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后再看这组外媒数据,忍不住又红了眼眶!

百家 作者:共青团中央 2019-10-05 04:01:00


共青团中央

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日报”(ID:CHINADAILYWX)

十一国庆大阅兵,全国人民极其振奋,情绪燃到了“沸点”。

当天,中国日报外媒说栏目发布了一组动态数据图。都说数据太客观没温度,可这个视频却让很多网友在线飙泪。


你是在第几秒忍不住红了眼眶的?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1012453131487281152"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8vd2Hk2TS2MibHRWUYDK9aDgfkMhWZaekV2SPicooJO9Q5gp0BAFSsIZb9SzR4AwCV9hzRw0auVqPct5nGP4ex4A%2F0%3Fwx_fmt%3Djpeg"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1920" data-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012453131487281152"></iframe>

最燃“C”大调 (China & Center)

网友留言:一刷、二刷、三刷,一遍一遍刷,刷一遍哭一次。


放在头版上的量化关注


视频中的数据是整理了70年10万篇《纽约时报》的头版新闻后得出的。


(注:2019年数据截止到8月31日,并非全年)


如今中国的经济新闻很容易登上西方主流媒体的头版,比如中国的鳄鱼、中国制造的玫瑰花、中国的珍珠、中国的网购“剁手党”...... 

1949年呢?当时的中国在世界经济的舆论场上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国家。那时候的中国,“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没人愿意花时间看这个“烂摊子”起步的国家要干什么。


70年来,《纽约时报》头版稿件数量缩了一半,但涉华经济报道却成倍增加。从前20年(1949——1968)的67篇,增至近20年(1999——2018)的282篇。

拉开70年的时间轴,抛开文章里争议、质疑、猜测甚至是污化的字眼和论调,70年《纽约时报》的报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的历史变迁:从处处受到制裁、封锁的弱国、穷国,发展成为一个大国、强国,发展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外媒唱衰中国几十年结果如何?


伴随着中国的成长,一路以来是西方很多人刺耳的评论,蔑视封锁——借机打压——挑刺“柠檬酸”...... 中国人退缩了么?结果又如何?


大庆油田狠狠打脸外媒

下面这张照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小时候我们都读过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大庆油田发现前,外媒报道的内容是怎样的。

《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充斥着制裁(sanction)、禁运(embargo)、禁令(ban)、封锁(blockade)等字眼,尤其在石油领域。

上世纪50年代,《纽约时报》多次报道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石油禁运政策。如1951年的报道《英美联合禁止向中国共产党出售石油》。

Britain Joins U.S. In Prohibiting Sale Of Oil To Chinese Communists


1958年,《纽约时报》再次发文《西方的石油禁运阻碍中国发展》。

West's Oil Embargo Handicaps Chinese


西方以为不卖给中国人石油,中国就没有办法发展么?


就在《纽约时报》报道禁运石油阻碍中国发展的第二年,中国发现了大庆油田。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窘迫的新中国石油工业,从此翻开新的一页,这也是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我们中国人靠自己站了起来。


60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近23.9亿吨。


这是夕阳中的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的井排(9月27日无人机拍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轮一轮经济制裁,结果怎样?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开始缓和,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开始高频率地出现中美贸易等相关话题。


从《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可以看到,这期间,美国一方面“酸溜溜”地承认中国崛起,又以此为借口挑起下一次“经济制裁”。


1988年,《纽约时报》写下文章,《沿着中国的海岸线,经济巨龙在觉醒》。

Along The Chinese Coastline, Economic Dragon Awakens


1993年《纽约时报》的报道肯定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蓬勃发展的中国是西方梦寐以求的市场》。

Booming China is dream market for West


看着中国强大,美国开始动起了脑筋。

终于,1995年,《纽约时报》报道称《最后期限已过,美国对华的经济制裁正式开始》

Sanctions On Trade With Beijing Begin As Deadline Passes


自那后,贸易逆差、竞争对手这两个词就成了它们挂在嘴边的常用词。

《纽约时报》1999年头版刊登文章《美国进口中国产品大幅增加,贸易逆差飙升》;2001年撰文《中国在亚洲贸易中逐渐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U.S. Trade Deficit Soars as Imports Increase Sharply

China Emerges As Rival to U.S. In Asian Trade


如果你看了70年的经济报道,你就会发现,这样一轮一轮的经济制裁反复出现。


制裁中国,结果如何?今天的盛世就是最好的答案。


美国官员:不能让中国加入WTO。结果怎样?


很快,中国经济发展到了重要阶段。中国能否加入WTO?


1995年到2000年期间,《纽约时报》多次报道中国经济崛起对美国的威胁,甚至在中国加入WTO的问题上大做文章。

比如;1997年,《美国官员说,中国还没有准备好加入世贸组织》。

U.S. Officials Say China Is Not Ready For Trade Group


结果怎样?


2001年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全球经济地位提升。

1961年至197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为1.1%;1979年至2012年,年均贡献率升至15.9%,仅次于美国;2013年至2018年,年均贡献率升至28.1%,居世界第一。


“柠檬酸”论调抬头,结果怎样?


中国在不断发展,唱衰中国经济的“柠檬酸”论调再次抬头。

2003年至2005年,《纽约时报》发表多篇报道,称《中国经济大幅下滑》《棘手的商业问题》《堆积如山的债务》《中国正铸就其梦想,但有人担心这只是虚妄的“泡沫”》等。

Drop-off in China's Economy

Tough Business Issue

Piles Up Debt

China Builds Its Dreams and Some Fear a Bubble


2008年奥运会《纽约时报》再次抓住这个契机,唱衰中国经济。《30年过去了,中国的道路上充满了经济风险》《奥运之后,中国将走向何方》。

After 30 Years, Economic Perils on China's Path

After Glow of Games, What Next for China?


结果如何?

要让西方媒体感到失望的是,中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全面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GDP从1952年到去年实际增长174倍。什么概念?

CD君做了张图,大家直观感受下↓↓




全球影响力和创新力


终于有一天,我们拥有了所有人都必须承认的全球影响力和创新力。


《纽约时报》2015年写道《中国为新丝绸之路铺平道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纳入主要世界货币之一》

 China Paves Way for New Silk Road
I.M.F. Adds China's Currency To Elite Global Financial Club


2019年,报道了中国举措震动全球市场。

Jolting Global Markets


只是,一些国家的表现让很多人忍俊不禁。不能阻止中国强大就拿中国当“替罪羊”。 


来看看《纽约时报》的两篇稿件:
 

2010年,《中国成为美国大选拉选票时的替罪羊》。

China Emerges As a Scapegoat In Campaign Ads

2011年,《中国被要求在欧洲投资,以拯救欧洲经济危机》

China Is Asked For Investment In Euro Rescue


2019年,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撰文写下这样一段话:



如今,美国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罕见地在一个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把困扰美国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中国。痛批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着如此广泛的号召力。

In a rare moment of bipartisan agreement, America's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 are now on the same page on one key issue: Blaming China for all that ail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bashing has never had broader appeal. 


斯蒂芬·罗奇认为,美国政客无非是想找中国给自己当“替罪羊”罢了。


梳理完70年10万篇《纽约时报》的报道,CD君想用它们10月2日刊发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做结尾。



“70年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力量能够阻止中国人发展。”

戳视频↓↓再来一起来热血沸腾一次。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1012453131487281152"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8vd2Hk2TS2MibHRWUYDK9aDgfkMhWZaekV2SPicooJO9Q5gp0BAFSsIZb9SzR4AwCV9hzRw0auVqPct5nGP4ex4A%2F0%3Fwx_fmt%3Djpeg"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1920" data-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012453131487281152"></iframe>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我和国旗合个影#
超多酷炫新玩法!等你发现!快来!
打开B612与大家一起和国旗合影
一起来刷屏朋友圈吧!


另外,还可以

在微视与国旗合影,祝福祖国

短视频刷屏朋友圈!等你来参加!


校 审 | 肖   健

编 辑 | 张峰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团委)


团团有话说 第63期
你心中的中国骄傲是什么?是日新月异让我们生活正在发生变化的高科技?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新中国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高光时刻?是那些人,是那些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的国之脊梁?是那些默默奋战在岗位上的勤勤恳恳的工作者?甚至是身边伴我们长大的父母、朋友?有哪个瞬间让你感受到中国骄傲?欢迎分享你的故事(多长都没关系,最好长一点),我们会把好的故事展示在我们的官方微信平台~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