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张良计(ID:zhang_liangj)
判断一个年轻人有没有潜力,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如何对待一项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后台很多读者经常问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最应该培养的核心能力有哪些?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今天总结出三条,我认为非常重要的能力,下面一一来解释。纯属个人经验分享,如果对你有用,那再好不过。培养“体系”意识
判断一个年轻人有没有潜力,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如何对待一项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所谓体系,就是将做事的方法、步骤和流程,通过拆分与组合,构建出一条达到目标的路径图。无论是交代下来的新任务,还是处理一件很棘手的新事情,它们背后或多或少都一定有一套体系方法存在。它既是做事诀窍,也是避坑指南,更是帮助我们快速高效达到目标的行动指引。大多数人往往是“直觉型”选手。布置下来事情了,什么都不多问,什么也不多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凭感觉吭哧吭哧去干。如果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全程监督带着你,一定会走许多冤枉路,做许多无用功。这反映在老板眼里,就是一个效率低下的印象。聪明人是先想再干,把可能出现的错误减少到最低,最大程度避免弯路出现。
这张图的下半部分,真心建议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图中的小编号就是做事的步骤。这种体系流程化的思维,一旦变成习惯,能够极大提升工作效率。我的职业生涯里带过许多新人,在这一点上让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个人,叫Jane。有一次,我布置给Jane一个任务,让她帮我搜寻和整理直播行业的案例资料。结果才过了一天,她就跑过来找我。我心想你居然这么快就做好了!?可没想到Jane打开了一个Word文档给我看,那里面并不是我要的案例资料,而是一份200字不到的行动提纲。原来,她把我布置的任务,拆分成一份详细的工作步骤图。不仅如此,每一个大项下面她还根据自己的理解,拆分成诸多小项,并且连这些小项的资料应该去哪里找都写好了。a. 网络直播的由来和崛起(来源:XX网站,XX杂志);
这就是体系的魔力。Jane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接到任务就马上去做,等到快做好了再来跟我过。如果你是一个新人,在这种情况下多半会被打回去重做。因为你没有做过,没有经验,不知道什么资料应该放,什么资料根本没必要找,什么资料我需要看得更详细。Jane聪明的地方在于,她事先想到了这些可能,所以她并不急于让我确认她的工作成果,而是先让我确认她的工作方法。这就像盖房子,如果设计图纸没有问题,那么接下来就不可能出现建好了再推倒重来的情况。学会打配合
假如把一个公司或组织看做整齐划一的交响乐团,此刻你是一个新来的小号手,那么你的第一要务,就是快速了解这个交响乐团演奏的,都是什么类型和节拍的曲子。如果现在弹钢琴的人在弹一首快板舞曲,你的小号是不是能跟得上他的节奏,既不拖沓也不抢拍?如果此时乐曲进入下一章节,乐团中的大提琴手突然放慢了节奏,快板转为慢板,你是不是能马上反应过来及时调整?节奏感,就是一种配合的能力。这同样是一种核心能力,而且是年轻时最应该优先掌握的能力。我刚工作的时候,做的全都是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辛苦不说,还经常因为配合不到位而被其他同事投诉。为此我心里忿忿不平了好一段时间。心想大家都是同龄人,你的职位又没有比我高,你又不是我的老板,凭什么就该我去配合你们?后来因为一次项目交接的问题,我和隔壁部门的同事大吵了一架,整个办公室都听得到我们的声音。正好我老板刚休完假回来,进办公室的时候惊了一下,随后默默把我拉进一个会议室里。我以为她会劈头盖脸骂我一顿,我甚至连辞职的准备都做好了。随后,她把这段时间对我工作表现的观察,滴水不漏跟我捋了一遍。老板既肯定了我的努力,又指出了我的不足。特别是在和其他部门的协作分工上,她纠正了我许多过去错误的看法,让我恍然大悟。她说,配合别人并不是低人一等。相反配合做得好的人,是团队里的无名英雄,大家嘴上不说,但缺了你就什么事都做不成。为此,她还给我举了许多身边的例子,包括她自己,都是从幕后配合逐渐走到台前领导的典型。懂配合的人,都会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去全盘思考问题。你以为自己做的只是一个螺丝钉的小工作,但这份工作在公司整个业务体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会影响到哪些部门接下来的工作,是不是有可能变成价值链中的关键一环,这都是可以去摸索和提升的地方。比如那时我做的是案例搜集工作,如果我只是把网上找到的资料原封不动贴在PPT里,那创意部门的同事,看了也想不出来能对手上的案子有什么启发。但是,如果我能从这些案例中提炼出背后的思考,例如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这么做打中了消费者的哪个痛点,这对我们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从不同的维度去深度剖析案例,那么对于想创意的同事来说,就会得到许多启发。而到了后期,这种剖析和思考,甚至能够引领团队去发散想创意。在其他人没有想法的时候,帮助大家找到灵感方向。会打配合的人,一定不会只满足于做配合。他会尽力提升自己配合工作的价值,并逐渐往配合工作的上下游进发,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树,拓展自己的视野。懂得延迟满足
注意,不是现在就要,也不是不要,而是晚点再要,精髓在“晚”这个字。晚,是积蓄自己的实力与筹码,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集中爆发。它并不是压抑自己的欲望,而是克服当前的困难情景力求获得更长远利益的心态和方法。我见过许多因为匆忙跳槽,而错过后面更大机会的人,真的很可惜。当年他刚进公司的时候,就展现出自己的聪明才干。不仅做事靠谱,也很有团队意识。在一堆刚进来的新人中,我最看好他。说实话,我当时很敬佩他的勇气。这是第一次有人在入职半年的时候,就跑过来要求晋升。我思索了片刻,并没有直接拒绝他。反而告诉他,想要晋升到经理,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其实以上这些他已经能够做到七七八八,但还是差一口气。照道理说,答应他的晋升要求也是勉强可以,只要在后续的时间里逐渐补足短板,经理的位置他可以胜任。没想到第二天他就辞职了,任我百般劝说挽留都无济于事。他拿着另外一家公司给他的副总监Offer,薪资翻了一倍,还告诉我他要“海阔凭鱼跃”。在新公司呆了半年,他每天疲于应对四五个客户,被沉重的KPI压得喘不过气。新公司同事面对这个二十六七岁的“副总监”,脸上写满了不信任。内部工作也故意不好好配合,看他出丑。虽然他拿着更高的薪资,但新工作远超过他目前的能力,压力也一下子上去了不少。他每天朋友圈里发的都是对同事的吐槽,对客户的抱怨,以及对自身的怀疑。假如他当时按照我说的,先把自己的能力做到甚至超过经理这个职位的要求,我很愿意给他升职。并且不出意外,他两年后升副总监也是完全没问题。可就是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他高估了自己的本事,在自己只有80分的时候就急匆匆去接100分的活儿,然后被120分的压力压死。相反如果他懂得延迟满足,在80分的时候先去接一个70分的事情,在完全胜任的情况下慢慢向100分靠拢,过一段时间再上升到90分的岗位,这么做其实更稳妥更平顺。这是让自己的能力,永远有高于岗位要求的“余地”。这种对余地的把握,就是一种延迟满足的策略。看上去有点慢,但从长远来看,这省去了中间许多走弯路的时间,反而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2019年,学习一门必杀技行走江湖!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门课程,《让撒贝宁、董卿、张国立赞叹的超级读心术:教你瞬间识人术,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
卢文建的“读心术”看似神秘,但其实有依可循!
撒贝宁就曾在《明星大侦探》中现学现用卢文建教的微表情心理学,只用了10秒就在六位明星身上找到了真相,成了全场公认的大侦探。
他自创的“读心术”不讲虚、见效快,但并非玄学,只要找对门路,普通人也能迅速学会。课程内设9大读心识人术帮你秒变朋友圈读心师:get到对方心里话、不被对方迷惑的心理策略、看人不走眼的逻辑和“人脸识别”技术。只要2杯咖啡的钱,你就具备FBI般精准的观察技巧和读心技术,拥有一眼看透人心的能力,牢牢掌握人际交往主动权。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可进入课程!
更多全网畅销课程,请关注公众号【重建自我】,总有一款能帮助你提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