种方式之后,我买东西就几乎都是来自朋友推荐了。
彼时,我还不知道“朋友推荐”这种再寻常不过的形式,而今已成为一种商业属性极强的趋势,甚至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所谓的KOC。
当KOC第一次被当成一个名词“亮相”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其实是KOL,没错,要谈KOC,就一定离不开KOL。
有人说,KOC就是朋友身边的KOL,但是两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KOL,关键意见领袖,通常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受到相关群体的信任,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行为;
KOC,关键消费者,同样也是对某个群体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不过,主要是自己的亲友或社交平台上的粉丝。虽然说法有别,但KOL与KOC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某个群体对其的信任来带货。只是,他们的目的与诉求有所不同,具体的商业模式有所差异。社交时代的到来,企业与品牌的营销有了新阵地,而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也随之有了新的“代言人”,即KOL。品牌通过KOL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对消费者来说,KOL也成为他们了解品牌的重要管道。然而,当品牌将“带货”这一需求放在KOL 身上的时候,对于KOL来说,对商品的熟知度便不再是他们唯一的考量因素,带货能力成了更为重要的指标。KOL们输出的内容也就意味着不再是单纯的“好物推荐”。所以,当KOL口中的好货与实际不符的时候,也就是信任机制带货变成信任危机的时候。在朋友看来,一位对某个领域非常熟知的消费者,其实就是他们心中的“KOL”。虽然KOC的影响力远不如KOL,但在一个小圈子里,他们是关键消费者。因此,与KOL不同的是,KOC来自于朋友,而他们的分享,更多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背后并没有过多的带货压力。从目的上看,KOC更多是“剩余价值”的释放。绝大多数情况,KOC们会有正常的全职工作,而通过“带货”这件事,反而像是一份兼职。他们在某个领域很熟悉,平时也会有相应的内容积累与创作,比如,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现在,通过这一“技能”,他们为品牌带货,因此获得一定的收入,这就是KOC。对比于KOL,他们的利益诉求会低很多,并不以此为生,所以也不会去考虑带货成本。反观KOL,他们则更像是一个职业,诉求的是销量,带货链路也更加复杂。不但要维护与经营粉丝,供应链环节要考量的会更多。从带货上看,也大多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去推荐商品,价格成为主要的决定性因素。甚至为了冲业绩,会有刷量的做法。3、影响人群不同:KOL是“公众号”,KOC是“个人号”上文也提到,KOC更多地是凭着自己喜好与兴趣来带货,决定权在自己的手中,品牌与商品价格则很难为之所动,但不排除其具备未来升级为KOL的潜力。所以,KOC影响的是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等等,即使在社交平台上有了一定量的粉丝,也只限于该平台上极少的一部分用户。KOL自然不用多说,他们影响的是大众,是某个商品的用户以及某一类群体,甚至是媒体。从这一点上看,KOL 与用户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因此,对于一般人而言,成为一名KOC相对更容易。KOC是可复制的,只要你对某一个领域熟知,然后针对性地去创作分享内容,与朋友之间形成互动,直到朋友都认可你,你就是一名KOC。在大家越来越唾弃所谓的KOL只为了带货赚钱时,与其调侃说人人都是KOL,不如说人人都是KOC的时代来了。那么,对于企业与品牌来说,又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呢?虽然KOL与KOC有着众多差异,但对于企业与品牌而言,KOL与KOC的区别,更多的仍在于其“带货能力”。不过,“带货能力”并不能从单一角度去对比,而是包含了多个不同的维度,比如,转化率、销量、退货率等等。虽然从单次销量上看,KOC的带货能力远不如KOL,但KOL的数量却是远低于KOC的。所以,大量的KOC的带货总和,其实并不亚于KOL。“在我们看来,最大的KOL就是平台,它是把无数个KOC聚集到了一起,然后把供应链等方面赋能给这些KOC”,一家专门做KOC扶持与孵化的机构负责人如此告诉我们。对于企业与品牌来说,无论是KOL还是KOC,他们的作用都是一致的,都是用来帮助自己去带货,只是需求不同罢了。当然,KOL,除了可以带货,品牌宣传也是一个目的。当然,对企业来说,想要制造一个KOL,其实并不容易。而KOC可以快速复制的优势就更加凸显。此外,由于KOC具有“朋友推荐”这一特征,所以其在“粉丝”群体中信任度更高,转化率也就更高。事实上,我们朋友圈中的“微商”就是KOC的雏形。目前,企业与品牌越来越倾向于在社交平台来作推广,未来通过KOC带货也一定会达到一个爆发点。虽然他们带货能力不及KOL,但相比之下,KOC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解决库存。一般而言,商品的库存都是有限的,在剩余库存极少又急于处理的情况下,KOC正好可以解决,因为他们的“粉丝”量有限,所以带货量是很少,正好可以与之匹配。
- 价格优势。对于企业投放来说,KOL与KOC的主要差别还是价格上,如果企业的销量需求不高,而且也没有品牌宣传目的,KOC实则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 真·带货。KOL虽然带货大,但从一款商品的整体销量来看,依旧是一个小数字,主要的带货渠道仍是KOC。甚至有些KOL会将其销量压力,转化到一群KOC身上,这就意味着,KOL的带货量,实际上是由一群KOC来完成的。
- 私域流量优势。从私域流量的角度看,KOC距离用户更近,有些用户甚至就是自己的亲友,所以更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也就更利于构建私域流量。
在企业越来越重视“用户带货”,以及各个平台生态越来越完善的前提下,KOC自然就会越发受到品牌的青睐。实际上,KOC思维就是用户思维,这也是KOC能够成为趋势的优势。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