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不化妆?你知道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吗

百家 作者:快公司FastCompany 2019-09-23 04:31:23

在打理个人形象方面,我每天要比丈夫多花15分钟的时间(或许有些人还不止15分钟)。

理财专家会教你全方面的理财知识,但他们却很少谈到不化妆的职场女性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我对一切与美有关的事物爱恨交加。


有时,我特别期待夜晚的护肤程序,经过漫长的一天,这就是我睡前的冥想方式;而有时,我又觉得护肤是一种负担。假如第二天要早起参加活动,我不得不早起,把时间花在化妆和吹干头发上。


我知道维持专业形象很重要,在这方面,社会给女性制定了一套标准。我渴望摆脱标准的束缚,但我很清楚,这么做是要付出代价的。


社会学家贾克琳·S·王(Jaclyn S. Wong)和安德鲁·M·彭纳(Andrew M. Penner)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长得好看的人收入比同龄人高出约20%。当他们把“梳妆打扮”这个因素(对女性而言包括是否化妆)考虑在内时,收入差距就缩小了。


但外表过于出众对女性也可能是不利的。另一项发表于2019年的研究发现,“人们认为,漂亮的女商人不如不漂亮的女商人诚实”。


这个度太难把握了。要想被认真对待,女性就得有“几分姿色”,但又不能过分美丽,以免沦为“不靠谱”的一类。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花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打理个人仪容,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收入潜力?


一想到这,这条界线就变得更模糊了。



性别外貌双标


我计算了自己平均每个月花在梳妆打扮上的费用,和丈夫的费用进行比较,发现我花的钱大概是他的15倍。出于对比的目的,我只统计了我们各自单独使用而没有共享的物品。


在个人装扮方面,我丈夫是个极简主义者。他的经常性开支包括药店的洗面奶、除臭剂和剃须膏。偶尔理个发,也很少花超过20美元。


不过,我们本身已经设定了个人预算,所以我对这个差额并不感到意外。但我没想到的是,当我试图搜索女性应该如何从个人理财的角度出发考虑这类成本时,得到的信息却是如此之少。


我很少超出自己设定的预算,但我也想了解,就我的收入水平而言,我在个人的“形象工程”上花的钱是否合适,以及我是否买对了产品。


但查阅个人理财网站和相关出版物时,我却发现许多人似乎把这类开支视为“非必需品”,不予计算。他们没有考虑到,假如削减(或去除)这部分开支,女性会因此受到怎样的“惩罚”。


另一方面来说,即使美容博客和女性杂志推荐了低价替代品,她们同时也会“安利”一般人负担不起的“贵妇”美容保养法。


为了购买化妆品和服饰,职场女性不得不多掏一笔钱。在这方面,亲子活动信息聚合网站Pearachute创始人兼CEO德西蕾·瓦格斯·里格利(Desiree Vargas Wrigley)深有体会。



说到创业者在融资场合的打扮,里格利表示:“我认为投资者会看重创始人和市场的匹配度。”男性创始人可以穿着牛仔裤和T恤推销昂贵的企业软件创业公司,“而女性在着装上就必须和我们所服务的市场相称。如果我们卖的是设计师品牌包包,那我们就得穿一身的名牌。”她说道。


参与加速器项目期间,里格利第一次注意到她与男性联合创始人在装扮方面的成本差异。“在无数场会议上,作为CEO,我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我感觉必须提升自己的外表,才能树立起权威;即便我主导了整个演讲,最后每一个问题问的却还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更多地留意这方面。我花了很多钱,试着让自己看起来像个高级CEO。”


里格利没有统计过总成本,但她估计每年的差额可能高达几千美元。



主流理财观念如何看待这笔费用


阿什利•范斯坦•格斯特利(Ashley Feinstein Gerstley)是财务健康辅导平台Fiscal Femme的创始人,也是《30天理财净化》(The 30 day Money Cleanse)一书的作者。她指导过许多职业女性,也曾多次探讨如何在客户的理财预算中纳入个人的形象成本。



格斯特利不赞成按收入比例计算的模式,她说:“有些人看重旅行多过住所,所以他们不会支付太高的房租,而更愿意把钱花在旅游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个人护理和健康方面。”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看待化妆的方式不一样。就个人而言,我的态度摇摆不定:有时,它是无可奈何之举;有时,它是一种自我表现形式。然而,也有不同性别的人纯粹是为了享受而选择化妆(以及花钱购买化妆品)。


格斯特利同时指出,在个人理财领域,我们很少看到关于这类细节问题的讨论。她猜想,主要原因是这个领域是由男性创造并主导的。“这类对话不太常见。”她说道。


格斯特利还说,金钱是一个充斥着羞愧和批判的话题。“大家都怕说错话或者冒犯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她举了个类似的例子:她在网上发度假出游的照片,时不时会引发一些强烈反应。“有人说,‘哇,这不符合Fiscal Femme的精神吧。’我采取积极正面的行动并不意味着我不能把钱花在必需品以外的事情上”。



女性别无选择


在网上阅读有关美容和个人理财的文章,你会发现人们认为这种期望是自我延续的。女性花在梳妆打扮上的钱越多,外界对她们的期望值就越高,她们花的钱也就越多。


对女性理财社区Bravely的创始人卡拉•佩雷斯(Kara Perez)而言,有一种办法可以摆脱这些标准带来的负担,那就是在家办公。“对我来说,个人打扮并不是我职业生涯的必需品,除非我要开会或者上电视。因为这种特定生活方式,我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免除这种负担。”



佩雷斯承认,她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果需要进办公室,或许她也没有太多选择。


在里格利看来,外界对女性CEO的形象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融资场合。当被问及社交媒体对此类压力的影响时,里格利表示,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领域,女性创业者面临着很多与形象相关的压力。


“关于我在Instagram上面的粉丝,我收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里格利说道。但归根结底,“你必须以消费者想要的方式定位自己。”


佩雷斯赞同格斯特利的观点,大家不愿说实话,是因为害怕说错话,也害怕被评判。“我们生活在一个标题党的世界里。很多人不想花时间去探讨这些细微差别。”


她还强调,种族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人女性可能会说,‘我用了一款浅色遮瑕膏。’而有色人种女性可能会说,‘我需要别的产品。’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很多人不想参与讨论,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多面、多层次的问题。”佩雷斯说,由于这个话题过于复杂,我们干脆就把这些开支归类为“奢侈挥霍”。



如何改变话语


里格利、格斯特利和佩雷斯都同意一点:改变关于女性个人打扮成本的话语,其目的是为了在个人理财领域引入不同的观点。


“个人理财历来是从白人男性的视角出发。”佩雷斯说道。因此,这种话语往往存在两个极端:要么鼓励女性彻底投入消费,要么让女性因为买了一支30美元的口红而感到羞愧。


“有人说,‘想省钱就不要化妆。’但很多人根本别无选择。这种论调也是在贬低女性。它把‘我是不化妆的酷女孩’和‘你喜欢化妆,你肯定被洗脑了’对立起来。”佩雷斯补充说,“我希望看到更多的细微差别,也希望大家认识到,你的经历未必是普遍适用的。同时提醒一句:‘适合我的才是对的。’”


格斯特利认为:“偶尔逃离消费文化,也能获得一点自由。”但她也承认,人的思维模式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在承受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佩雷斯和里格利建议,首先,我们应该诚实面对自己的银行账单,看看我们到底花了多少钱。


“想想你将要身处的环境。如果你每年在理发和修脚上已经花费了800美元,那这就是你的起点。你可以告诉自己,好的,修脚的预算可以再宽松一点。你可以调整这些数字,但在做出任何改变之前,你必须了解自己的起点。”佩雷斯说道。


她还鼓励渴望改变话语的女性从小处着手。“如果你是一位职场地位较高的女性,那你或许有更大的空间和权力,可以选择穿平底鞋而不是高跟鞋上班。”佩雷斯说道。


“我强烈地感觉到,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审美标准对许多人是有害的。我们越是能抛开这些标准,去探讨细节上的差异,每个人的财务状况就会越好,而且坦白讲,我们的专业产出也会越强。”



文 | 快公司编辑部

翻译| 李美玉

编辑 | Irene

图片 | 网络


2019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评选已经火热开启,报名详情请戳阅读原文链接~


看杂志精彩内容,立即在公众号“订阅杂志”下单吧~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快公司 FastCompany,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12R5EX2E】获取授权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