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科技人员成果所有权,能否破解转化难题?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日前,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改革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将修订完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取消职务科技成果资产评估、备案管理程序等。
根据3月底财政部修改后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职务科技成果在转让和作价入股时不再强制要求第三方评估,将决定是否需要评估的权利下放给高校和科研院所。
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国资经理张妍表示,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将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国有全资企业的,明确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非国有全资企业的,由单位自主决定是否进行资产评估。
张妍最近调研发现,取消职务科技成果资产评估、备案管理程序,确实让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了更多科研自主权,但由于放权后增加了追责条款,部分单位反而更谨慎。
更重要的原因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新增一项追责条款,即:通过串通作弊,暗箱操作等低价处置国有资产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可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
取消评估和备案后,国有资产到底由谁定价?
“科技成果的资产价值,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变化和科研活动的进步而变化,不管是哪种性质的科技成果,还是要交给技术交易市场或平台去评估、定价。”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汪斌说,供需双方可以公平竞价、自主交易。而发达的交易市场有国家认可、相关机构批准的程序,能保证交易的透明、公平,这也打消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后顾之忧。
《意见》指出,科技、财政等部门要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为进一步完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探索路子。
张妍坦承,一方面,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和激励力度已足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指出,无论转让许可获得现金还是作价入股,科研人员会获得不低于转化净收益50%的激励,也就没有必要再让他们变成专利的权利人。
显然,这不是赋予科研人员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就能解决的问题。张妍说,还需国家从供需对接的角度入手,比如建立一些新型研发机构做中试、工程化平台,加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培养等。
在汪斌看来,目前,科技人员取得50%—90%的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是事后奖励,而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是事前奖励,有利于保障科研人员受奖励的权利。不容忽视的是,它和《专利法》有些冲突,如果试点成功,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协调法律与推行试点做法的关系。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做法虽有争议,但这一做法确实给了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也能激发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汪斌称,目前可以探索试点,奖励前移也能让科研人员吃下“定心丸”,为进一步完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探索路子。
对此,张妍的看法一致。她说,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建议先试点之后全面总结。如果试点效果不错,最好采用授权式的复制方式,而非采取一刀切式的全面复制推广。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陈小柒
审核:管晶晶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中拉团结合作再启新程 7904254
- 2 国台办回应特朗普突然提到“统一” 7808246
- 3 外交部:中方对美芬太尼反制仍然有效 7712698
- 4 持续增加投资的信心从何而来 7618422
- 5 林志炫:不是直播我不会回《歌手》 7521440
- 6 《歌手2025》首发阵容官宣 7427529
- 7 #赵丽颖和赵德胤恋情是真的吗# 7328570
- 8 多名在英国中国公民失踪失联 7237699
- 9 12岁女孩被动欠款百万成老赖 7135363
- 10 知名女演员重病归来 曾四登春晚 704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