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院士坚持打卡上班!免费给高校青年授课……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19-10-09 08:20:26
有这样一位老人
工龄与共和国同龄
92岁依然每周打卡上班3天!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1" data-cover="http%3A%2F%2Fshp.qpic.cn%2Fqqvideo_ori%2F0%2Fe3005jyzix9_496_280%2F0"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864" data-src="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3005jyzix9"></iframe>



70年前
他还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少年
立志用石油报国
70年后的今天
92岁的他仍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
却已然改变和影响了整个国家


10月1号那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上
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
都和他的工作息息相关



他就是陈俊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炼油工程技术专家
煤化工技术专家
是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


如今
陈俊武已经整整工作了70年
为了培养石油化工人才
陈院士还坚持数十年如一日
免费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年轻人授课


陈俊武这么拼的原因是什么?
他只回答了四个字:
“国家需要”
在近日受表彰的278名“最美奋斗者”当中
陈俊武荣登榜单


祖籍福建的陈俊武
先后在辽宁抚顺与河南洛阳
从事石油化工研究
上世纪60年代
陈俊武远赴古巴
学习炼油技术



流化催化裂化技术
是炼制成品油的关键
一年后
带着几万页图纸和400卷胶片资料
陈俊武回到了祖国


为了让新技术尽快投产
陈俊武带领技术人员经历了
1460个日夜奋战
和1000多张图纸的前后修改
1965年
我国第一套催化裂化装置
在抚顺投产成功

要想研究天然石油的深度炼制
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
那个时候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是外语
要想学会、学准
语言是第一关


为此
陈俊武硬生生学会了5门外语
其中学习西班牙语只用了三个月



有人问
陈俊武这么拼的原因是什么?
陈俊武略一沉吟
只回答了四个字:
“国家需要”


只因国家需要
我便义不容辞
这句话几乎贯穿了
陈俊武的职业生涯
他推动了我国炼油催化裂化技术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实现了国家自主炼油
自己掌握国家能源命脉

当今您的爱车加的汽油
70%都是炼油厂
流化催化裂化工艺生产的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
催化裂化技术强国

这一切
作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
陈俊武功不可没



安享晚年的年纪
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
这样一位功勋人物
明明已经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
却始终没有真正离开过岗位一天


为了做好工程设计工作
80岁的他能亲自爬上60米高
勘查相当于20层楼的设备主框架
一层一层
仔仔细细地研究
92岁的他如今坚持每周三次打卡上班
还致力于新领域的研究


这么多年来
他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
能坐汽车就不坐火车
坐火车时
连40几块钱的盒饭都舍不得吃
外出开会讲课
他常常拎一个布袋子就走
吃住都在最便宜的酒店
生怕花公家的钱
生怕麻烦其他同事


自己花钱不舍得
给青年人才花钱却很舍得
他在郑州大学院士工作站兼职6年
先后带出了4位博士
他坚持每月到校授课
吃住行费用自行承担
2016年
他将近20万元兼职教学应得的报酬
全部捐献
用于奖励优秀青年学子


陈老说:
“回望这一生
我为人民做了一定的工作
为了国家做了一定的奉献
这就让我满足了”


祝福“科技报国70年的开拓者”
陈俊武老人,健康长寿!






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整理自央视网、新闻联播、时代楷模发布厅


编辑:岳靓

审核:管晶晶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