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地产大佬栽了

百家 作者:互联网观察 2019-09-03 08:34:14



本文转载自“南风窗”(ID:SouthReviews)

作者:林克


P2P从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联网金融,它是一个有了网页的非法集资产业。

——马云


戴志康自首了,上海警方以涉嫌非法吸储立案。


就在几天前,戴志康刚对捞财宝用户发了公开信,明确表示自己“不甩锅、不跑路、不失联”。他确实没有食言,谁都不曾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


“五道口”出身的戴志康最早从“海南热潮”中发家,后来在资本市场的血雨腥风中全身而退。进军房地产业后,他摇身成为上海滩最知名的地产大佬,同时也是投资界名人、喜马拉雅FM投资人。


在戴志康身上,商人的理性与文人的理想性交织在一起。但难以预料,如今他竟也因涉嫌非法集资陷入P2P的泥沼中,在8月29日以自首的方式作别了自己风光无两的商业生涯。


戴志康



“民间金融都是‘坏人’干的”

当年,戴志康退出地产圈的时候很干脆,他的解释也颇显无奈,“在资本的压力下,情怀必须要有实力支撑”,“用情怀玩别的东西容易,玩地产是要有相当强的资本能力的。”


2015年2月7日,戴志康的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易主。这家以喜玛拉雅和大拇指广场闻名业内的非典型商业地产开发商,相当于半卖半送给了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浸淫多年之久的房地产行业,随即迎来了2016到2017年的黄金爆发期。而戴志康已经选择回头重振他的老本行金融,做普惠制的微型贷款。


戴志康曾试图为民间金融正名,“以前把民间金融都说成是坏人干的,要么就是乱集资,要么就定义为高利贷,好像放高利贷款的都是不好的。这个标签本身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令人悲哀的是,他自己也落入了这个怪圈。


2019年8月12日以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陆续接到群众报案称上海证大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捞财宝”平台及“证大财富”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警方遂受理开展调查。


官网信披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底,“捞财宝”平台累计交易金额296.38亿元,借贷余额49.96亿元,当前出借人数据28031人,当前借款人数92853人。平台逾期相关数据均显示为0,累计代偿金额为1.96亿。


截图自“捞财宝”官网


资料显示,目前证大集团的业务包括金融、文化、大健康等三个板块。在金融板块以证大咨询、捞财宝、证大财富等为主体;文化板块运营着证大文化、证大喜玛拉雅中心、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等主体,同时投资了喜马拉雅FM等项目。


此次宣布暂停业务的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96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艳华,实际控制人为戴志康。


8月29日,戴志康等人向警方投案自首,并称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设立资金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且已无法兑付。


9月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发布了关于《证大公司案件侦办的情况通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证大公司立案侦查,对戴某康、戴某新等41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查封相关涉案资产。


警方表示,经查,证大公司在未取得国家相关金融资质许可的情况下,通过旗下“捞财宝”线上理财平台(上海证大爱特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证大财富”线下理财门店(上海证大大拇指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上下滑动查看)


此前,戴志康曾对捞财宝用户两发公开信,说明平台的相关情况。


在8月14日发布的第一封公开信中,戴志康表示,“过往我们一直在努力,未来仍有信心继续做好。因为平台还在,证大还在,我还在。”最后他还强调,“我们有能力实现平台的良性退出”。


第一封公开信(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到了8月26日的第二封公开信中,戴志康开始明确表示不甩锅、不跑路、不失联,接下来工作的重心会放在债权资产的还款管理、催收上。


但刚说完不跑路、不失联的戴志康,就折在了自己的“老本行”金融里面。三天后的8月29日,他选择了向警方投案自首。


戴志康第二封公开信点击图片放大查



把房子卖给马云的男人

许多人热衷于将马云与戴志康的命运放在一起比对。他们都出生于1964年,一个在江苏海门,另一个在浙江杭州。两人先后成为中国商界巨子,今年一同迈入55岁。


而他们之间最为人熟知的一次邂逅就是1999年。戴志康在杭州的“湖畔花园”项目迎来收获期,为后来证大集团的发展重心偏向房地产埋下了伏笔。此时马云带着18罗汉,就在湖畔花园的一个两层小屋里面,创立了阿里巴巴。


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次年,戴志康就退出了房地产业。事实上,离开房地产行业的戴志康也曾试图用马云的逻辑,在民间金融里找到支点。


戴志康强调,他的微金融是建立在“劳动力经济学”基础之上的——每个个人都有价值和信用,只要是劳动力,就有他的价值。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准确识别和评估一个人的劳动力价值,做到这一点,便不再需要借款人提供任何资本层面的抵押担保,这样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模式。



这个模式在他看来与已经大获成功的阿里巴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时阿里巴巴就是服务数量众多的不怎么赚钱的外贸公司,然后衍生出了淘宝。很多人认为中小企业危险,容易倒闭。中小企业确实生命力很弱,但是弱的倒闭,新的又成长起来了。如果建立起合理的评价体系,帮助他们成长,这就是一个好的产业。”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这个逻辑无法支撑民间金融的发展。市场最大的风险就是踏错行业节奏。如果说对于房地产,戴志康是“错过”了,那么对于P2P就是一种“过错”了。


纵然未来中国将有最广阔的P2P市场,在野蛮生长的阶段它就是个乱象频出的行业,不是公司发生偿债危机,就是出现资金链断裂。在受到严格管制后,大量平台爆雷或退出。


互联网行业也有戴志康的身影,他曾力排众议投资了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2013年,喜马拉雅FM正式上线,用户规模突破4.8亿。在2018年完成最新一轮4.6亿美金融资后,估值超过200亿元,处于国内在线音频市场的第一梯队。戴志康曾在今年5月表示希望明年喜马拉雅FM能够在A股上市。 



“那个时代的背景叫娱乐,最火的是游戏公司。他想反其道而行。就开始做知识分享做教育,到2016年终于可以进行内容收费了。”戴志康说,对喜马拉雅FM的投资和运营,算是一次基本成功的“创业”。



一直在讲“情怀”的商人

戴志康钟情于中式服装,常常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示人。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例子就是2003年7月22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上海期间,单独会见了8名上海商界精英,戴志康是其中之一。那一天,戴志康是中国男性企业家中惟一没有穿西装的,一身白色的唐装格外抢眼。


喜欢穿中式服装的习惯让人容易把“文化人”这些词套在戴志康头上,不过他却坚称自己“不是文化人,是一个商人”,“只要是商人,只要以盈利为目的,商人就永远不可能伟大。”



戴志康本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学金融,在清华五道口学的也是金融。在那个金融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他是当时我国为数很少的科班出身的金融专业人才之一。


海南富岛基金的成功募资让戴志康在金融投资界声名鹊起。随后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1995年腥风血雨的 “327”国债事件。 当时 “327”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期货品种,多空双方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对赌。用戴志康的话说,“那时候管金生做空头,我们做多头,管金生一家输了几十个亿,培养了估计几百个几千个百万富翁。”


他就是这几百几千个富翁里面的一个。尽管国债期货投机中的成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戴志康的金融专业背景让他对此有着清晰的把握。也可以说,历史给了他一次迅速完成原始积累的机会,进入了地产业。


后来他说,“因为在投资界待久了,我发现伟大的投资家都是哲学家。”于是2000年前后,戴志康到了复旦大学学习哲学。在他眼里,投资变成了一个“哲学问题”,要用形而上的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指导投资。


他有一些关于创业与企业管理的经典语录,比如“创业就像谈恋爱”,“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有可能是全世界”等等。


在商人中,他似乎成为了一个异类。从地产再回归金融,戴志康一直在讲情怀。2002年,戴志康以300万元巨资购得法国超现实主义大师恺撒的毕生杰作——大拇指雕塑,位于大拇指广场的证大现代艺术馆也成为了上海现代艺术展览的又一地标。


其他项目包括九间堂、喜玛拉雅中心等,也都是将文化和商业结合起来,带有浓郁的人文色彩。


上海喜玛拉雅中心


戴志康强调喜玛拉雅中心有东方智慧在里面。对他来说,尽管上海外滩百年来都是上海的象征,房子建得也很漂亮、很结实,但却是他心中硬梆梆的石头,并不亲切,还有点异己。


面对媒体质疑喜玛拉雅中心“附庸风雅”,戴志康直言,“如果我们不附庸风雅,难道我们附庸下流?

 


激进的“翻身仗”

可惜,戴志康的哲学理念和文化情怀并不是建立在当时市场已经形成的成熟需求上。为了打造承载自己文化理想的喜玛拉雅中心,从1998年拿地,2006年动工,2010年建成,他花去了超过十年时光,以及30亿元的真金白银。


最后让戴志康对地产失去耐性的还是上海外滩8-1地块。当时戴志康兜里怀揣不到10亿的资金,却敢以92亿元天价拍下这黄浦江畔的核心地块,想打一场“翻身仗”,可惜天不遂人意。


戴志康在外滩项目上过于激进,同时资金也不足以撑起如此大的项目。他原打算借复星集团的资金杠杆完成外滩项目,但当地产宏观调控导致银行信贷无法跟上时,最终不得不将外滩地王转手。


2011年底,证大集团先是将外滩项目50%股权转手给郭广昌的复星,后又联手绿城将剩下50%股权卖给了潘石屹的SOHO中国。


曾经股票投资和地产业务都给戴志康带来了巨大财富,他本人也曾登上过富豪榜。但那次外滩项目的失败带给了戴志康难以想象的影响,之后上海证大就渐渐消失在了国内公众的视野里。



为什么会在2015年当时坚定地放弃掉房地产领域,戴志康在接受采访时常常被问及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更多地是想探知,面对后来逐鹿群雄的地产江湖,“你曾经后悔过吗?”


在不同场合,他有不同的回答。


“我不会想那么太多。


“要勇于把过去所谓的成就当做垫脚石,归零的心态往前走。


“想当年也是跟现在商界那些大牌一起起步的,人家做得那么成功,自己那么地‘不成功’,我是不是还得折腾一点让他们想不到的东西,未来再回来。所以一定要寻找未来


这些回答都是他给自己的信心。


关于寻找未来,近两年他也想明白了未来的出路,要做大健康产业,要做自主研发的科技。这一切仍然与传统情怀相关。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里面蕴含着未来的科学,并且会对整个科技革命带来新的推动。


“我不怕风险,就算明天公司倒了我都不怕”,戴志康曾坦言,“因为我现在不是只有一条路走,我的选择有很多,所以我不担心什么。但是更多的人,他们怕是因为他们只有一条路走,走得不好就容易死。”


可惜,他已经来不及再迈出新的一步了。世事无常,地产大佬的江湖沉浮往往让人唏嘘不已。



长按关注>>>
关注
点一下在看给小编加鸡腿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