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拥有稀缺的个性
澎湃评论员 李勤余
马东选择制作《乐队的夏天》,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决定。一来,乐队本就小众,因此节目的影响力注定大不到哪里去。二来,乐队成员大都个性十足,聚集在一起,难免会有碰撞和冲突。这也意味着,这个节目不好做。
但或许,这正是《乐队的夏天》吸引人的地方。和马东一样,我和专业音乐人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完全分不清登场乐队的风格,也说不出他们的高明之处。但仍有一些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比方说,躺着也中枪的张杰。在第四期节目的改编流行音乐环节里,他不幸成为了被嫌弃的那一个,没有一支乐队愿意演唱他的歌曲。
对于音乐领域里的鄙视链,我一向不以为然。尽管如此,这一场景仍然富有意义。不管节目组是否认同张杰的音乐,他在如今娱乐圈里的地位,还是摆在那里。按理说,一种比较稳妥的做法应该是剪切掉该段落,或者,至少可以隐去他的姓名。
但是,观众还是亲眼目睹了这一幕。这是不是节目组刻意的“炒作”?这不好说。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正是《乐队的夏天》没有丧失个性的体现。因为,如今能够痛痛快快讲出内心的喜好与厌恶的机会,真的越来越少了。
马东说:“我原来对乐队们的想像其实很简单——‘摇滚’‘愤怒’‘怼天怼地’。但其实不是,在和乐手们交流、听他们的音乐时。我发现今天年轻的乐手其实没那么多愤怒。摇滚乐的本质也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然而,真实情绪的表达,也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一种奢侈品。与高虎合作过电影的乔杉被噎到心塞:《缝纫机乐队》我没看。曾经在网络上红透半天片的鹿先森乐队被质疑:《十里春风》就是普普通通的流行音乐。比起评判乐队作品的优劣,这些场面在我看来更有价值。
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举止出格,不是目空一切。真正的个性,应该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受外界影响的价值观。有思想的碰撞,才会有社会的进步,这个道理,并没有过时。
可惜,眼下文化圈里的“塑料情”遍地都是。社交媒体上的明星们,总是以“文案”的面目出现。各类流量作品,更像是工业流水线的产物。就连不少作家和学者,也都熟稔商业互吹的精髓。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精致、讨巧,但缺乏个性。
这或许可以解释,如今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这么多,可为什么观众们翻来覆去听到的仍然是那些“老掉牙”的经典歌曲。不禁想起一首老歌《漂洋过海来看你》里写的——“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它属于个人化的情绪,又能触动所有人的心弦。现在,我们能够听到越来越朗朗上口的“神曲”、越来越通俗易懂的歌词,但能够让人心头一颤的作品,该到哪里去找呢?
回想起来,明星们对“人设”的热爱,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公众和粉丝,越来越不能容忍自己的偶像拥有独特的个性。除了空洞的“帅气”“霸道”“阳光”“吃货”外,他们不敢说出自身真实的所思所想,不敢暴露自身真正的缺点不足。所以,何必责怪流量明星在影视剧里的拙劣表现?其实,程式化的表演,就像圆滑的为人处世方式,总是最安全的。在偶像时代,个性总是最稀缺的。
在《乐队的夏天》里,高晓松总是忍不住怀念过去,强调当年充满“能量密度”的作品如今难觅踪影。也许这是因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里,人们考虑的是用何种方式表达思想、表达自我,而不是如何去迎合大众、迎合粉丝。
厚古薄今、一味怀旧,当然是没有必要的。我也并不认为,新新一代会缺少创造力。相反,他们的见识和能力,理应远超前人。只是,我们应该如何为他们创设一个可供展示的舞台空间,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或许,这就是《乐队的夏天》作为一档综艺节目留给我们的思考价值吧。
本期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澳门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 7938471
- 2 女法官遇害案凶手被判死刑 7931081
- 3 日本火山喷发灰柱高达3400米 7869509
- 4 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添动能 7777234
- 5 肖战新片射雕英雄传郭靖造型曝光 7615970
- 6 大三女生练咏春一起手眼神骤变 7506103
- 7 #马斯克对特朗普政府影响有多大# 7441368
- 8 男子钓上一条自带“赎金”的鱼 7378118
- 9 赵丽颖带儿子探班 7258790
- 10 女子穿和服在南京景区拍照遭怒怼 713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