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原来是这样变“秃”的……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19-06-19 15:09:12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进化来的,但你知道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进化到如今的样子的吗?以毛发为例,如果和其他毛茸茸的哺乳动物相比,人类可以说是全身都秃了。既然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那人类为什么脱去了满身的毛发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疯狂人体进化史》聊聊人类进化的那些事。


毛发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从毛发的作用说起,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拥有一身浓密的毛发,而且这对它们来说并非坏事。

一身浓密的毛发相当于一件自带的真皮外套,不仅暖和而且天然环保,还能起到防晒、抵挡蚊虫等作用,必要的时候还能用来伪装自己。


而且毛发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重要功能:帮助动物彼此相认。在野生状态下,猫绝不会把体形相近的狗看作朋友。很简单,它们的「外套」样式足以证明对方非我族类。


正因为毛发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几乎90%以上的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而其他没有毛发的哺乳动物也有它们不需要的理由,比如裸鼹鼠、鲸鱼和海豚,它们大多生活在地下或者海里,既不需要毛发保暖,也不需要毛发防晒。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那人类既不生活在地下,也不生活在水里,为什么偏偏也脱去了一身毛发?对于考古学家而言,这个问题异常复杂,因为他们很难从化石中判断出关于皮肤的线索。

不过,对控制肤色基因序列的研究,表明非洲黑人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肤色基因突变时间,大约在120万年前。可以推断,最迟从那时起,我们的祖先就彻底脱去了体毛,肤色也随之变化。


我们都是永远长不大的婴儿




有些动物刚出生时皮肤粉嫩光滑,但随着生长它们会逐渐长出毛发。

人类则不同,刚出生的婴儿皮肤粉嫩,即使长大后皮肤也依然光滑。也就是说,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幼年的身体特征,直到成年,毛发也没有全部再长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个有过很多争论,其中最容易让人接受的理论似乎是:在衣服出现后,人类才彻底放弃了对能提供保暖作用的体毛的依赖。

但这个说法并不符合考古证据,因为对人类漫长的进化史而言,穿衣服的时间实在太晚。人类应该在穿衣服之前已经脱毛很久了。


另一个容易理解的理论是,因为人类对火的使用,毛发变成了危险物品,稍不留神就会引火烧身。

这个说法同样面临着时间困局。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北京猿人已经学会了用火,但他们仍然披着满身毛发。

北京猿人电脑复原图 来自维基百科


众多的理论似乎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裸露皮肤的疑问,但这也体现了进化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总是在争论中前进。


进化史上那只没毛的水猿




关于人体毛发的问题,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解释,叫作「水猿理论」。

它指的是大约在800万年前到400万年前,非洲东北部由于海平面升高,大片土地被淹没,剧烈的环境变化产生了强大的进化压力,那里的古猿为了生存,在相对短暂的时期内适应了海中生活,但它们并没有永远生活在水里,而是后来又重返陆地生活,并逐渐演化为真正的人类。

正是这段水中生活的经历,使得水猿的体毛脱落,而且用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保存热量。


这个理论乍一听挺有道理,就连人类的流线型身体都解释了。不过,「水猿理论」被主流科学界视为胡说八道。举个例子,人类如果长期生活在海水中,必然会面对体温迅速降低的困境。


事实上,有的海洋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层浓密的体毛,例如海獺。而没有体毛的鲸鱼也有着其独特的应对低温的策略。


总之,「水猿理论」的所有证据都遭到了针锋相对的反驳。难道我们的皮肤会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大谜团吗?当然不是,还有一套少有人知晓的逻辑清晰的理论。


疯狂的捕猎马拉松




你参加过马拉松比赛吗?用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除了人类之外,几乎没有哪种动物能经得起如此不间断的长途奔跑。

即便是最擅长长跑的赛马,都有可能由于长途奔跑产生过度热量散发不掉,大脑受热崩溃,内脏功能陷于紊乱,导致应激死亡。


可以说,人类的长途奔跑能力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那人类的长跑能力和皮肤裸露又有什么关系?

在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远古环境中,远古时期的人们还不懂得种植农作物,也不会驯养家畜,为了养活自己,在采集野果果腹之外还需要长途追杀猎物。


因为奔跑的过程必然产生过多热量,非洲的阳光又那么强劲毒辣,早期人类面临过热致死的危险,他们必须脱去毛发。


也可以说人类脱毛是为了在追捕猎物时有效散热,这就是「散热理论」。

对此,现代人类的皮肤可以提供充足的证据。人类的流汗能力是动物界中最强的,换言之,散热能力也最强。


男人为什么长胡子?




虽然「散热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但关于毛发的讨论并没有到此结束。比如,为什么男人长胡子,而大多数女人不长胡子?


一个比较能拿得出手的观点是,正因为胡子没有实际用途,看起来像是巨大的累赘,所以男人才长出满脸的胡子。他们似乎在用这种特殊的形式向女人炫耀,虽然胡子没有任何用处,但我仍然长了一脸,我负担得起这种累赘。

这就是所谓的「累赘理论」,「累赘理论」是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理论,它曾经成功解释了雄孔雀华丽的尾巴。


而在现在,大多数女人没有胡须的问题就好解释了,女人没有胡须并不是没有长胡子的基因,而是刺激胡子生长的雄性激素水平不够。

总体而言,人类体毛的整体脱落和局部保留,都是对环境的适应。


脱去体毛的人类发生了巨大的连锁变化:裸露的皮肤散热效果极佳,直立行走的潜能得以充分展现,长途奔跑使得捕猎效率空前提高,人类因此可以吃到更多的肉食,其营养水平大为改善,为人体的深入进化打下了基础。

所以,人类脱去毛发远不只是流出更多汗水那么简单,而是继直立行走之后最重要的多米诺骨牌。





来源:微信公众号“狂丸科学”


编辑:朱丽

审核:管晶晶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