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设立残疾人日间照料站 用爱照亮未来(一线探民生)
很多残疾人,尤其是智力残障者,因为长期需要家里人的照料,导致家庭负担重,生活水平长期提不上去。对此,新疆石河子“阳光家园”残疾人日间照料站做出了探索。
照料站免费开放,提供日间看护、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等服务,一方面让残疾人在快乐中学习照顾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增强就业技能,为今后的自立生活创造条件。
虽然困难不少,但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受照料的残疾人都充满信心。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895865647354232833"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VEu6l8pjviagHkJqyb0z6pZHQJj8ibZia0Z70yEkyUbZDCvDGkEHpaYy7fBDAUJWnUrOLo8XcI7uEbSe2NXkdUicCw%2F0%3Fwx_fmt%3Djpeg"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1920" data-src="http://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uto=0&vid=wxv_895865647354232833" width="368" height="207" data-vh="207" data-vw="368" scrolling="no" style="display: none; width: 368px !important; height: 207px !important; overflow: hidden;"></iframe>
餐厅里,大家排着队打饭,然后安静地用餐,结束后当天的4位值日生负责收拾餐具。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阳光家园”残疾人日间照料站每天中午的日常,如果不开口说话,几乎看不出他们是智力残疾人。
照料站2011年建立后,从只有一个学员,发展到今天,3位老师照料着32名残疾人。“日间照料站是免费开放的,他们在这里可以接受日常照料、康复训练和就业技能培训等。”负责人李华说。
照料生活,细致周到
一个周三的下午4点,日间照料站的午休结束,大家集合在一楼的一间教室,石河子大学阳光志愿者团队的成员们在这里等着与他们进行一下午的互动。志愿者带来了白纸、胶水和毛线,今天的主题是制作毛线画。
“那个姐姐,你过来跟我们一起做吧。”被点到名的志愿者叫谭永真,她来的次数比较多。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两三人一组,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做出了一幅幅稍显稚嫩的毛线粘贴画。拿着自己的作品,几个比较活泼的残疾人还要求合影。
这些志愿者每隔两周来一次,陪伴这里的残疾人。李华说,日间照料站每天下午会安排不同的娱乐活动,唱歌、搭积木、画画、学写字……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志愿者来参与。
照料站成立8年,李华一直负责运营。“我们主要接收低保家庭16—60岁之间的智力残疾人,目前除了3位年纪稍大的外,其余都是十几二十岁。”李华说,这也是出于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16岁以下残疾儿童可以进特殊学校上学,60岁以上可以通过养老机构照料,肢体残疾人大部分还是可以从事劳动的,而智力残障者,因为长期需要家里人的照料,导致家中劳动力无法就业,而这些家庭多半为贫困家庭。日间照料站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家庭压力。
据了解,残疾人日间照料站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推出的一个针对智力残疾人的项目,被当地列入党委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日间照料站由当地政府出资建设,餐费和运营费用由政府拨付,并通过残联拨付街道。其中午餐费用为每人每年5000元,运营费用由政府兜底。日间照料站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午餐是和当地养老院一起,购买第三方服务。站内工作人员的报酬由当地残联支付。大家早上10点到下午6点都在照料站活动。照料站工作人员陆彬已经照顾这些残疾人4个年头了,每天早晨9点就开门等着了。
这里的残疾人都被陆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位残疾人有轻微自闭倾向,不高兴就会自己出走,陆彬的手机连接着这位残疾人的可定位手表,一发现人不见了就要出去找;还有位残疾人需要每天按时服药。这都是陆彬需要盯着的事情。
“我们尽量多安排一些娱乐活动,让这些残疾人在集体中生活,既能学会与人交流,又能开开心心的。”陆彬说。
康复训练,反复耐心
舞蹈教室里,陆彬一边喊着节拍一边做着舞蹈分解动作,十几个女孩子跟着她边学边跳。这支民族舞陆彬已经教了两个多月,但女孩子们动作依然很不熟练。“教这些智力残疾的孩子就是这样,今天教明天忘,即使教两个月,隔上两天就又忘了。我的工作就是反复反复再反复,需要更大耐心。”陆彬说。
这节舞蹈课其实是照料站设置的康复训练,除此之外,每天早上老师会带着学员们做广播体操,进行户外活动,还有绘画等课程。“智力残障者在肢体协调方面也有一些障碍,我们通过各种活动锻炼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陆彬说,除此之外,她还指挥着残疾人打扫卫生,擦桌子、拖地都要做,一遍做不好就做两遍,“这比自己打扫可累多了,但是必须让他们自己来,也是一种锻炼,在听指挥的过程中慢慢就学会了沟通。”
照料站有位残疾人已经49岁了,父亲已去世,与近80岁的母亲一起生活。老人照料自己都困难,更别说照顾智力有障碍的儿子,所以照料站刚一成立,老人就把儿子送了过来。刚开始,他只会点头摇头,一句话也不说。
经过康复训练,他现在已经能够和其他残疾人一起打扫卫生、送小学员回家,在家里不仅能自己按时吃药,还能帮母亲洗衣服、做家务,当母亲生病时,能端一杯热水。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一个智力残疾人来说就是很大的进步。
残疾人小甜(化名)的爸爸说:“女儿现在会关心人了,我的生日她都记得,说是照料站的老师让记下的,还要送礼物呢。”
每天午饭后,负责值日的残疾人会帮忙收拾餐具,这些在一开始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都可以做到了。“一点点进步也是进步,就这一点点的进步,也能给照料者减轻不少负担,同时也是心理安慰。”李华说。
技能培训,开拓新招
石河子市西公园门口的公共卫生间里,一个男孩正在趁人少的时候仔细擦拭洗手台上的水渍,动作略显笨拙,男孩叫王鹏(化名),是一位智力残疾人士,在照料站生活7年了。
王鹏的父亲也是智力残疾人士,母亲有轻微肢体残疾,一家人生活得很艰难。王鹏14岁时被送到照料站,母亲白天在外打零工。刚到照料站的时候,他不爱说话,也不爱干活,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和技能培训,王鹏学会了手工编织,还能自己打扫卫生、洗衣服。
王鹏的母亲赵静(化名)最担心的是他以后的生活问题,王鹏也希望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通过努力和照料站的帮助,他先后送过外卖、做过环卫工人,每个月能赚到将近2000元钱。“只要有个人能稍微带带他,这种体力活他还是能做好的,这些都是照料站的老师教出来的。”赵静说。因为工作岗位并不稳定,照料站依然为王鹏保留着位置,在没有工作的时候他还可以去照料站接受照顾。
与王鹏父母一样,这些残疾人的家人担心最多的还是他们以后的生活。对此,照料站开展了一些就业技能培训,开设了手工编织和绘画工作室。大部分残疾人都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钻石贴、丝网花、手工串珠、披肩、坐垫等手工艺品。绘画室可以制作手绘的包包、鞋子,还有水彩画、绳编画等。照料站二楼靠边的一间屋子被开辟出来进行作品展示,共有十几个品类,上百件作品。“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作品,但却是老师和他们一点点学习、用心去做出来的。”陆彬说。
残疾人的作品一部分被志愿者或当地机关单位买走作为活动奖品,照料站将卖出的作品手工费发给残疾人。“增加收入的同时,更让残疾人实现了自我价值。”李华说,智力残疾人在就业、增加收入方面还是有很多难点,虽然开设了网店、微店来销售他们的作品,但因为缺乏专业的人来打理,销量并不是很理想。目前,李华正在考虑从周边的服装加工等企业找一些修剪线头的工作给照料站的残疾人做,“如果能成功,对这些残疾人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记者:李亚楠
来源:人民网
言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在澳门国际机场发表讲话 7985337
- 2 莫言坦言:为百万奖金决定领奖 7997331
- 3 俄罗斯高官专家接连被暗杀 7811796
- 4 我在澳门“养”国宝 7799055
- 5 费翔片场等4小时只为告别马东锡 7680340
- 6 微信朋友圈崩了 7545527
- 7 印度女网红用面包做连衣裙惹众怒 7452260
- 8 男子帮母亲虐待饿死弟弟判百年 7336548
- 9 年轻人买谷子4个月花费数十万 7296581
- 10 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5大亮点 713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