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莘庄、七宝、梅陇、召稼楼,闵行古镇老街的过去你了解吗?

百家 作者:上海发布 2019-09-28 02:34:15



闵行区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远近闻名的古镇老街,老街上满藏居民们温情和琐碎的记忆,今天一起走进这些充满人情味的闵行老街,寻找散落在闵行的老街韵味吧~


莘庄老街


莘庄老镇跨莘溪而建,镇东、西街沿莘溪北岸而建,绵延有1千米。南北街长338米,与东西街相交于平桥北堍沿街比家挨户店铺、作坊。横沥港经过镇东,南北通黄浦江与吴淞江。东街和北街以生活资料商店多,南街多饮食、理发、菜场,西街主要是农副业生产资料供应处。


莘庄老镇历史风貌

莘庄老镇区今貌


莘溪为镇上市河,东通横沥港,西接竹冈河。1965年镇区市河填平后建成莘浜路。莘建路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前,有雌雄各一的两株银杏树,树龄应有400多年,高20多米,为莘庄会真道院的遗存,至今枝叶繁茂,每逢中秋时节雌树上果实累累。


会真道院银杏今昔对比


七宝老街


清道光年间七宝古镇图


古镇七宝初见于后汉,形成于北宋。宋初七宝寺迁入,集镇以寺名。又相传镇有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七件“宝”而得名。明万历以前称北七宝镇。明清以棉纺业名世,产有七宝布闻名江南,时有郡(松江府)东第一镇之称。镇多寺庙又多石桥,街面多为平房和二层楼房。境内南北向主街商业繁盛,称为七宝老街,有张充仁纪念馆等景点。古迹有蒲汇塘桥、解元厅、七宝教寺等。


七宝古镇旧今影像

七宝名产:大曲酒、十条筋黄金瓜、皮影戏



颛桥老街


颛桥集镇中心图(1984年)


颛桥老镇枕沪闵路,六磊塘横贯镇北,东有横泾港。当年,镇跨六磊塘有座众安石拱桥,俗称砖桥,后讹称颛桥,地因桥名(“颛”即和善、谨慎)。明代设颛桥市。清乾隆年间称镇,嘉庆时又复为市,咸丰年间设立中渡桥团练局。1948年前,镇区分治于松江、上海两县,以六磊塘市河和北街为县界,市河以南和北街的东半街以东属上海县,市河以北和北街的西半街以西至竹港属松江县(光绪年间称颛桥庄)。因地处产粮区与上海城区交叉地带,促使米市交易兴旺,当时全镇200余家店摊中,业米者有30余家,大多设在众安桥十字街口。


颛桥老街掠影


梅陇老街


梅陇老镇旧影


相传明成化年间,有梅姓人士自安徽宣城经商到此,后入赘褚家弄禇姓人家,渐人丁兴旺,扩建新房,遂形成弄堂屋群,因梅姓人丁胜过褚姓,人们改口称之为梅家弄。清嘉庆年间,商市日盛,梅家弄市远近闻名。当时,在上海地区有三个梅家弄,南市老城厢有东、西两个梅家弄,而且同属上海县。异地同名,常造成麻烦,邮政信函差错颇多。1931年,当地士绅拟将梅家弄改称“梅龙”(取龙与弄谐音),可又觉得与乾隆帝下江南时所到的“梅龙镇”相混,就商定用“陇”字,既有别于他处,又具田园特色。1933年发布通告,梅家弄正式改名梅陇。


梅陇老街旧今风貌



召稼楼古镇


召稼楼古镇景区图


据谈氏家谱记载:1304年,寓隐此地的参军谈德中在此发家,传至六世孙谈田(明工部右侍郎谈伦之子),家业日殷,雇工众多,于镇西建一平台式小楼,上挂大钟,以敲钟为号,召集稼耕农夫垦荒种田,得名召稼楼,简称召楼。2007年,召稼楼古镇开发为风景区,于沈杜公路入口处建有牌楼一座,保留有礼耕堂、资训堂等旧建筑,恢复石桥,重整街道,沿河建成仿古风雨走廊。每逢周末节假日,来往游人如织。


召稼楼古镇今貌


召楼古镇旧影

古镇重光第一桩


资料:上海市测绘院·图溯上海

编辑周宝平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