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成年人消失在朋友圈:别高估人际关系,别低估人性规则

百家 作者:商界智慧 2019-10-07 04:26:37


致读者:点击上方 “商界智慧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作者:田心

来源:有书(ID:youshucc)


昨天,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讨论:“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消失在朋友圈”


网友们纷纷评论,也道出了背后的辛酸真相。


  • 越来越觉得自己渺小和不重要;

  • 其实根本没人关心你朋友圈写的是什么……



是的,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做人生的减法,剔除不必要的社交。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终将懂得,没人真正在意你。


没人在意你今天穿了哪套衣服,也没人在意你究竟过得好不好,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忙活,无暇顾及你的喜怒哀乐。


知乎上有个提问:与人交往最好的态度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一个成年人与人交往的最好态度就是,做好自己,亲疏随缘。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高估和任何人的关系,也不低估人性的规则,就是人际交往的真相。


01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父母、亲戚、朋友都围着自己转。


渐渐长大才发现,我们只是自己世界的中心。


记得沙溢,在节目中曾略带忧桑地说:


有一天晚上我翻看手机,发现除了我儿子给我发的信息,没有任何人给我发信息。


以前总以为自己很重要,其实,每个人在别人心中都没有那么重要。



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终究只是配角,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才是真正的主角。


世态炎凉,时光流转,曾经心心念念的人,一个转身,就可能形同陌路。


曾互诉衷肠的朋友,如今也少有联络;曾经相濡以沫的爱情,最后也无疾而终;


哪怕是亲近的亲人,也可能因为时空的阻隔而渐行渐远。


于是,我们渐渐明白,对于有些人,可以期待,但不要依赖。


蔡康永说过:“我鼓励大家做一个冷淡的人,过于热情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


是啊,人与人之间走得太近会伤害,太远会疏忽,不远不近,恰到好处,才能相处不累。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到了一定年纪,你要学会给自己打伞。



02

不要把一切视作理所当然


有人说:“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感恩。”


认为父母就应该任劳任怨,同事就应该竭尽全力,朋友就应该倾尽所有。


但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应该记得别人的好,然后加倍偿还,而不是一味索取。


懂得感恩,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感情才能在岁月的洗礼下越来越浓厚。


韩剧《请回答1988》中,德善妈妈因为家里困窘,向富裕的正焕妈妈借钱,可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于是,悻悻而归。


回到家却发现,正焕妈妈把钱藏在了菜篮子里,偷偷放在了德善家的窗台上,就离开了。


感动之余,德善妈妈也并没有把帮助当成理所应当,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回报,比如在德善爸爸发工资后,买了海鲜大餐送给大家分享。


北野武在《北野武的小酒馆》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友情的阐述:


以前我帮过你,现在你为什么不帮我?


想要从友谊中得到什么,这想法本身就错了。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自己有难的时候也不愿意去麻烦朋友。


是啊,那些总是打着朋友的旗号来占你便宜的人,不是真朋友,只是一种唯利是图的「伪朋友」。


人到中年,应该明白,真正的友谊,是不添麻烦;真正的亲情,是懂得感恩;真正的爱情,是彼此体谅。


03

不要在任何地方高看自己


卡耐基曾写道:“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


生活中,那些妄自尊大、得意忘形的人,总是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大多为人低调,不张扬。


晚清重臣曾国藩,即便立下赫赫战功,享受高官厚禄,但依然为人低调。


他曾给弟弟曾国荃寄去一封信,信中附了这样一首诗:


左列钟铭右读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是在告诫弟弟,千万不要因为暂时取得成绩就狂妄自大,越有功劳越要学会低调。


不张扬、不忘形;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是硅谷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可即便被封为成功人士,他也一向以低调的姿态示人。


库克常说:“我喜欢提醒自己来自哪里,将自己置身于不起眼的环境,有助于自己前行。”


不在任何地方高看自己,才能越过光环的束缚,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前行。


低调的人总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平淡、平静、平和,最终抵达内心的丰盈与澄明。


04

不要在任何地方低估他人


俞敏洪曾说过:“不要低估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能力和优势长处,应该学会向每个人学习。”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放下自以为是的骄傲,才能赢得彼此的尊重。


有一次,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戏院演出《杀惜》,观众鼓掌喝彩,唯独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大声喊道:“不好不好。”


听到这话,梅兰芳没有生气,而是在演戏结束之后,派车把老人恭恭敬敬地请回家,亲自向老人讨教。


老人看他诚意可嘉,就告诉他刚才演戏时台步中存在的问题。


梅兰芳听后恍然大悟,并连连道谢。


从那以后,梅兰芳每次演出,都要请这位老人去观看评点,还把他奉为「老师」。


不低估他人,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在尊重别人时,收获对方的尊重。


尊重他人,是对别人的优点,去欣赏、去接纳、去赞美;是对别人不同的地方,不排斥、不藐视、不贬低。


《孟子》有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05

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


尼采说: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


一个人内心越丰盈,才越谦卑,也更能体恤他人的感受。


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有这样一件趣事:


一年开学时,一名新生扛着行李袋四处跑,实在累得不行。


看到一位老人,他以为是保安,就请求老人帮忙看一下行李,他去办入学手续。


折腾半天,这位学生办完手续回来,发现老人还在原地,头顶着烈日帮他看行李。


等到开学典礼时,学生才知道,那位衣着朴素、谦卑有礼的人,竟然就是副校长季羡林。


一个谦逊的人,时刻保持亲切随和、谦虚包容,会让人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了凡四训》中有言:“唯谦受福。


意思是说,只有具备谦虚之心的人,才能获得幸运与幸福。


老子就曾对待人傲慢的阳子居说:我以为你是可以成大器的人,现在看来,实在不堪教诲。


听了老子的责备,阳子居跪在老子的门外聆听教诲。


老子说:


“君子与人相处,如同冰融于水那样自然融洽,与人共事,如同童子仆人那样谦逊低下。一个被他人敬而远之的人,别说成大器,就是立足于世也很难。”


阳子居这才恍然大悟,知道悔改。



《道德经》中有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一个谦逊的人,懂得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也可以与周围的万物和谐共生。


成年以后,我们慢慢变得不争不吵不炫耀,不强求、不期待、不执着,这不是嘴上的佛系,而是从根本上明白了人际交往的真谛,理解了为人处世的本质。


不高估人际关系,不低估人性规则,处处尊重他人,时时保持谦卑,用真正高级的活法,过完自己漫长的一生。


共勉。


作者:田心,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

喜欢商界智慧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

版权声明:我们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致歉/删除。

觉得好看,就点亮小花

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