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如何判断领导是在培养你还是压榨你?

百家 作者:管理的常识 2019-10-04 13:48:27

领导到底是在培养你or压榨你?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陷入主观判断的陷阱。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困惑,不妨先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领导在压榨你也不一定是无解,我提供几点思路给大家:

常识君|有话说


作者:睡前主创团kevin

来源:睡前学管理(ID: ixueguanli


常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足见领导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讲一个我前同事的事儿:


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工作勤勤恳恳,也出了一些业绩。可让她苦恼的是,带她的领导总不喜欢她,各种挑毛病,最后还在圣诞前一周把她开除了,理由是“不够聪明”。


第一份工作被开除,让她有些举足无措。


没办法,魔都的生存压力不允许任何人逃避。只能疯狂投简历,没多久就找到新工作。


领导是个女强人,进公司就带她见客户,也很大胆的把很多重要的单子让她对接。我这位前同事也很争气,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方便加班。


前段时间她给我发消息:我很感谢开除我的那位前领导,让我明白遇到一个愿意培养你的领导有多重要和幸运。


知乎有个问答上了热搜:如何判断领导是在培养你还是压榨你?今天的文章,我想来个高赞回答。



01


通过这几个现象来判断?


一流的领导把你当合作者,二流的领导把你当支配者,三流的领导把你当废物。


症状一:杀鸡用牛刀


进入一家公司要么赚钱、要么成长。领导让你做什么事最能体现他对你能力的认可度和定位


刚进入一家公司,由于很多都不熟悉,可能让你熟悉业务的同时负责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这个是正常的,如果长时间一直如此,一直无法参与公司核心的项目,与自己的能力和当时面试的定位不符,那就是浪费时间。


症状二:无敌大饼侠


这种情况和一正好相反,领导会特别重视你,很多重点项目都会交给你,他在大后方坐镇观望。


到了总结汇报大会的时候:他就成了冲到一线的大将军,对于其他人只言片语。


而且,你不能和他谈钱、谈升职,他会告诉你:


“你不能把我们当成一个团队,我们是家人”。


“我们现在在做的是一件改变人类的事情,要钱要名就庸俗了”。


“你先把这个项目好好干,干完我就去找老板给你升职加薪,据说年底分公司有个空缺,你希望很大”。


如果遇到这样的领导,我建议你早做打算。


症状三:让你吃草还要有狼性


还有些领导就是天天喊着“狼性文化”“打造一支狼一样的团队”,他们只看到华为是如何牛的,看不到人家给员工吃的是什么。


他们属于结果导向的甩手掌柜:


各种需求和问题不断,却没有什么有用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也许他们也不懂;


他们总是觉得你的工作不饱和、工作不完美。他们只顾着剥削下属的价值,却不愿意提供价值再生产的机会:比如学习培训。


有人说,废掉一个人的方式就让他没时间成长,放在这里很合适。



02


为什么培养的不是你?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如果有什么事儿得不到,首先应该反思自己。


领导是“培养”还是“压榨”你,这个看法有时候是很主观。我们需要先反思:为什么我得不到老板的培养?


我调研了很多管理者,他们给我的回答虽然说法五花八门,总结下来无非这2种:


一是没态度没能力:这是所有管理者最头疼的人,能力不够还不愿意虚心学习,领导安排的任务总是打折扣,这种人是会拖团队后腿的。


二是有能力没态度:这种人属于阿里巴巴严重的“野狗”,能产生业绩,但是不符合价值观。这类人在领导眼中是个“刺儿头”,没有团队精神,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老板开你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培养?


如果你是以上两种人,就先别挑领导毛病了,先反思自己。


03


如何成为领导愿意培养的人?


那有人问了:如果被领导压榨了,是不是只能辞职滚蛋了?


我觉得不是,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跳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成为我们逃避问题的方式。


如果老板还没有到十分“变态”的地步,我觉得这几个方法可以供大家参考:


1.有“领导思维”,听其言观其行,还要领其意


领导的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有相关的逻辑和风格。


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工作想要卓有成效,下属发现并发挥上司的长处是关键。


如果只是做一个纯粹的执行者,做起事情来很被动,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领导安排一步,我第三步就想到了,这样的下属谁不喜欢?


2.敢于表现


很多时候得不到领导的培养不是他有多么“腹黑”,而是领导没有发现你的才华。


斯坦福大学行为学专家杰弗瑞·菲佛教授说:“人们喜欢他们记得的东西,其中包括你……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记住了你,就等于他们选择了你。”


“打工皇帝”前微软CEO唐骏就是通过一次自我推销实现了职业生涯的蜕变。


有一次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去日本参加一次活动,而唐骏是微软日本的一名员工,他对盖茨“大胆地”地讲述了自己的奋斗故事:自己曲折的留学生涯,以学生身份发明卡拉OK计分器,为何放弃创业进微软打工等等。


最后还不忘记说:“微软是个好公司,把我这样优秀的人才都招过来了,这说明微软好,您更好。”


唐骏后来也承认:“这次机会,我给盖茨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职场的每一个机会都很重要,要让同事看到你的才能、我的态度、还有业绩,只有前期的基本功打扎实了,到了中年才有资本更上一步。



3.学会向上管理


你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所以在和领导沟通的时候,你的想法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要敢于提出你的意见和方案,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方案领导是不会反对的。


我一个朋友在一家教育机构做运营,而她需要向行政负责人汇报。差点没熬过试用期,原因不用多解释,领导啥也不懂,只问结果,有问题就自己解决。


领导外行,焉知非福。她定期和领导沟通:我计划做什么事儿?我目前在做什么?计划怎么做?需要领导给予什么支持?


领导还真的就全力配合,放权给她做。这一年下来,我朋友进步飞快,成了公司最年轻的主管。


向上管理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给老板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就是做到第二点表现出来;


二是不能给领导挖坑,在寻求他的支持的时候,明显做不到或者不能做的就不要提出来了。


多做一步、多想一步很重要。


著名管理学家马歇尔•多普顿曾提出过一个有意思的概念:“多一圈定律”。


他发现德国汽车比法国汽车卖得好,于是深入车间调查,发现一个重要的生产细节:德国人拧螺丝时会比规定的标准多拧一圈,而法国人出于浪漫不羁的天性,往往少拧一圈。


积少成多,最终就体现在汽车质量的差异了。


04


最  后


领导到底是在培养你or压榨你?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陷入主观判断的陷阱。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困惑,不妨先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领导在压榨你也不一定是无解,我提供几点思路给大家:


有“领导思维”,听其言观其行,还要领其意;

敢于表现,要让同事看到你的才能、我的态度、还有业绩;

学会向上管理,给老板一份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领导和下属最好的关系应该是彼此成就的,他在培养你的同时,你也要为他创造价值。


来源:睡前学管理(ID: ixueguanli



延伸阅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推荐语:影响比尔·盖茨的工作智慧!让工作从此“卓有成效”!现代管理学之父经典之作,全球畅销1000万册,当之无愧的职场人案头必读书!




常识君的小福利


为纪念"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诞辰110周年

常识君诚邀你参加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德鲁克

读者故事征集活动


投稿将有机会获得

德鲁克管理经典袖珍版3册


▼下拉了解更多详情▼





更多精彩

在公众号对话框发送以下关键词

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德鲁克 | 稻盛和夫 | 华为

战略管理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团队管理 

职场沟通 | 领导力 | 自我修炼 

 市场营销 | 书单 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