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只要教得好,没有论文也能评上教授
通讯员 方彦蘅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从教33年的南京林业大学老师蒋华松,评上了教授。
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公布了2019年职称评审结果,理学院教师蒋华松如愿评上了教授。这是该校第一位“教学专长型”教授。
今年三月,南京林业大学出台了职称评审新政策:在对“教学专长型”老师进行职称评聘时,不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考核内容,而是将教学业绩取代科研业绩,重点考查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
南京林业大学为何要改变多年一贯的职称评定政策?教得好有什么标准?怎么保证评判的公正性?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台上45分钟,台下30年功
蒋华松是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教师,负责主讲高等数学、概率论、数学分析等数学类基础课程。不少同学谈“数”色变的课程,在他这里却变成了备受追捧的热门。因为上课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他也享有“南林高数演讲家”等美誉。
南林学生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华松上课有三宝:案例、板书、喝水少”。讲课时,他总能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把枯燥、单调的数学语言翻译成生活中的用语,深入浅出地把抽象的数学定理、定律演绎得通俗、形象、生动、有趣。一堂45分钟的数学课,同学们总是觉得过得很快,浑然不觉间,课结束了,让人意犹未尽。
“台上45分钟,台下30年功”,说起成功的秘诀,蒋华松的回答只有七个字:认真备好每节课。
因此,蒋华松虽然有极高的口碑,但在职称评审中,却难以“更上一层楼”,最近12年,他的职称始终停留在“副教授”。
职称评审“指挥棒”
导致重科研轻教学
蒋华松口中的“新政策”是今年3月该校发布的《南京林业大学教学专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试行)》。
多年来,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使得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成为痼疾,“‘教得好’不如‘写得好’”“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等论调兴盛一时。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一系列真招实措改进人才评价的方式,提出“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
“不是老师不够转正资格,而是他们突出的教学成绩在原有的职称评价体系中并没有太多优势。”韩建刚坦承。
什么才能称得上“教得好”
在南京林业大学新政出台之前,“教得好”只是口碑,那么,具体什么是“教得好”?标准是什么?由谁制定?如何评估?怎样才能更加客观公正?
2019年初,南林大人事处牵头,为“潜心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好”的教学专长型老师“量身”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将这次“教学专长型”老师的评选划定在基础课老师范围内,涉及高等数学、计算机、大学英语、机械制图等40多门具体课程。
根据评价标准,首先是要“形成有特色、效果好的主讲课程教学风格”。由教务处在教师不知情的前提下,在其前一年授课录像中随机抓取3段45分钟的教学视频,组织校外不少于3位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以及校内教学督导等进行评议。其次是要“深受学生欢迎”。由学工处调取近五年的毕业生数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最后再结合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改教研成果、教学奖项等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考量。
“让教师回归本分,让潜心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有尊严、有前途、有发展是这项举措的根本。”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说。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陈小柒
审核:管晶晶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长江的美丽变奏 7950633
- 2 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高额彩礼治理 7914515
- 3 DeepSeek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 7858872
- 4 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7743382
- 5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买农房、宅基地 7668418
- 6 国防部深感诧异强烈不满 7528191
- 7 马库斯被北京的空气质量震惊了 7439813
- 8 终于有部剧还原了我的高清童年 7345218
- 9 王曼昱4比0胜孙颖莎 首夺亚洲杯冠军 7240026
- 10 泽连斯基支持率上升8个百分点 716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