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接盘倒下的无人车公司:吴恩达旗下,曾估值2亿美元,CEO及大部分员工被裁

百家 作者:量子位 2019-06-26 06:20:09
李根 乾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Drive.ai,竟是这样的创业结局:

最新消息,这家一度闪耀硅谷,全球关注,吴恩达亲自参与实际运营的明星无人车公司,已提交文件进行项目清盘。

Drive.ai向加州就业部门提交的文件披露,将在月底关停,并裁掉过半员工。

接下来Drive.ai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发展”。

苹果已向媒体承认收购Drive.ai,但只有部分工程师能戴上Apple工牌。

谁也没想到,Drive.ai一盘好棋,落得如此结果。

轰然倒下

该消息最先由旧金山纪事报报道,随后大量媒体报道跟进。

报道中指出,Drive.ai已经向加州就业部门提交文件,披露公司即将于周五关停,永久停止业务,并裁掉现任CEO在内的多数员工,合计90多名。

现在, Drive.ai在Medium上的博客主页已经404了。

虽然Drive.ai倒下了,但它还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

苹果已经向外媒Axios证实,收购了Drive.ai,挖到数十名工程师,并购买了Drive.ai的无人车和其他资产。

具体收购金额没有披露。根据Axios之前报告,苹果预计支付不到7700万美元的风投提供的资金——算是让投资方保本平出。

至于传闻过的2亿美元的收购估值,基本不可能。

根据旧金山纪事报报道,已经有5名Drive.ai员工修改LinkedIn档案,显示他们在6月份离开Drive.ai,并加入苹果。

比如Caitlin Surakitbanharn,此前是Drive.ai的人机交互设计师,现在加入了苹果的“特殊项目”,担任系统工程师一职。

量子位也联系到Drive.ai官方,其发言人对上述消息,表示不予置评。

吴恩达方面也无说明,称目前LandingAI才是他的主要聚焦项目。

一度高光发展的Drive.ai

Drive.ai成立于2015年,创始团队为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研究人员,包括CEO Sameep Tandon、联合创始人王弢在内都是吴恩达的博士生,而创始总裁Carol Reiley更是吴恩达的夫人。

Drive.ai创立之初,就明确宣布使用深度学习技术训练无人车系统,以“工具包”解决方案实现L4自动驾驶。

这种方案也让Drive.ai遭到“过于激进”的批评,因为深度学习的“黑匣子”之名,被认为完全用深度学习训练无人车并不安全可靠。

但这没有影响Drive.ai发展神速。

两年多的时间内,共计筹集7700多万美元资金,投资方为北极光创投、恩颐投资(NEA)、纪源资本、Grab等,估值达到2亿美元。

在2017年2月,Drive.ai还首次对外展示了一次技术实力:放出了无人车夜雨中穿行山景城的视频,轰动太平洋两岸,也是全球首个展示夜雨行车的无人驾驶初创公司,一时风头无两。

2017年6月底,完成B轮融资的同时,吴恩达宣布加入Drive.ai的董事会,并参与实际运营。

之后,Drive.ai开始探索商业化落地。

2017年9月,Drive.ai宣布将为Lyft提供无人出租车,但并没有太多后续消息传来。

与此同时,Drive.ai也表示计划在新加坡开设办事处并打算提供服务,但之后并无下文。

最后,Drive.ai无人车落地,出现在2018年5月得克萨斯州。

当时Drive.ai在美国得州弗里斯克展开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营,吴恩达和太太亲自现身站台。

同年10月份,Drive.ai正式在德州阿灵顿向公众开放无人驾驶接送服务,运营里程达8000英里。

那时候,Drive.ai上下对于未来一片乐观情绪。他们不仅认为自己会是最快实现RoboTaxi的无人车初创公司,而且商业模式已经得到验证,下一步就会大规模量产铺开,真正把无人驾驶带向千家万户。

然而万万没想到,形势就此急转直下。

今年3月,外媒The Information曝光Drive.ai正在寻求卖身,作价2亿美元。

其后不久,包括联合创始人王弢在内的高管离职。

Drive.ai一度否认求收购的传闻,称公司只是在展开正常的财务操作,并不限于某种具体形式,而且也否认了2亿美元的估值。

紧接着,Drive.ai就跟苹果联系在一起,但传闻也明确:苹果只是想要人才,而不是整家公司。

到如今,结局如斯:公司裁员倒闭,业务关停,Drive.ai在探索无人驾驶的路程上,先实现了公司的“无人驾驶”。

至于Drive.ai高开低走的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明确答案。

但有硅谷VC认为可能跟太平洋两岸的大形势有关。

之前Drive.ai的众多投资方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中国背景投资基金,而且追捧Drive.ai的,也以中国买家最为狂热。

但特朗普一步步收紧的投资政策,可能在“资本寒冬”里进一步影响到了Drive.ai的融资之路。

另一种说法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Drive.ai的死因从离职员工中间传出。

而且矛头指向管理团队。

Drive.ai创始CEO叫Sameep Tandon,也是吴恩达的斯坦福学生,跟其他联合创始人校友、同学关系,在内部也口碑不错。

创始CEO Sameep Tandon

但2018年9月,不知为何,Sameep Tandon被逼宫交位,离任CEO,只保留董事职位。

在此前后,Drive.ai内部不和谐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后来,另一位吴恩达故旧——百度时的老部下Bijit Halder被Drive.ai招入,空降成为现任CEO。

现任CEO Bijit Halder

然而新CEO根本无法让团队信服,之前在硅谷名声也不算好,于是员工忽然收到空降消息时,直接炸了锅。

核心原因是新CEO并不长于技术,也不擅长与人沟通,更不擅长融资。

于是后来Drive.ai融资进展一直不顺,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日常的“免费午餐”都无法提供了。

资金状况越来越紧张,大形势也不好,新融资看起来也遥遥无期,苹果收购已是为数不多的好选择。

但苹果更多是出于少数人才,收购不包含全部Drive.ai员工。

另外,Drive.ai融资也并非全程不顺利。

2018年10月左右,Drive.ai曾被按估值10亿美元给到offer,但最后并非成真。

离职员工的说法再次指向管理层,“too greedy”,说话事人认为估值还不够高,不愿接,这也成为创始CEO被换的核心原因。

最后,团队在那时开始明显散了,军心涣散,已无逆风翻盘可能。

万万没想到,一度高光闪耀的明星无人车公司以这样的结局陨落。

但这可能也只是无人驾驶行业洗牌的开始。没有什么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会始终长在资本的温室里……

是骡子是马,到迎接市场检验的时候了。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AI社群 | 与优秀的人交流

AI内参 | 关注行业发展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喜欢就点「好看」吧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