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人不约而同“打开”了微信

百家 作者:未知用户 2019-09-11 14:44:08
 
 


- 寻找微信创业者系列 02篇 -


广州无穷无尽的夏天常常闷得人心发慌,在这片接近亚热带的土地上,比天气还要热的,可能就是人心了。


这方面,三位来自广州的微信创业者格外有发言权。过去几年,他们借助微信,做了一些神奇的连接。

 
1
连接人与人
他用微信让社区更有温度
 
-人物:“平洲街坊”创始人与运营者 谢春业 -

今年7月11日上午10点,佛山110接群众报警称:在三山中区基业花园对出马路发现一小孩走失。试图询问其姓名及家庭住址,但因孩子哭声不断,民警无法获取相关信息。热心的群众将这一幕拍摄下来,并将视频发到谢春业的“平洲街坊”社群,几分钟后就联系到孩子的爷爷。

让走失的孩子找到家人,这只是“平洲街坊”社群每天帮助街坊解决的数十个问题之一。创办两年多,“平洲街坊”微信社群以及微信公众号,帮平洲邻里街坊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让整个社区变得更有温度。社群里每天少不了各种故事,但它的创建者谢春业,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提前离场的程序员,借微信开启新事业
 
从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后,谢春业做过一段时间高中教师,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在学校第一年,谢春业主持规划建设校园网、学校的信息网络中心,让只有校长室单条电信网络的中学。实现了全校联网。第二年,他开发了招生报名录用系统,实现了学校的招生网络化,还为教师开发了内网部署的课件资源平台,不仅老师可以共享教学相关的资源,同时也给新的老师提供良好的快速学习环境。


“这两件大事干完以后,学校的信息化已经步入正轨,我本人对纯教书兴趣不大的,所以离职回广州加入了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广州分公司。


一年后,谢春业离职和几个伙伴联合创立了一个网页游戏公司,后来又加入北京某科技公司,33岁便从程序员做到某科技公司广州分公司负责人、产品研发总监,一路顺风顺水,是无数互联网人羡慕的榜样。

但隐患也在这段时间埋下。由于经常加班熬夜,且缺乏运动,谢春业患上严重痛风,尿酸值一度高达948,医生建议必须放弃工作专心治疗。

2014年,他不得不提早结束了职场生涯,并从广州搬到到佛山南海平洲区休养。在这期间,谢春业一度情绪低落。但随着身体情况逐渐好转,加上天性比较乐观,他很快就重建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条能兼顾身体的事业道路。

在重新考虑事业方向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刚需:作为一个“新移民”,想了解居住地的新闻、文化和吃喝玩乐信息,却找不到合适平台。虽然当时镇村都有公众号,但由于不懂传播技巧,也没有专职人员运营,内容质量和阅读量有限。

互联网行业的多年经验告诉他,这个市场的“空白”意味着新的机会。
 
ALL in 微信,打造3公里生活圈
 
从2017年开始,谢春业启动运营“平洲街坊”社群和微信公众号,将街坊邻居“连接”起来,为街坊邻居打造了一个3公里生活圈。


△ 谢春业和平洲街坊

除了市民关心的规划、文娱活动信息,“平洲街坊” 公众号还有便民服务、社保查询等功能。而在社群里,每天都有关于小孩牙痛去哪里就医,今天哪个社区有文艺演出等最鲜活的信息。街坊足不出户动动手指知道街道、社区近期的重点工作,以及最近举办的活动、通知。

作为南海桂城街道大圩社区党支部书记,以及一名社区优秀志愿者,谢春业平时经常用公号和社区帮助其他村、社区发布通知、社区活动,加上和交警、自来水公司、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经常展开合作,往往能提供第一手的资讯内容给用户。他既有产品技术又懂媒体传播,短短一年多时间,他的平洲街坊社群便增加到14个,微信公众号的粉丝也涨到了1万多人。

“相对于其他控制流量分发的内容平台,微信公众号做到了把选择阅读的权利完全交给读者,在给予了读者最大程度的尊重同时,也给了在这个平台上的创业者构建自己自有流量的机会”,谢春业毫不犹豫的All in,从订阅号到服务号再到小程序,不停地探索前进,正是看中了微信的“公平”。

而在能连接一切的微信平台,谢春业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有一次,一位用户拉着他说:“我上次丢了身份证,在你的社群里发了寻物信,很快就有人联系了我。谢谢你啊!”。这句话让谢春业忽然发现,原来他的每一位用户,都开始走到了他的面前。

谢春业说:“以后市场会进一步下沉到镇,20万人的平洲,相当于一个镇。3公里半径的生活圈用户粘性比一些县、市高很多。我的微信公号坚持正能量,持续产出优质的内容,公众号粉丝只有1.5万人,但常常一篇文章的阅读量过万,用户活跃度高,而且是长期用户,具备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中国,互联网是一个还没有“退休”概念的行业,飞快的工作节奏让这个行业每天都有一张新面孔。这也意味着互联网行业要求从业者能够不断吸收学习,积极拥抱变化。而微信,却给了像谢春业一样曾经离开互联网的“中年人”新机会,让他们浴火“重生”。
 
 

 
2
连接仪器与实验室
他想用微信打造科研物联网
 
 
-人物:“Lab管家”创始人与运营者 孔源丰 -


独立创业,还是像大多数同学们一样去新能源企业工作,安稳到老?如果放在3年前,孔源丰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但在2019年毕业之际,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创业。


在资本退烧后,还破釜沉舟走创业这条路,不仅震惊了父母、老师和同学们,连孔源丰自己事后回忆起来,都感觉吃惊。


他万万没想到,3年前和微信生态的亲密接触,竟然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因为“实验难”,他做了款小程序
 
2016年,还在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就读的孔源丰,因为“闲着没事”,和师兄联合创立了“能源学人”微信公众号,从此和微信生态结下密不可分的缘分。


也正是在这一年,小程序正式发布。但当时的孔源丰,还沉浸在新建立公众号的新奇感中,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打造一个小有人气的能源知识自媒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跟进小程序。

但渐渐的,事情发生了变化。变化源自于日常专业学习的痛点。


大学理工科学生做科研实验是“家常便饭”,学校的科研仪器使用前都需要调节设备,所以每次都得在一个小本子上填写申请,提前做好预约。由于仪器少,常常出现供不应求或不匹配的现象。


深感不便的孔源丰开始思考,“能不能对仪器预约场景做一个小程序,让科研人从这种琐碎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专注于做科研,实现科研人员效率的最大化。

虽然有想法,但化学出身的孔源丰自认“隔行如隔山”,写代码又不像写公众号一样易上手,所以没敢立即启动小程序计划。他一边继续运营“能源学人”公众号,一边自学编程知识、琢磨小程序,渐渐发现小程序开发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复杂,便将重心向前期调研和完善创意方向倾斜。

万事俱备后,2018年,孔源丰独立开发的第一款小程序——Lab管家小程序上线。这款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小程序,主要面向理工科院校和学生,旨在为广大科研人提供一个透明的实验室仪器信息平台,提高实验室仪器预约管理效率。上线6个多月,Lab管家小程序便获得4000多个高校用户,大大超出孔源丰的预期。

小程序创作的简便,以及第一款小程序的成绩,让孔源丰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又用5天时间帮一个个体商户开发了第二款小程序,至今已独立开发了四款小程序。
 
做更有价值的事:打造科研仪器物联网
 
孔源丰也到了毕业之期。积累了这些经验后,孔源丰突然不想按部就班地去上班拿工资了,他想去自主创业,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


“微信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我的梦想是通过小程序来连接实验室,打造科研仪器物联网。”孔源丰非常崇拜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他想向这位偶像看齐。


听说他要创业后,孔源丰的家人无一例外地都表示反对。他们担心一旦创业失败,很难再找本专业工作。孔源丰向父母详细描述了他的创业思路,希望家人给他一年时间“试错”。经过多次沟通,最终父母不仅同意了,还给了5万元支持他创业。

“Lab管家小程序场景太少,我计划用一年时间做一个科研型社区小程序,借社区吸纳更多用户,再对接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实现科研服务生态。科研不仅仅是需要单纯的设备,更需要智能化服务,将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资料所需要的一套设备程序与场景匹配。

创业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孔源丰几乎“7×16”小时都要在电脑前度过,每天起早贪黑,孜孜追求科研仪器物联网梦想。但他从不以此为苦,反而在心里无比庆幸,国内有微信这样一个平台,让他这种没钱没背景、只有一腔热血的穷小子也能创业,追求心中的梦想。

“在这个我陌生但又充满热情的领域,我不知道未来我能走多远,但每敲一行代码,我都倍感踏实。如果不尝试,梦想也许只停留在梦里吧。
 
3
连接乡村与城市
他用微信孵化农创梦
 
-人物:微信公众号“农说吕不白创始人 吕华铁 -


2012年,经过近十年的奋斗,30出头的吕华铁在广州成功当上上市公司高管,他朝父母期望自己“离农”的梦想又迈出了一大步。

这一年,吕华铁身边也发生了两件大事——岳母身患癌症过世,大儿子欢喜出生。一生一死,同时到来,让吕华铁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他突然觉得,没有什么比珍惜当下、陪伴亲人更重要。吕华铁决定抛却城里的“美好”,携妻带子回到家乡,湖南郴州一个小山村。
 
“离农”,返乡
 
“我是生于农村的80后,小时候家里太穷了,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受到的教育就是‘离开农村’,我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实现‘进城’”的目标。当我返乡,所要面对的不只是质疑,更还有回来后的各种不适应。”吕华铁回忆道,起初在乡邻眼里,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返乡,觉得一个在外面能一年赚大几十万的人回到农村是不是脑壳进水了,母亲甚至都不敢出去见人。


不断有朋友来问吕华铁回老家后状态怎样,这个时候新兴的社交工具微信出现。于是,吕华铁就把自己的返乡生活,包括特色农俗、乡村美景、土货美味,用文字和图片不断分享到朋友圈里。渐渐的,越来越多与他有同样梦想和经历的返乡人,在城市长大却拥有田园梦的人,关注他的朋友圈,成了他的粉丝。


4年时间,4000多条朋友圈。因为微信,吕华铁与外界的联络不少反而更多,并成功建立自己新的IP,运用微信帮助更多当地农民,启发和激励更多人返乡,甚至不时有河南、东北的返乡人跑到郴州向他“取经”。曾经的上市公司高管吕华铁,成了农村KOL

当时,互联网+农业也火热崛起,国家频频出台政策引导农业发展。本来并不愁生计的吕华铁,被各方面因素激发雄心开始创业。只是这一次,他不是为了自己“离农”,而是想让更多农创人有“枝”可依,帮他们实现致富梦。
 
追梦新农人
 
2016年,吕华铁在厦门注册“农说吕不白”公众号,致力于实地解读全国各地的涉农创业者案例,分享给更多的农创人。2017年底,吕华铁又成立学习型社群“不白农创社”。截至目前,“农说吕不白”公众号已经原创三百多篇优秀的新农人创业案例,“不白农创社”社群有全国各地近2000位新农人加入,全网矩阵粉丝用户10万,成为中国最大的垂直于三农的农创学习型社群。

所有社员日常会在多个微信群里交流互动,发布信息,对接资源,遇到农创过程的问题和困难的时候都会在群里互动,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在产品高度同质化、产能过剩,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下,供端的社员与销端的社员建立信息对接,可以快速的实现动销。遇上如何管理农场工作人员的效率、商标注册与保护、包装设计与包材制作等具象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很快就有其他的社员提供帮助。

发展壮大之后,蜗居乡村一隅,显然已经无法让吕华铁更好地实现农创梦。为了“不白农创社”的发展,让农创人少掉坑,2018年底,吕华铁率团队返回广州南沙创业,并将创业内容衍生到小程序上。通过音频和视频的方式,吕华铁沉淀了近三百期的原创在线农创课程和直播课程。

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员,日常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在微信小程序里收听和观看系统的农创课程,每周四还可以在小程序的直播间里听优秀的社员语音直播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互动交流。

线上交流之外,“不白农创社”也向线下拓展,在各个城市举办农创线下大课和农创沙龙、游学、年会、展会等活动,组织社员去酒厂跨界学习,参加中国柑橘大会等行业峰会和论坛,拓宽农创人的认知边界。

“中国的三农发展,需要有更多具有新知识、新技能的新农人加入。不白农创社依靠微信生态,帮助更多的农创人提升专业技能和互联网知识,无疑能‘养成’更多新农人,促进整个农业生态的发展。”吕华铁说,是微信这个平台,将大城市与乡村连接起来,用互联网的方式消除信息鸿沟,让更多新老农人无界交流,为更多农创人提供更广阔的造梦空间。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微信创业者的脚印始终踩在国家发展的大脚印中。他们把自身的故事与时代的故事,用微信连接在一起。近半个月以来,微信联合多家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微信创业者”,共收到了近1000份微信创业者的来信。他们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微信创业者”。

在微信生态中,他们恰到好处地抓住了低门槛的创业机会,用自身努力和热忱成就“个体品牌”,沉淀出一个个不断挑战自我的小传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