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热搜夹缝中看到了袁隆平英文演讲
本文受权转载自“视觉志”(ID:iiidaily),作者:loop
你能想象到,一个近90岁的老人,却可以自由用英语交流吗?
袁隆平可以。
前不久,在长沙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献上一段英文致辞,一开口就把大家惊呆了!
在这之前,在袁隆平爷爷的指导下,杂交水稻在非洲高产创纪录,当地原来每公顷3吨的产量,现在变成了10.8吨,可以说非常骄傲!
在致辞中,他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而很多人看到这段视频,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可以看出袁老真的老了,都快90了还在忙碌,重于泰山的一生。”
“真的有点泪目,我记得之前看他好年轻,仿佛就在前几年……”
“这么大年纪还在奋战,怎么会有如此优秀的人。”
89岁,这个年龄离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遥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个年龄的人,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外,几乎什么都不能做。
我们以为袁隆平也是如此,可当我看到这段视频时才明白,生命的精彩,与年龄无关。
我们说他老了,该休息休息了,他却说,89岁又怎样?我还要继续追梦。
01
小小的愿望
很多人对袁隆平的印象,应该都始于课本上的这幅插图吧,就是这张图,让我们知道了他和杂交水稻。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袁隆平的优秀,其实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在日本人的威胁中度过的。
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国的痛,更是袁隆平心中最不愿回首的曾经,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
他目睹了当时中国的悲惨,所以小小的他,从那时起就在心里立了一个稚嫩的愿望——
我想让大家吃饱。
让大家吃饱?这个志愿可不小!
可是,那时的袁隆平却并不起眼,不算高的个头儿,略显瘦弱的身板,让人很容易便把他忽视。
在大后方的学校里,他也不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所谓的听话学生,他不爱死记硬背,喜欢提问和思考,有时甚至因为这个和老师产生争吵。
那时候,没有人想到他会有不平凡的一生。
02
不当官,就搞农学
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
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
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或者去经商、赚大钱。
可袁隆平不乐意,他不喜欢追逐那些名利,偏偏喜欢花花草草。
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升职加薪作为人生追求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
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
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
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
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他想起了小时候的日子,百姓被日本人吓得四散逃难,吃不好,睡不好……
难道苦日子又要来了?不,绝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许多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办法攻克,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的“理想”,是在痴人说梦。
“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
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南方的夏天很热,冬天又湿冷,可他却生生坚持了好长时间。
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于他来说仅仅是第一步。
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03
怕啥呀?研究呗!
在杂交水稻出现之前,你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吗?
全球近10亿的人在挨饿,每天有上万人因为饥饿死去,很多孩子还没有开启自己的人生,就被饿死了。
而那时,很多中国人也在饿肚子,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营养不良患了病,有些人则因吃土太多死去……
到了1976年,当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推行时,有人哽咽着说——
我们终于有救了。
“我想让大家吃饱。”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我们不知道,研究水稻的这一路,他独自一人吞下了多少心酸……
起初,在刚提出这个想法时,他收到了无数人的揶揄和嘲讽,人们不相信这么个不不起眼的小教师,能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
不断被泼冷水的十多年中,他没有放弃,在经费短缺的条件下,他也依然坚持实验,哪怕是海南的烈日,哪怕是云南的地震,只要他还活着,就要把“梦”做下去。
专业、学者、领导……越来越多有话语权的人反对他,但他偏要坚持,他不怕别人阻挡,一人对抗着所有。
90年代前后,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断涌现,年过半百的袁隆平,却还是和年轻时一样,用实践来回应争议。
下田对于老人来说可不容易,他却生生克服了这个困难,他的胸中有一团火,任何非议与质疑都没法把它浇灭。
他对待水稻比谁都认真,只要在生长期,就必定每天下田观察,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就算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间断。
有人说,这一路走来遇到过这么多苦难,他难道不怕吗?
可袁隆平还就真的不怕,他相信,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下地研究,就什么都能攻克。
04
不知疲倦,永远向前
199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开始种植杂交水稻,后来,他又研究出了海水稻,甚至带着团队跑去沙漠上种稻……
而得益于他的技术,全球无数人的生命不再饱受饥饿的威胁,黑人更是给了他一个外号——
Father
在他们心里,他就像一位父亲。
而袁隆平的优秀,还不仅仅体现在这些事上。
他生性爱自由,什么事情都想尝试,高中时,他就已经是百米自由泳的第一名了,大学时为了省船费,甚至游过嘉陵江。
大学的时候,他曾报名参加空军,体检和政审都合格了,但为了参与经济建设,他选择了留校学习。
他甚至还会拉小提琴!
小提琴可是公认的最难学的乐器之一,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他,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抽出空闲来练习。
他还是那个他,不管面对什么,永远都不惧怕。
他的英文也非常好。
他读书时就很用功,后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和更多的国际友人沟通,他更是勤于练习。
哦,对了,老爷子的俄语也不差。
而除了这些,他还会打排球,会跳踢踏舞……
他不光是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
袁隆平从来都没变,他还是那么地自由洒脱,即使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于他来说,也只是实现了童年时的一个小小梦想。
永远积极向上,永远带着热情活着,从杂交水稻到小提琴,再到这口流利的英语……我们总说:他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却很少。
可我们或许都误会了,年近90岁的袁隆平,相对于那些荣誉和功名,可能更执着的是守护着年轻时的那一份梦想:“让所有中国人都吃饱”。
而这些年他不止是喂饱了国人,满足了这个国家的需要,还做了很多事,能让他自己快乐。
这就值了。
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陪你走过春夏秋冬,转载请联系授权。
编辑:玲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4979528
- 2 加沙人说只有躲到天上才安全 4944141
- 3 传钟睒睒对包装水部门立下军令状 4823091
- 4 回顾神十九乘组出征太空 4722694
- 5 人贩子道歉竟然说添麻烦了 4608800
- 6 90后姑娘85亿身家登胡润百富榜 4556787
- 7 上海提醒市民提前囤水囤粮 4471626
- 8 白宫:多位美国官员将前往中东 4369534
- 9 郑晓龙回应甄嬛传被盘包浆 4204048
- 10 开封王婆获得一百万元奖金 412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