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玻璃行业运行情况及2019年展望

百家 作者:信贷风险管理 2019-06-01 02:45:03

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人专属交流、学习的平台

精品课程链接:

6月12日(青岛)丨信贷法律风险浓缩、法律问题专题研修班

6月19日(昆明)贷后管理及风险预警实战研修班

点击菜单中“最新课程”,查看更多近期公开课


作者:专业银行顾问

文章来源:世经未来


2018年,我国玻璃行业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经济运行平稳,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一)供给分析

1、产能分析

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11月中旬,中国点火复产的玻璃生产线十八条,总共增加产能大约7446万重量箱;冷修的玻璃生产线十四条,总共减少产能大约4890万重量箱;新建的玻璃生产线五条,总共增加产能大约1710万重量箱;中国浮法玻璃净增加生产线九条,净增加产能大约4266万重量箱。截止2018年12月21日浮法玻璃产能利用率为70.05%,同比2017年上涨0.06%。在产产能92850万重箱,同比2017年增加2226万重箱。

而从未来的产能预期上看,如下表:

通过前几年的集中投产,以及国家行业产业政策监管的日益严厉,普通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建设和投产已经得到严格的控制,包括异地搬迁改造也有了明确的要求,这也使得行业粗犷发展的势头得到遏制,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有部分在建生产线进行建设和施工,也有部分生产线是前期遗留的问题。

尽管玻璃生产线熔窑能够通过热修的方式延缓一段时间的寿命,还是需求通过冷修的方式彻底解决耐火材料腐蚀等问题,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也有部分生产线需要通过技术改造的形式,以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通过熔窑使用寿命的情况,推算2019年具备冷修条件的生产线有25条。同时也有部分生产线冷修之后具备复产的条件。

因而从预期产能来看,未来产能出现缓慢降低的可能性较大,年初由于行业利润尚可维持,企业检修动能相对较低,但随着后期需求端的逐渐下移,供需矛盾加剧后行业利润将出现较大幅度的折损,进而引发产能的主动收缩,从时间周期上来看,产能过剩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妥善处理的,因而若从供给端来推测玻璃的长期投资方向,还是建议以逢高沽空为主,预计未来价格的阶段性反弹主要依赖于供给端减少和成本中枢下移较慢所提供的支撑。

2、产量分析

受2018年去产能、环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主要玻璃产品产量增速均有所下滑。2018年全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累计达86863.5万重量箱,同比增长2.1%,增速比2017年同期降低1.4个百分点。

2018年中国钢化玻璃产量为47104.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5%,增速比2017年同期降低1.3个百分点;夹层玻璃产量为8592.1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5%,增速比2017年同期降低6.8个百分点;中空玻璃产量为9852.3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9%,增速比2017年同期降低7.5个百分点。

(二)需求分析

玻璃的主要需求来自房地产,数据显示,2018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创历史新高,同比增色高达17.2%,比上年同期提高10.2个百分点。施工面积同比增5.2%,同比增速呈现上升趋势,上升2.2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降7.8%,降幅较上年扩大3.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14.2%,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增长18.0,增速较上年大幅回落31.4个百分点。短期来看,与玻璃使用量相关的竣工面积降幅较大,长期来看,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等玻璃需求领先指标仍呈现高增速。预计下一阶段玻璃需求整体比较稳定。

2018年,平板玻璃累计销量81812.2万重量箱,同比上年增速提高4.1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7.4%,较2017年同期减少2.7个百分点,产销率比上年同期降低0.9点。近两年来,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及环保压力下,玻璃行业投产速度放缓。2018年玻璃市场供需并未出现较大的宽松局面。

(三)库存分析

随着需求的好转,平板玻璃库存下滑。2018年,平板玻璃库存比年初大幅增加39.4%,增幅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0.3个百分点。

(四)价格分析

2018年玻璃发展从价格来看,2018年玻璃行情下跌,1月1日监测地区均价为19.39元/平方米,12月25日均价下跌至17.27元/平方米,年综合跌幅10.93%。

2018年的行情发展基本都是高位振荡格局,但金九银十季节,玻璃现货价格受到北方地区部分厂家库存比较高的因素影响,提前出现了价格回落的情况,随着玻璃生产企业面对不断上升的成本,盈利水平不端下降,玻璃行业在11月也呈下行状态,年底市场“保卫战”随之而来。

1、2月,玻璃市场处于玻璃消费的淡季,北方地区赶工和南方市场需求尚可,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3月玻璃市场总体走势好于预期,生产企业产销维持正常水平,各个区域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4月份玻璃现货市场总体走势偏弱,价格有一定幅度的回落。而5月份以来已经有4条生产线点火复产,恢复生产能力1890万重箱,产能增加。6月份以来玻璃现货市场出现区域分化,价格变化幅度比较大,呈现南弱北稳的格局,市场信心更是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形,总体价格下行幅度尚可。

7月份玻璃现货整体走势呈现区域分化。价格方面,全国均价环比略有增加。8月份玻璃现货市场呈现典型的传统旺季趋势,生产企业出库环比增加,市场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沙河地区因环保和限产等因素本月有三条生产线停产,减少年化产能1200万重箱左右,对本地和周边市场价格的稳中有升,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中旬之后,各个地区生产企业的市场研讨会议,也对现货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提振的作用。沙河地区由于去产能因素的影响,涨幅稍多一些。9月玻璃现货市场虽然处于传统的销售旺季,玻璃企业的整体产销情况不及预期。

10月南强北弱,区域分化明显。玻璃的产能和产量同比有一定幅度的增加。11月玻璃现货市场整体走势偏弱,后期还有部分生产线也有停产的计划。从市场情绪看,前期的悲观情绪也有一定幅度的释放。12月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区域玻璃会议相继召开,会后多数区域调涨1—2元/重量箱,厂家涨价意在通过频繁涨价刺激客户观望情况,从而削弱市场看空情绪,实现年底价格的稳定。

(五)进出口情况

2018年,平板玻璃出口量193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降幅同比扩大1.3个百分点;2018年中国累计出口金额为15.56亿美元,同比上升6.9%。2018年,玻璃制品出口量378百万吨,同比微降2.4%。

(六)行业经营情况

平板玻璃板块受益于国家调整产能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保控制力度,平板玻璃市场经济效益明显回升。2018年平板玻璃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0亿元,同比增长7.2%;利润总额116亿元,同比增长29.1%,创近年来最大增幅。平板玻璃近年来实现较好效益,一方面得益于业内骨干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拓展市场应用领域以及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得益于行业管理部门强化监管,严把新增产能关口,保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二、行业发展特征

(一)行业分布已形成规模

我国玻璃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中东部地区。玻璃自身易碎的特点和运输的局限性导致其销售模式分为300公里内采用密集式营销、300—800公里采用选择式分销、800公里以外采用独家营销。许多玻璃企业在建厂时主要依附于需求地,随着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大规模发展与建设,玻璃企业在这一地区形成相当规模。河北、山东、江苏、广东的玻璃生产企业已具有行业代表性。

(二)区域流通情况各异

我国玻璃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不过各地玻璃市场流通并非完全一致。通常当华东地区玻璃价格上涨时,由于交通运输方便,就会有货物运到华东市场;当该地区玻璃价格下降时,就会有产品流出该市场,以此达到均衡。西南地区由于运输不便,市场相对封闭,玻璃价格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在同一时间内,各地玻璃报价有所不同。这种地域划分也是由于玻璃自身条件限制造成的。

(三)产能过剩低增长率成为新常态

玻璃行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在下降,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挑战增多,近年来玻璃行业的效益、投资、产量等主要指标始终运行在较低水平,都表明已经进入了以较低增长率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

(四)政策调控持续加强

为响应玻璃行业“十三五”规划与行业发展,规范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十三五”初期,国家把平板玻璃行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如《关于印发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委托开展水泥平板玻璃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调查的函》、《关于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日用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平板玻璃制造》等。在对生产企业严控新增产能、玻璃行业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提高了玻璃行业的准入门槛,控制了玻璃行业的产量及规模。

三、2019年行业趋势展望

(一)玻璃企业的布局调整将加快

虽然过去十年各企业大的产业布局已经完成,但是在2019年,随着环保治理、退城入园和资本介入产业调整的需要,很多玻璃企业的布局或将出现进一步的深度微调。诸如珠三角企业的外迁,张家港重新迎来浮法生产线,沙河地区的转型升级,苏南企业北迁等一系列的布局调整行为,将会使得整个中国玻璃企业的分布版图更趋优化,更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城市化格局的演变,特别原来处于市中心地段的玻璃企业,外迁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将成为未来几年玻璃企业大规模布局调整的开始。

(二)无法改变市场下滑的大趋势

2018年以来,房地产业逐渐下滑趋势已然明显,今后每一次房地产所出现的阶段性热潮,都将是下行过程中的微弱反弹。所以从需求端来讲,玻璃的用量一定是减少的。其实这个特征,在2018年的汽车玻璃领域,已经体现的尤为明显。但房地产业所体现出来的玻璃用量的减少,并不会立刻显现,虽然下滑趋势虽然确定,但还要看下滑的速度。因为房地产业的存量基础和一些变量因素的存在,比如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阶段性宽裕、较大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等使得房地产在不同区域对玻璃增量的需求或将持续。

(三)供给侧改革中资本力量将促进玻璃行业整合

过去的三年,玻璃行业的减量、供给侧的改革是靠环保治理等强制性行政手段的话,未来通过环保等行政手段来实现减量虽然仍将存在,但其作用将明显减弱。而通过资本的力量,市场化的充分竞争所带来的行业整合,将会在未来几年不断涌现。企业间的兼并整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四)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玻璃产品的成本,不仅包含制造成本,在行业内还包括环境成本、去产能带来的减量成本、资源能源成本、资金成本和运输成本。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一定是上游受益,上游挤占下游。上游多是国企,而下游基本都是民企。所以,越处于下游,其成本压力越大,且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其被动局面。对于玻璃企业来说,面对的上游仍然是矿山和能源燃料,而对于玻璃加工企业更是如此。特别是在2018年并没有出现气荒时,燃气公司纷纷上调燃料价格,下游大量用气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成本无端提高。这种上游对下游的冲击,无形中也在帮助下游实现整合。如果玻璃企业没有一定的成本抵御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成为被整合的对象。同样,2019年玻璃企业还将面临超低排放的限制,面临着停产再冷修的基建材料的高昂价格,面临着当地销量往外走的运输成本压力,面临着再融资的资金成本压力等,当玻璃利润无法覆盖其成本大幅上涨的时候,亏损将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侵蚀着玻璃企业的生命。

(五)玻璃售价维持高位

产品价格在内在属性上反映其内在成本价值,在外部属性上则反映供求关系。所以,2019年在外部属性上,玻璃的需求量一定是减少的,但到期生产线的停产和转移,供应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需求量的减少;在内部属性上,2019年成本压力依然存在,这将成为玻璃价格的有利支撑,经历了过去一年价格的协调,各厂家共促价格提升的意愿和行动越来越强烈和一致。所以,2019年玻璃原片的价格仍然是没有问题的,阶段性的价格调整肯定会存在,但整体价格高位仍将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但是不同的品种或者在不同区域,比如在颜色玻璃上,比如在福建等区域市场,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价格瓶颈。

四、行业风险分析

(一)需求下滑风险

玻璃行业大部分是受到国内地产、装饰装修以及旧城改造市场需求。第二块比较多的是汽车以及出口。2019年,整体房地产开发投资将进入新一轮“换挡期”,将分别表现在销售回落、增速回落、土地趋稳。2019年房企投资将由快速扩张变得更为理性,无论在拿地节奏还是开发速度上都会有所优化,部分房企关注点将从规模转向质量。201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双双增长的现象在2019年将很难再次出现。2019年一季度全国多项指标增速回落。短期内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全国楼市还将持续降温,预计未来几个月市场将整体保持稳中有降,多项指标增速有所回落。总体来看,房地产投资产生的负面影响会影响玻璃需求。

2019年玻璃出口情况也不是很乐观,主要原因并不是国内现货价格上涨带动了出口成本的增加,而是玻璃产品主要还是出口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像中美贸易战对于玻璃行业的出口并没有影响特别大,但其他的像土耳其、阿根廷、巴西,这些出口目的国汇率的变化对于他们的购买能力确实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土耳其,他们汇率变化比较大,对于国内玻璃行业原片等影响比较多。

(二)产能过剩风险

国家对玻璃行业“去产能”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2018年印发《关于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工信厅联原〔2018〕57号)以后,产能增长放缓态势更为明显。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平板玻璃生产线334条,年产能12.3亿重量箱。2018年受到市场需求比较好的影响,玻璃冷修的生产线比17年、16年都少,但是产能减少这块,还比较弱。2018年冷修生产线仅仅有15条,减少的产能是5250万重箱,复产生产线和新建生产线比较多,复产18条,增加产能7746万重箱,新建的包括福耀有两条汽车玻璃生产线,在本溪投产。2018年以来净增加年生产能力3906万重箱。其他地区的增量把减量弥补了。玻璃全行业“去产能”的持续深入标志着玻璃行业进入了一个整体转型的窗口期,短期内产能过剩风险将不会得到有效扭转,产能过剩风险将对行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三)政策风险

1、环保政策风险

从环保角度,2019年环保政策应该是要延续2018年以及2017年严格的政策,对于排污许可证,2019年有些生产线尤其是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生产线会有所调整或者变化。玻璃比较大的省份,像河北和山东,他们的环保标准要严格于国家标准。从环保标准实行的情况看,也会对产能的影响有所变化。

2、房地产政策

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的基调下继续构建长短结合的制度体系,住房租赁市场建设继续提速,调控政策更加强调“因城施策、分类调控”,地方政府适机出台调控政策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虽然近期业内不断传出调控手段放松等积极信息,但国家也一再辟谣,坚称国家的调控尺度不会动摇。2019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的大背景下,预计房地产有关政策微调的概率增大,但“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的基本基调不会改变,此前因调控升级从而对部分改善型住房消费的影响,后期可能会有所调整。房地产政策逐步趋严,将对我国玻璃行业的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四)成本风险

玻璃行业的原料分两种:一是纯碱另外是燃料。纯碱价格的上涨以及燃料价格并没有大幅度回落的因素以及叠加玻璃行业环保成本的稳中有升,造成玻璃行业成本最近一段时间呈现上涨的过程。以纯碱为例,从1570元/吨上涨到2150元/吨,上涨了近600元/吨,带动玻璃行业成本上涨120元/吨。包括用量大的石英砂,受环保因素影响,2017年、2016年从最低80-90元/吨上涨到250-260元/吨。玻璃的生产成本明显的上涨,这对于整个企业的效益就有了一个大的波动。

由于玻璃行业产能总量尚维持高位,后市玻璃高产能对纯碱的中短期价格形成支撑,其他原材料如白云石、长石、海沙等价格维持稳定,整体来看目前玻璃生产成本依然较高。在此,还需着重关注的一点就是要看国家在环保政策方面的执行力度,若出台强制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政策,或提高环保要求、加大环保监测力度等,则会导致玻璃生产成本增加。

(五)财务风险

如果随着下游企业资金面收紧,预计2019年玻璃行业应收账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坏账风险将逐步显现。因为玻璃制造企业与下游议价能力不强且行业自身竞争激烈,赊销规模扩大导致企业应收规模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持续增长,对企业资金占用增加。鉴于目前玻璃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未能改变,下游房地产企业融资难度较大,为配合下游企业资金情况,预计2019年赊销规模将进一步加大,同时坏账风险将有所增加。

随着收入及利润水平提升,样本企业资金面好转,偿债能力指标整体有所改善,但内部呈现分化,部分企业仍面临较大偿债压力,由于2019年盈利增速或下降,同时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因素影响部分企业资金流动性或将下降,而增加后续财务风险。

END

以下为福利!!!

学习文章推荐


互动

看完了这篇文章感觉怎么样?

觉得不错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哟!

一个专注信贷风险管理的公众号

ID:xdfxgl01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