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一次,千万不要选错城市

百家 作者:商界智慧 2019-06-28 15:20:14

致读者:点击上方 “商界智慧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作者:凯风

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人生充满偶然。


一次错误的选择,可能让你多走五到十年的弯路。工作如此,买房如此,高考也是如此。


选大学、选专业还是选城市,这是经久不息的热门话题。高分考生选择空间广阔,985不在话下,学校、专业自然比城市更加重要。但对于芸芸众生,没有名校光环加持,唯一的机遇就是选好城市。


城市分化时代已经到来,能不能选好城市,决定着很多人的未来。


1


什么是高考意义上的好城市?


第一种是教育大城。


这类城市教育资源充足,名校云集,高校之间互动频繁。即使入了二流高校,也有机会享受一流高校的溢出效应。


以武汉为例,武大、华科、华师等7所211高校建立了“七校联盟”,彼此之间可跨校辅修第二学位。这就意味着,即使上不了武大华科这两所985,在武汉也有机会拿到985的学位。


具体来看,哪些城市属于教育大城?


目前,全国共有1265所本科院校,其中本科院校最多的十大城市分别是:北京(68所)、武汉(46所)、西安(44所)、上海(39所)、广州(37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沈阳(29所)、杭州(28所)、成都(28所)。



比本科院校更能代表城市教育实力的是双一流高校。双一流是985和211的升级版,双一流高校包括一流院校和拥有一流学科的院校。


一流院校又有A/B类之分,其中清北复交等36所高校属于A类,只有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等6所高校位列B类。


具体来看,“双一流高校”最多的十个省份:北京(34所)、江苏(15所)、上海(14所)、陕西(8所)、四川(8所)、湖北(7所)、天津、广东(5所)、辽宁、湖南、黑龙江(4所)。



由此可见,中国的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主要集中于北上广以及部分强省会城市,南京、武汉、西安遥遥领先,而深圳、苏州等经济强市在高等教育上并不突出。


这种格局的形成,有历史积淀的因素,也与计划时代的资源配置密切相关,更与高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实力的转移,深圳、苏州在过去的教育劣势有望得到扭转。



2


第二种是强省会城市或经济强市。


教育大城是历史积淀和经济实力双重突进的结果,不仅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早已成为既成事实。不过,教育大城高校众多,无论是财政资金还是政策扶持,都无法平均分配,不是每个高校能够得到照顾。


相反,在教育资源并不发达的强省会城市,对于省内最好的学校的支持力度,却非教育大城所能比。


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郑州。


郑州乃至河南,高等教育都不算发达。迄今为止,整个河南仍无一所985高校,就连211高校也只有一所:郑州大学。


在创新驱动时代,大学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之突出。可以说,郑州大学就是郑州乃至河南省高等教育的代表,也是郑州市产学研一体创新驱动的关键支撑所在。


这就决定了,无论是郑州市还是河南省,都会将资源倾注于此。


去年底,河南省表示,“十三五”期间拟筹措资金40.27亿元推进“双一流”建设,今后三年省财政还将在科研经费、基建资金等方面对郑大、河大给予支持。


当然,一省只有一所顶尖大学的地方还很多,但只有强省会或经济强市,才能提供强大的支持动力。如果本身的经济底子就比较弱,即便想要支持首位大学,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更关键的是,落后地区恐怕连过去的教育优势都无法保持。


前不久,有文件提出“不得从中西部、东北地区片面高薪挖人才”——就展现了这种无奈的现实。


3


第三种是就业所在地。


所谓就业所在地,指的是产业发达、就业岗位多元化、就业资源充足、薪资水平和升职空间较为突出的城市。


那么,哪些城市是就业所在地?


想要回答这一问题,除了看各大城市的支柱产业、就业人数和平均年薪之外,更具现实参考指标的是,各大名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用脚投票,这是最大的现实。


根据网易数读的统计,2018年毕业生中,华南理工大学留在广东的比例高达85.5%,复旦大学留在上海的比例高达73.86%,浙江大学留在浙江工作的比例为59.69%。


相比之下,华中科技大学留在湖北的就业比例为25.56%,中科大留在安徽的就业比例为26.49%,哈工大留在黑龙江的就业比例仅为9.24%,全国垫底。



具体来看三个典型的985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三所学校一个位于中部的武汉,一个位于南方的广州,一个位于东北的哈尔滨。


华中科大位于湖北武汉,但毕业生去得最多的地区却非湖北,而是广东。这是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去向:广东(26.74%)、湖北(25.56%)、上海(10.05%)、浙江(6.09%)、北京(5.82%)、江苏(5.82%)。


相反,中山大学位于广东广州,中大的毕业生接近八成都留在了广东。根据就业报告,中山大学毕业生留在广东的比例高达76.77%,其中39.59%选择广州,其次是深圳(24.9%),珠三角其他城市占比10.23%,北京和上海分别只占2.98%和2.68%。



哈工大位于黑龙江,人才外流更为明显。2018年,哈工大毕业生留在东北三省的比例仅有14%,大多数都去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


哪里是就业聚集地,不必罗列数据,其实也是一目了然的。


4


千万不要选错城市。


当然,选城市的前提,在于已经做好了高校层级的优先排序。显然,985高校拥有最大的优先级,其次为211高校。


举个简单例子,黑龙江经济再收缩,东北人才再外流,哈工大的教育水平,都非一般高校所能相比的。能选哈工大,当然没必要在北上广挤破头选个二流高校。


至于网上经常出现的例子,华中科大与深圳大学该选哪个,吉林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该选哪个,都属于无事生非的标题党套路,不必理会。


如果在两个985或211高校之间犹豫,或者选择空间只剩下二三流高校,那么选好城市无疑就很重要。


这里有三个原则:


其一,尽量到大城市去。大城市不仅教育资源更发达,就业空间也更广阔。无论是为了开阔视野,还是为了未来的工作,大城市都是最基本的。


其二,避开三无城市:既不属于省会,也不是经济强市,更不靠近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这些地方,过去因缘际会,获得名校落地,但一无财力,二无优势产业,三无充分的就业空间,未来发展必然堪忧。


其三,不一定都要挤到北上广。北上广的经济、产业和教育无一不发达,但这三大城市竞争也最为激烈。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都市圈或城市群内的高校,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既不脱离大城市,又靠近就业所在地,这是更为理性务实的选择。


喜欢商界智慧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

版权声明:我们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致歉/删除。

觉得好看,就点亮小花

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