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之后我才知道,小玩具背后还有这样的科学原理
来源 | 酷炫科学(ID:SciencePorn)
作者 | 窗敲雨
今天是小朋友的节日,也是大朋友们回忆童年的日子。为了纪念儿童节,今天会总结一下之前介绍过的几种小玩具背后的科学。看看你小时候玩过哪一种吧~
喝水鸟,你怎么就这么渴?
一只玻璃管制成的奇怪小鸟,只要沾湿它的嘴并放在水杯前面,它就会一次一次地弯下身子喝水:
这其实是一种蒸发驱动装置。沾湿的小鸟头部水分蒸发,这会导致局部降温,“鸟头”内部气压下降,于是“肚子”里的液体沿着内部的玻璃管上升,改变了小鸟的重心,于是它就向着水杯倒了下去。倾倒之后,液体又会流回“肚子”,开始下一个循环。
更多阅读:喝水鸟:从未见过如此呆萌的科学玩具
“鼻涕胶”史莱姆
很难能找到第二种玩具走恶心路线还这么受欢迎了!小时候门口的小摊上就有卖的,装在塑料小桶里,一坨黏糊糊的不明胶状物,里面还混着各种假眼球、假蛆,画风十分一言难尽。而在网络时代,这东西的画风又变得清新了起来,很多人表示单是看揉捏史莱姆的视频就很治愈……
这种胶状物的经典配方是瓜尔胶+硼砂,很多自制版本则是用含聚乙烯醇的胶水加一点硼砂溶液。硼在这里起到了交联剂的作用,把分子链联结到一起形成胶状。
硼砂是一种低毒物质,而且用量并不大(亲测手滑加多了就会交联得太厉害变得特别硬……),只是把这些史莱姆捏着玩并没有什么危险。不过也要避免吞食,避免让宠物和幼儿接触,玩完了可以洗洗手~
更多阅读:动图欣赏:史莱姆诞生记
“霹雳球”
两个小球只要用力撞击就会噼噼啪啪的声响,还会冒出一股青烟,这种小玩具其实是利用了化学反应。
这种玩具里面是陶瓷球,外面薄薄的涂层含有氯酸钾、硫、玻璃粉以及粘合剂。当撞击的能量足够强时,局部引发化学反应,同时也导致了强烈的声响。反应式:
更多阅读:碰撞就会啪啪响的小球,你玩过吗?
会消失的“蓝墨水”
有些玩具是专门用来整蛊小伙伴的,比如说那种会突然弹出塑料大蟑螂的“口香糖”,会消失的墨水也属于这类。深蓝色的墨水泼到衣服上看起来很糟糕,但其实过不了多久蓝色就会自动消失。
动图为加速版,实际需要几分钟时间
这种墨水的蓝色来自一种酸碱指示剂:百里酚酞,墨水的pH较高,它在这个碱性环境中呈现蓝色。而当墨水接触到空气,与其中的二氧化碳反应,pH有所降低,跨过了指示剂的变色点,蓝色就会逐渐转为无色。
更多阅读:会消失的“蓝墨水”,它是用什么做的?
PS:其实这些我小时候都没有玩过……_(:з」∠)_
果壳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喜欢别忘了点在看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一封特殊的入党批复函 7903960
- 2 山东舰抵达香港 甲板上停满舰载机 7808708
- 3 中日友好医院最新发声:深刻反思 7712678
- 4 闻“汛”而动 冲锋在前 7618553
- 5 “本升专”竟然成真了 7521846
- 6 《亮剑》原班人马拍短剧 7426525
- 7 高考志愿填报启动 网警继续护航 7334026
- 8 埃菲尔铁塔被热到弯曲偏斜 7238397
- 9 上海一大学学费15万1年 校方:不盈利 7140611
- 10 28岁女子做取环手术致十级伤残 704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